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7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涉及净化领域,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包括固定半罩和移动半罩,固定半罩与移动半罩相对设置,固定半罩的罩壁围成右半捕集区,移动半罩的罩壁围成左半捕集区,右半捕集区与左半捕集区捕集时连通形成油烟捕集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油烟的捕集能力强,捕集效率可达百分之95基本可以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
本技术涉及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
技术介绍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所以,它是机械制造中的特殊工艺过程,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经过热处理的材料,可以提高硬度、强度,使经过热处理的材料提高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硬度、强度,使材料易于加工。目前我国热处理行业普遍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差的现象。特别是工件在淬火及回火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炭黑、烟尘等成分复杂的油烟。而油烟中含有大量的苯并笓等致癌物,这些油烟排放在车间会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直接排放到车间外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油烟的冷凝物附着在设备上,会污染设备,容易造成电器拉弧或短路等故障,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重视和企业清洁生产意识的提高,热处理油烟的收集和处理将会越来越重要。现有淬火及回火等热处理车间除油烟方式如图1,采用在淬火及回火冷却油池1的两边安装抽风机2,将淬火及回火时工件在冷却油3冷却时产生的油烟抽出,淬火及回火的瞬间产生的油烟量极大,且温度高,上升速度快,因此收集难度很大,这种方式抽走的油烟量不到产生的油烟量的20%,从而造成整个工作车间工作环境极差,而这些油烟还从工作车间弥漫到车间外,对环境造成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该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对油烟的捕集能力极强。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包括固定半罩和移动半罩,固定半罩与移动半罩相对设置,固定半罩的罩壁围成右半捕集区,移动半罩的罩壁围成左半捕集区,右半捕集区与左半捕集区捕集时连通形成油烟捕集区。当工件在淬火或回火池内淬火时,移动半罩与固定半罩处于闭合状态,右半捕集区与左半捕集区连为一体,形成油烟捕集区。当工件在淬火前或后时,移动半罩远离固定半罩,此时,右半捕集区与左半捕集区分开。作为优选,固定半罩的罩壁由固定半罩前壁,固定半罩顶壁、固定半罩右侧壁、固定半罩后壁组成,移动半罩的罩壁由移动半罩前壁,移动半罩顶壁、移动半罩左侧壁、移动半罩后壁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半罩上设置有右凹槽,移动半罩上设置有左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右凹槽从左向右方向渐缩,左凹槽从右向左方向渐缩。从而方便航车柱移入右凹槽内以及右凹槽与航车柱嵌合。作为优选,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设置有鼓风通道。作为优选,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设置有安全缺口和移动板。作为优选,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还设置有导轨和可沿导轨移动的滑块,滑块连接在移动半罩上。作为优选,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有支点,导轨有两根,支点有两个,每根导轨的一端各自对应一个支点,导轨可沿支点转动,两根导轨的另一端均与一连接杆连接,该连接杆纵向与一气缸的传动轴相连。作为优选,所述气缸的行程为上下3度。作为优选,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还设置有阻挡机构,该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轴、可沿该固定轴转动的偏向轮和拨块,拨块靠在偏向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固定半罩和移动半罩的设置,在工件淬火的正上方空间形成捕集区域,因此对油烟的捕集能力极强,捕集效率可达95%,淬火或回火内的空气质量基本与车间外的环境质量相当。本技术产品没有易损件,无须维修,连接的风机只需22千瓦,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移动收集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航车移动方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移动收集罩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移动收集罩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移动收集罩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滑块与导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种移动收集罩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侧”“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2,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包括连接在淬火池1的壁上的固定半罩2和可沿淬火池1的壁移动的移动半罩3,固定半罩2与移动半罩3相对设置,固定半罩2的罩壁围成右半捕集区25,移动半罩3的罩壁围成左半捕集区35。当工件在淬火或回火池内淬火时,移动半罩3与固定半罩2处于闭合状态,右半捕集区25与左半捕集区35连为一体,形成油烟捕集区。当工件在淬火前或后时,移动半罩3远离固定半罩2,右半捕集区25与左半捕集区35相隔。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还设置有抽风管27,抽风管27用于将油烟捕集区抽出,抽风管27优选连接在固定半罩2上,抽风管27与抽风机相连(图中未画出)。进一步地,固定半罩2的罩壁由固定半罩前壁21,固定半罩顶壁22、固定半罩右侧壁23、固定半罩后壁24组成,移动半罩3的罩壁由移动半罩前壁31,移动半罩顶壁32、移动半罩左侧壁33、移动半罩后壁34组成。进一步地,固定半罩2连接在淬火1的壁上,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等,也可以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等,在此不做特别地限定。进一步地,固定半罩2上设置有右凹槽26,移动半罩3上设置有左凹槽36,右凹槽26开设在固定半罩顶壁22上,右凹槽26开设在移动半罩顶壁32上,右凹槽26和左凹槽36用于容纳工件淬火悬挂工件的航车柱。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航车柱更容易嵌入右凹槽26以及右凹槽26更方便与航车柱嵌合,右凹槽26从左向右方向渐缩,左凹槽36从右向左方向渐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包括固定半罩和移动半罩,固定半罩与移动半罩相对设置,固定半罩的罩壁围成右半捕集区,移动半罩的罩壁围成左半捕集区,右半捕集区与左半捕集区捕集时连通形成油烟捕集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包括固定半罩和移动半罩,固定半罩与移动半罩相对设置,固定半罩的罩壁围成右半捕集区,移动半罩的罩壁围成左半捕集区,右半捕集区与左半捕集区捕集时连通形成油烟捕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罩的罩壁由固定半罩前壁,固定半罩顶壁、固定半罩右侧壁、固定半罩后壁组成,移动半罩的罩壁由移动半罩前壁,移动半罩顶壁、移动半罩左侧壁、移动半罩后壁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罩上设置有右凹槽,移动半罩上设置有左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凹槽从左向右方向渐缩,左凹槽从右向左方向渐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自行式淬火油烟移动收集罩设置有鼓风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鼎昌谭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环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