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74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包括套箱及连杆。套箱包括套箱内壳及套箱外壳,套箱内壳用于套设于圆形基础设施上,套箱外壳套设在套箱内壳外。连杆的两端与套箱外壳连接,且连杆的两端与套箱外壳的连接点,位于套箱外壳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连杆的中部与套箱内壳接触,至少三个连杆沿套箱外壳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上述防撞缓冲装置,连杆及其两端之间的套箱外壳形成弓形,正面撞击套箱外壳会对对应的连杆进行挤压,犹如内压弓弦,可以极大的缓冲吸收冲击能量。对于非正面的撞击,除一部分撞击分力像正面撞击一样缓冲释放之外,侧向的分力套箱外壳和连杆相对圆心扭转释放掉,从而保证缓冲防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墩防撞
,具体涉及一种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路桥设施的防撞是现在交通设施施工中极其重视的部分,主要危险来源于车辆或者船舶碰撞桥墩,通过在桥墩等基础设施外加设缓冲件、套箱等装置,以达到防撞保护的目的,是比较常用的方式。这类防撞设施都具有非常通用的适用性能,但对一些特定环境下的防撞保护且无法做到最优化,比如对圆形的桥墩,其防撞性能对圆形基础结构的挖掘不足,无法做到对圆形目标的更大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防撞设施对于圆形基础结构防护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撞缓冲桩。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包括:套箱,包括套箱内壳及套箱外壳,所述套箱内壳用于套设于圆形设施上,所述套箱外壳套设在所述套箱内壳外;及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连接,且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套箱外壳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接触,至少三个所述连杆沿所述套箱外壳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上述防撞缓冲装置,连杆的两端与套箱外壳连接,连杆的中部与套箱内壳接触,连杆及其两端之间的套箱外壳形成弓形。正面撞击套箱外壳会对对应的连杆进行挤压,犹如内压弓弦,可以极大的缓冲吸收冲击能量。对于非正面的撞击,除一部分撞击分力像正面撞击一样缓冲释放之外,侧向的分力被套箱外壳和连杆相对圆心扭转释放掉,从而保证缓冲防撞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轴线相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相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杆相互垂直并围成矩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箱外壳的外壁设有柔性保护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沿所述套箱外壳的轴向设有多层,相邻两层的所述连杆相互错位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箱外壳和所述套箱内壳之间填充有缓冲填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填料为泡沫或者缓冲圈。上述防撞缓冲装置,基于圆形桥墩等设施的圆形轮廓特征,适应性更好,结构也更简单,能够更大的提高对圆形桥墩等设施的防撞保护,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撞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撞缓冲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防撞缓冲装置,用于安装于圆形桥墩10等圆形基础设施上,以保护圆形基础设施。具体地,该防撞缓冲装置包括套箱100及连杆200。套箱100包括套箱内壳110及套箱外壳120,套箱内壳110用于套设于圆形基础设备上,如套设于圆形桥墩10上。套箱外壳120的直径大于套箱内壳110的直径,套箱外壳120套设于套箱内壳110外。一实施方式中,套箱外壳120及套箱内壳110均为钢覆复合材料制成,可以提高防撞缓冲装置的防撞缓冲能力。连杆200的两端与套箱外壳120连接,且连杆200的两端与套箱外壳120的连接点,位于套箱外壳120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连杆200的中部与套箱内壳110接触。连杆200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连杆200沿套箱外壳120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从而可以支撑套箱外壳120并抵御全方位的撞击。其中,连杆200及其两端之间的套箱外壳120形成弓形,正面撞击套箱外壳120会对对应的连杆200进行挤压,犹如内压弓弦,可以极大的缓冲吸收冲击能量。对于非正面的撞击,除一部分撞击分力像正面撞击一样缓冲释放之外,侧向的分力被套箱外壳120和连杆200相对圆心的扭转释放掉。一实施方式中,连杆20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杆200相互垂直并围成矩形,四个连杆200构成矩形的四条边。连杆200水平设置,连杆200与套箱外壳120的轴线相垂直。连杆200的中部与套箱内壳110相切,使非正面撞击时,便于套箱外壳120和连杆200的扭转,提高缓冲耗能效果。一实施方式中,连杆200可以采用具有极强拉伸性能的材料,如镁合金材料等,来保证连杆200的变形伸长。连杆200的两端与套箱外壳120铰接,避免连杆200与套箱外壳120连接处容易断开,增加撞击变形的灵活性。连杆200的中部与套箱内壳110铰接,在正面撞击过程中,套箱100靠近撞击点的连杆200如压弓铉,而另外一侧的连杆200如拉弓铉,实现双向缓冲耗能,提高装置的防撞缓冲性能。请一并参阅图2,一实施方式中,连杆200沿套箱外壳120的轴向设有多层,其中相邻两层的连杆200相互错位设置,以使套箱外壳120的表面均匀缓冲撞击。套箱外壳120的外壁设有柔性保护层130,柔性保护层130用于保护套箱外壳120,避免套箱外壳120撞击后报废,需要频繁更换。具体地,柔性保护层130可以为橡胶垫。一实施方式中,套箱外壳120和套箱内壳110之间填充有缓冲填料,缓冲填料能够辅助缓冲撞击。同时,缓冲填料能够提供套箱外壳120一定的支撑,避免套箱外壳120撞击损坏。具体地,缓冲填料可以为泡沫或者缓冲圈等。上述防撞缓冲装置,基于圆形桥墩10等设施的圆形轮廓特征,适应性更好,结构也更简单,能够更大的提高对圆形桥墩10等设施的防撞保护,应用前景广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箱,包括套箱内壳及套箱外壳,所述套箱内壳用于套设于圆形设施上,所述套箱外壳套设在所述套箱内壳外;及/n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连接,且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套箱外壳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接触,至少三个所述连杆沿所述套箱外壳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箱,包括套箱内壳及套箱外壳,所述套箱内壳用于套设于圆形设施上,所述套箱外壳套设在所述套箱内壳外;及
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连接,且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套箱外壳周向方向的不同点上,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接触,至少三个所述连杆沿所述套箱外壳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套箱外壳的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套箱内壳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套箱外壳铰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波郑植李嵩林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