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49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包括机架、并列设置的若干组下料组件和升降组件,以及联动组件;下料组件包括上夹板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上下设置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下料通道;升降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并与上夹板连接,用于驱动上夹板相对于下夹板进行升降运动,其运动方向与下料通道的夹角为向上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组件控制上夹板的升降运动,以调整上夹板与下夹板的间距,使下料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的管件;且升降组件的驱动方向与下料通道夹角为向上45°,则使得下料通道的夹板间距和出口大小达到同步调整的目的,使得下料装置可以进行简便调整而适配不同的管件,且结构简单、机构少、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指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在管件加工领域中,通常由厂家进行生产各种型号、规格的管件,再使用管件加工设备加工成相应的产品。现有管件加工设备中,通常设置有下料装置以实现上料装置与加工装置的衔接,以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保证良好的加工品质。下料装置一般有多组上下设置的夹板构成,而在实际生产中,管件的种类、尺寸多样化,针对不同的管件,需要多点调整不同大小的夹板间距,现有技术中,对夹板间距调整后,下料通道的出口大小没变,导致两者数值不一致,容易造成管件卡住或漏出,影响后续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能够实现下料通道的夹板间距和出口大小同步调整,使下料装置简单调整就适配不同的管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包括机架、并列设置的若干组下料组件和升降组件,以及联动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上夹板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上下设置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下料通道;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夹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板相对于所述下夹板进行升降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所述下料通道的夹角为向上45°。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块、连接在所述上夹板的第二固定块、螺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螺杆依次贯穿并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所述螺杆与所述下料通道的夹角为向上4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连接在所述螺杆的端部。所述的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各升降组件同步工作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旋转贯穿所述各固定板并呈水平设置的联动轴、连接在所述联动轴上的若干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一一对应并啮合。所述上夹板的下边缘包括与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平行设置的底边、连接在所述底边上端并倾斜向上的斜边,所述底边与所述下夹板之间作为所述下料通道的出口,所述斜边与所述下夹板之间作为所述下料通道的进口。所述的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联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组件控制上夹板的升降运动,以调整上夹板与下夹板的间距,使下料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的管件;且升降组件的驱动方向与下料通道夹角为向上45°,则使得下料通道的夹板间距和出口大小达到同步调整的目的,从而使得下料装置可以进行调整而适配不同的管件;并且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控制机构少的特点,产品精度高、成本低。此外,本技术通过包括联动轴和第二锥形齿轮的联动组件,使联动轴驱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而与第一锥形齿轮联动,使得各升降组件同步工作,进而使得各上夹板的升降运动实现同步,即完成下料组件的同步调整,以提高调整速度、保证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有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管件加工设备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机架10;下料组件20;上夹板21;底边211;斜边212;下夹板22;下料通道23;升降组件30;固定板31;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3;螺杆34;第一锥形齿轮35;联动组件40;联动轴41;第二锥形齿轮42;锁止机构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为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包括机架10、并列设置的若干组下料组件20和升降组件30。下料组件20包括上夹板21和安装在机架10上的下夹板22,上夹板21与下夹板22上下设置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下料通道23。升降组件30安装在机架10上,并与上夹板21连接,用于驱动上夹板21相对于下夹板22进行升降运动,其运动方向与下料通道23的夹角为向上45°。参考图1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升降组件30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固定板31、连接在固定板31上的第一固定块32、连接在上夹板21的第二固定块33、螺杆34和第一锥形齿轮35,螺杆34依次贯穿并螺纹配合在第一固定块32和第二固定块33,且螺杆34与下料通道23的夹角为向上45°,第一锥形齿轮35连接在螺杆34的端部。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实现各升降组件30同步工作的联动组件40。联动组件40包括旋转贯穿各固定板31并呈水平设置的联动轴41、连接在联动轴41上的若干第二锥形齿轮42,第一锥形齿轮35与第二锥形齿轮42一一对应并啮合。上述上夹板21的下边缘包括与下夹板22的上表面平行设置的底边211、连接在底边211上端并倾斜向上的斜边212,底边211与下夹板22之间作为下料通道23的出口,斜边212与下夹板22之间作为下料通道23的进口。本技术还包括用于驱动联动轴41转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上夹板21、下夹板22的下端与管件加工设备的锁止机构50围成下料通道23的出口,则下料通道23的出口开闭相当于上夹板21的下端与锁止机构50的间距改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驱动装置驱动联动轴41转动时,联动轴41上的第二锥形齿轮42与各升降组件30的第一锥形齿轮35转向传动,使得各升降组件30的螺杆34同步转动,因第一固定块3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1上,则第二固定块33因螺杆34的转动而实现升降,即带动上夹板21同时进行升降,又因螺杆34与下料通道23的夹角为45°,即螺杆34与底边211的夹角为45°,则下料通道23调整的间距大小始终与下料通道23开口的变化量相同,从而达到同步调整的目的。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组件30控制上夹板21的升降运动,以调整上夹板21与下夹板22的间距,使下料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的管件;且升降组件30的驱动方向与下料通道23夹角为向上45°,则使得下料通道23的夹板间距和出口大小达到同步调整的目的,从而使得下料装置可以进行调整而适配不同的管件;并且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控制机构少的特点,产品精度高、成本低。此外,本技术通过包括联动轴41和第二锥形齿轮42的联动组件40,使联动轴41驱动第二锥形齿轮42转动而与第一锥形齿轮35联动,使得各升降组件30同步工作,进而使得各上夹板的升降运动实现同步,即完成下料组件的同步调整,以提高调整速度、保证一致性。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并列设置的若干组下料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上夹板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上下设置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下料通道;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夹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板相对于所述下夹板进行升降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所述下料通道的夹角为向上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并列设置的若干组下料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上夹板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上下设置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下料通道;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夹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板相对于所述下夹板进行升降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所述下料通道的夹角为向上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尺寸管件自动下料装置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块、连接在所述上夹板的第二固定块、螺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螺杆依次贯穿并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所述螺杆与所述下料通道的夹角为向上4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连接在所述螺杆的端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辰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