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5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包括印花组件和收卷组件,印花组件的进料侧设置有加热辊,加热辊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该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通过旋转的加热辊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一方面,减少了铝箔玻纤布移动时受到的磨损;另一方面,加热辊与铝箔玻纤布紧密接触,减小了两者的间隙,提高了加热效率,增加了铝箔玻纤布吸收的热量,以便于铝箔玻纤布预热升温后,印花在铝箔上的浆料快速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
本技术涉及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加热效率功能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
技术介绍
在铝箔玻纤布的印花过程中,为了使铝箔表面的浆料快速干燥,通常对铝箔玻纤布进行加热,使铝箔上浆料中的水分受热蒸发,达到干燥目的。如公告号为CN209159127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医药包装铝箔印刷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料口和出料口位置对应的导向机构,壳体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U形机架,U形机架两个支脚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传动辊上侧的U形机架内设置有压料机构,壳体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印刷台,印刷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板,且印刷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温控器。该新型医药包装铝箔印刷机通过印刷台上的电加热板,实现对铝箔的加热功能,使印花后铝箔上的浆料干燥。上述新型医药包装铝箔印刷机的缺陷在于,设备运行时,通过电加热板与移动的铝箔接触进行加热,但是铝箔在电加热板表面移动时,一方面由于摩擦使得铝箔受到磨损;另一方面,铝箔和电加热板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电加热板产生的部分热量从间隙中逸出,导致对铝箔的加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加热效率功能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包括印花组件和收卷组件,所述印花组件的进料侧设置有加热辊,所述加热辊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上述技术方案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运行时,首先,铝箔玻纤布与旋转的加热辊面接触,一方面,减少了铝箔玻纤布移动时受到的磨损,另一方面,加热辊通过接触直接将热量传递给铝箔玻纤布,使铝箔玻纤布的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印花组件在铝箔玻纤布表面进行印刷工作,由于印花前铝箔玻纤布已进行预热处理,其表面温度较高,使得印刷在铝箔上的浆料受热后,浆料中水分蒸发,实现干燥;最后,由收卷组件将印花完成且干燥的铝箔玻纤布卷绕收集。优选的,所述加热辊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的铝箔层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加热辊直接将热量传递给铝箔玻纤布上的铝箔层,提高对铝箔层的加热效率,提高铝箔的温度,从而加快印花在铝箔上的浆料的干燥速率。优选的,所述印花组件包括印花辊、橡胶辊、刮刀和浆槽,所述印花辊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浆槽内,所述印花辊和所述橡胶辊之间存在穿料间隔,所述穿料间隔小于铝箔玻纤布的厚度,所述刮刀设置于所述印花辊的进料侧,所述刮刀的刀刃与所述印花辊的辊面相贴合。印花组件在对铝箔玻纤布进行印花工作时,由橡胶辊挤压铝箔玻纤布,使铝箔玻纤布与印花辊紧密接触;印花辊旋转,一方面减小铝箔玻纤布受到的磨损,另一方面蘸取浆槽中的浆料;通过刮刀刮除印花辊表面的多余浆料,而印花辊的印花凹纹中保留浆料;当印花辊上转动至其表面印花凹纹与铝箔玻纤布接触时,印花凹纹中的浆料附着在铝箔玻纤布上,从而完成印花工作。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的进料侧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用于加热铝箔玻纤布。通过烘干组件对收卷前的铝箔玻纤布进行加热处理,保证收卷前铝箔玻纤布表面干燥,以便收卷组件进行卷绕收集。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设置有风机和加热元件,所述烘干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朝向铝箔玻纤布。