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渣转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50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渣转送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料口,箱体底面安装有数个滑轮,箱体内水平安装有数个玻渣分离盆,最底层的玻渣分离盆底面不开孔,其余玻渣分离盆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渣孔,且数个玻渣分离盆上的漏渣孔孔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玻渣分离盆底面一端铰接在箱体内壁上,玻渣分离盆相对两侧壁对称安装有限位轴,箱体侧壁开有与限位轴配合的圆弧滑槽,限位轴由圆弧滑槽穿出箱体侧壁并连接有把手,箱体侧壁还开有出料口,出料口底端靠近玻渣分离盆与箱体侧壁的铰接处,出料口安装有舱门,当玻渣分离盆底面水平时,玻渣分离盆侧壁覆盖圆弧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初步分离大小尺寸的玻璃渣,为玻璃渣的后续回收利用通过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渣转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渣回收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渣转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生产线上,会产生不少的玻璃渣废料,此类玻璃渣可被回收利用,所以工业中需对玻璃渣进行收集、运输和保存,以待回收利用,但玻璃渣尺径大小不一,现有的回收转送车只是对玻璃渣进行整体的转运,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初步分离大小玻璃渣的玻渣转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渣转送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料口,箱体底面安装有数个滑轮,所述箱体内水平安装有数个玻渣分离盆,最底层的所述玻渣分离盆底面不开孔,其余玻渣分离盆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渣孔,且数个玻渣分离盆上的漏渣孔孔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玻渣分离盆底面一端铰接在箱体内壁上,玻渣分离盆相对两侧壁对称安装有限位轴,箱体侧壁开有与限位轴配合的圆弧滑槽,限位轴由圆弧滑槽穿出箱体侧壁并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侧壁还开有出料口,出料口底端靠近玻渣分离盆与箱体侧壁的铰接处,出料口安装有舱门,当玻渣分离盆底面水平时,玻渣分离盆侧壁覆盖圆弧滑槽。优选的,所述玻渣分离盆靠近限位轴的侧壁高度低于其他三面的侧壁。优选的,最底层的所述玻渣分离盆底面不与箱体内底面接触并形成空腔,箱体侧壁底端开有与空腔连通的清扫口,清扫口安装有腔门。优选的,所述舱门铰接在出料口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初步分离玻璃渣的大小尺寸,为后续玻璃渣的回收利用提供便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标记:1-箱体、11-进料口、12-滑轮、14-圆弧滑槽、15-出料口、16-舱门、17-腔门、2-玻渣分离盆、21-限位轴、22-漏渣孔、3-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技术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渣转送装置,包括箱体1和数个玻渣分离盆2。箱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可减少玻璃渣的飞溅,箱体1底面安装有数个滑轮12,为便于箱体1的运输,滑轮12可采用定滑轮和万向轮的组合,以便于箱体1的运输和停驻。数个玻渣分离盆2水平安装在箱体1内,最底层的所述玻渣分离盆2底面不开孔,其余玻渣分离盆2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渣孔22,且数个玻渣分离盆2上的漏渣孔22孔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最底层的所述玻渣分离盆2底面不与箱体1内底面接触并形成空腔3,箱体1侧壁底端开有与空腔3连通的清扫口,清扫口安装有腔门17。空腔3用于存储运输过程或者倾倒过程中从玻渣分离盆2中掉落的玻璃渣,需定期打开腔门17进行清理,避免影响最下层玻渣分离盆2的使用。所述箱体1侧壁还开有出料口15,出料口15底端靠近玻渣分离盆2与箱体1侧壁的铰接处,出料口15安装有舱门16,所述舱门16铰接在出料口15顶端,可采用现有的具有紧闭功能的任何关门方式。所述玻渣分离盆2靠近限位轴21的侧壁高度低于其他三面的侧壁高度,本实施例中,较低侧壁的高度应满足玻渣分离盆2在小幅度转动过程中,不会撞击到舱门16,靠近较低侧壁的两个侧壁呈直角梯形状,使玻渣分离盆2在绕铰接处转动过程中,侧壁不会碰触到舱门16,玻渣分离盆2底面靠近较低侧壁的一端铰接在箱体1内壁上。玻渣分离盆2相对两侧壁对称安装有限位轴21,箱体1侧壁开有与限位轴21配合的圆弧滑槽14,限位轴21由圆弧滑槽14穿出箱体1侧壁并连接有把手,推动把手使限位轴21在圆弧滑槽14内滑动,实现玻渣分离盆2绕铰接处转动。当玻渣分离盆2底面水平时,玻渣分离盆2侧壁覆盖圆弧滑槽14,避免玻璃渣从圆弧滑槽14内滑出。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初始状态,所有玻渣分离盆2均水平,所有舱门16关闭,将玻璃渣从进料口11倾倒入箱体1内,尺径较大的玻璃渣停留在上层的玻渣分离盆2,尺径较小的玻璃渣由漏渣孔22下落至下一个玻渣分离盆2,达到对玻璃渣的大小分离,过程中,操作者可推动把手小幅度转动玻渣分离盆2,方便小尺径的玻璃渣下落。收集一定量玻璃渣后,推动本实施例至玻璃渣后续存储处,开启最上方的舱门16,推动把手使玻渣分离盆2转动将大颗粒玻璃渣倾倒,待最上层玻渣分离盆2倾倒完成后,再从上至下依次开启其余舱门16,将不同尺寸规格的玻璃渣倾倒进不同的玻璃渣存储箱内。后续对玻璃渣进行回收利用时,可根据需求分别对不同尺径的玻璃渣进行处理,符合尺径需求的玻璃渣则无需再次加工,节约资源。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渣转送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进料口(11),箱体(1)底面安装有数个滑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水平安装有数个玻渣分离盆(2),最底层的所述玻渣分离盆(2)底面不开孔,其余玻渣分离盆(2)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渣孔(22),且数个玻渣分离盆(2)上的漏渣孔(22)孔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玻渣分离盆(2)底面一端铰接在箱体(1)内壁上,玻渣分离盆(2)相对两侧壁对称安装有限位轴(21),箱体(1)侧壁开有与限位轴(21)配合的圆弧滑槽(14),限位轴(21)由圆弧滑槽(14)穿出箱体(1)侧壁并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1)侧壁还开有出料口(15),出料口(15)底端靠近玻渣分离盆(2)与箱体(1)侧壁的铰接处,出料口(15)安装有舱门(16),当玻渣分离盆(2)底面水平时,玻渣分离盆(2)侧壁覆盖圆弧滑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渣转送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进料口(11),箱体(1)底面安装有数个滑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水平安装有数个玻渣分离盆(2),最底层的所述玻渣分离盆(2)底面不开孔,其余玻渣分离盆(2)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渣孔(22),且数个玻渣分离盆(2)上的漏渣孔(22)孔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玻渣分离盆(2)底面一端铰接在箱体(1)内壁上,玻渣分离盆(2)相对两侧壁对称安装有限位轴(21),箱体(1)侧壁开有与限位轴(21)配合的圆弧滑槽(14),限位轴(21)由圆弧滑槽(14)穿出箱体(1)侧壁并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1)侧壁还开有出料口(15),出料口(15)底端靠近玻渣分离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华盛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