风机启动,产生气流,吸引外部空气进入烘干箱内,与加热元件接触,空气升温后从出气口流出,与铝箔玻纤布接触,将热量传递给铝箔玻纤布,使铝箔玻纤布表面受热,实现干燥,以便进行卷绕收集。优选的,所述印花组件和所述收卷组件之间设置有换向辊,绕设于所述换向辊上的铝箔玻纤布的进料轨迹呈U形或者V形,所述烘干箱设置于所述U形开口内或者所述V形开口内;所述出气口为两个,所述两个出气口相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换向辊引导铝箔玻纤布走向,改变其进料轨迹,减少铝箔玻纤布受到的磨损,同时使铝箔玻纤布的进料轨迹呈U形或者V形,烘干箱位于U形开口内或者V形开口内,在烘干箱上设置两个相背的出气口,增大了从出气口流出的热空气与铝箔玻纤布的接触面积,使铝箔玻纤布上吸收的热量增多,从而提高了对铝箔玻纤布的烘干效率。优选的,所述出气口朝向铝箔玻纤布的铝箔层。从出气口排出的热空气直接作用于铝箔玻纤布上的铝箔层,将热量直接传递给铝箔层上的浆料,使浆料中的水分快速挥发,从而提高烘干效率。优选的,所述印花组件的进料侧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和所述加热辊为铝箔玻纤布的复合对辊。利用压辊挤压铝箔玻纤布,使铝箔玻纤布上的铝箔层与玻纤布层紧密粘合在一起,提高铝箔玻纤布的质量,并使铝箔玻纤布与加热辊之间保持紧密接触,从而提高加热辊对铝箔玻纤布的加热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旋转的加热辊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一方面,减少了铝箔玻纤布移动时受到的磨损;另一方面,加热辊与铝箔玻纤布紧密接触,减小了两者的间隙,提高了加热效率,增加了铝箔玻纤布吸收的热量,以便于铝箔玻纤布预热升温后,印花在铝箔上的浆料快速干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印花组件,11.印花辊,12.橡胶辊,13.刮刀,14.浆槽,2.收卷组件,3.加热辊,4.换向辊,5.压辊,6.烘干组件,61.烘干箱,62.风机,63.加热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包括印花组件1和收卷组件2,印花组件1的进料侧设置有加热辊3,加热辊3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印花组件1包括印花辊11、橡胶辊12、刮刀13和浆槽14,印花辊11的底部设置于浆槽14内,印花辊11和橡胶辊12之间存在穿料间隔,穿料间隔小于铝箔玻纤布的厚度,刮刀13设置于印花辊11的进料侧,刮刀13的刀刃与印花辊11的辊面相贴合。上述技术方案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运行时,加热辊3通过其辊面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提高了铝箔玻纤布的温度,实现了预热,使印花组件1在印刷时,附着在铝箔上的浆料能够快速干燥,以便收卷组件2卷绕收集。此外,在预热过程中,加热辊3保持旋转,从而减少了铝箔玻纤布移动时受到的磨损。为了进一步提高铝箔玻纤布上铝箔层的温度,优选加热辊3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的铝箔层面接触。印花组件1的运行原理如下所述:由橡胶辊12挤压铝箔玻纤布,使铝箔玻纤布与印花辊11紧密接触;印花辊11保持旋转,蘸取浆槽14中的浆料;通过刮刀13刮除印花辊11上的多余浆料,而印花辊11上印花凹纹内保留浆料;当印花辊11转动至其表面的印花凹纹与铝箔玻纤布接触时,印花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包括印花组件(1)和收卷组件(2),其特征在于:/n所述印花组件(1)的进料侧设置有加热辊(3),所述加热辊(3)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包括印花组件(1)和收卷组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花组件(1)的进料侧设置有加热辊(3),所述加热辊(3)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3)的辊面与铝箔玻纤布的铝箔层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组件(1)包括印花辊(11)、橡胶辊(12)、刮刀(13)和浆槽(14),所述印花辊(11)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浆槽(14)内,所述印花辊(11)和所述橡胶辊(12)之间存在穿料间隔,所述穿料间隔小于铝箔玻纤布的厚度,所述刮刀(13)设置于所述印花辊(11)的进料侧,所述刮刀(13)的刀刃与所述印花辊(11)的辊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玻纤布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组件(1)和所述收卷组件(2)之间设置有烘干组件(6),所述烘干组件(6)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进福任凯陈建国任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威腾铝箔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