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00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流水线,包括:组装机械手,其上安装有组装吸取组件;产品上料机构,其与所述组装机械手相对设置;载具上料装置,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的旁侧;以及产品缓存治具,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与所述组装机械手之间,所述产品缓存治具中开设有若干个产品缓存穴位;其中,所述产品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底座,其上设有朝着所述组装机械手延伸的配接滑轨;承接座,其与所述配接滑轨滑动配接;以及上料驱动器,其与所述承接座484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座在所述上料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配接滑轨往复滑移。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能够减少定位步骤提高上料及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流水线。
技术介绍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装配装置来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的装配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的装配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装配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装配装置大多采用直线连续式传送带配合机械手实现上料,导致在上料过程中若要对物料进行定位则需要在传送带上配备顶升定位装置来实现,物料转移到另一个工位后,仍旧需要定位装置进行二次定位,定位工序繁琐,导致定位、上料及装配效率低下。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装配流水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装配流水线/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定位步骤提高上料及装配效率的装配流水线。就装配流水线而言,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装配流水线包括:组装机械手,其上安装有组装吸取组件;产品上料机构,其与所述组装机械手相对设置;载具上料装置,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的旁侧;以及产品缓存治具,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与所述组装机械手之间,所述产品缓存治具中开设有若干个产品缓存穴位;其中,所述产品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底座,其上设有朝着所述组装机械手延伸的配接滑轨;承接座,其与所述配接滑轨滑动配接;以及上料驱动器,其与所述承接座484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座在所述上料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配接滑轨往复滑移。可选的,所述上料底座上还设有滑动导向杆,所述滑动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接滑轨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承接座穿套于所述滑动导向杆之上;所述承接座上安装有产品定位治具。可选的,所述组装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的连接臂;以及至少一条依次转动连接的传动臂;其中,第一条传动臂与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最后一条传动臂上安装有所述组装吸取组件及视觉识别组件。可选的,所述载具上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其上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定位工位及NG工位,所述传送带周期性地传送有多个载具;以及上料机构,其架设于所述传送带正上方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处;定位机构,其设于所述定位工位处;NG回收机构,其设于所述NG工位处。可选的,所述NG回收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的回收机架;集料承台,其与所述回收机架滑动连接,所述集料承台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导料口;至少三个非共线布置于所述导料口边缘内侧的止逆组件;以及顶升组件,其位于所述导料口的正下方;其中,载具在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驱动下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被顶入所述导料口中,载具被顶入所述导料口后由所述止逆组件所支撑。可选的,所述止逆组件包括:连接座本体;锚爪;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本体枢接,另一端用于支撑产品;以及复位件,其被布置于所述连接座本体与所述锚爪之间;其中,所述锚爪包括承料面以及相对于所述承料面倾斜的斜面,载具在所述顶升组件的顶升驱动下,载具在所述斜面上滑动,并且所述锚爪向所述导料口内壁侧转动,使得载具穿过所述导料口,当所述顶升组件回落时,载具与所述承料面抵触。可选的,所述导料口的边缘内侧设置有偶数个在所述导料口周向上呈放射状布置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被布置构成至少一个导向子集,每个所述导向子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导向组件。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板,其用于限制顶入所述导料口内载具的位置;转轴,其被枢接于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以及导向复位部件,其用于提供导向载具的作用力;其中,载具通过所述顶升组件先顶升至所述导向子集内,在所述导向板受到所述导向复位部件回复力作用下,从而调整受导向板限制载具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采用了产品上料机构及产品缓存治具相配合,使得产品被装入产品上料装置中并上料之后能够在产品缓存治具中得到缓存,不需要额外的定位步骤,缩短了操作间隔,提高了定位及上料效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顶升定位组件的设置,使得载具的空间位置得到精准定位,产品装配至载具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出现错动等位移,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装配机械手的正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载具上料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NG回收机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NG回收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集料承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集料承台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集料承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回收载具的工作简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止逆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导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导向组件的剖视图;图15为图1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装配流水线中产品上料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装机械手(5),其上安装有组装吸取组件(54);/n产品上料机构(48),其与所述组装机械手(5)相对设置;/n载具上料装置(1),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48)的旁侧;以及/n产品缓存治具(15),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48)与所述组装机械手(5)之间,所述产品缓存治具(15)中开设有若干个产品缓存穴位;/n其中,所述产品上料机构(48)包括:/n上料底座(481),其上设有朝着所述组装机械手(5)延伸的配接滑轨(482);/n承接座(484),其与所述配接滑轨(482)滑动配接;以及/n上料驱动器,其与所述承接座484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座(484)在所述上料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配接滑轨(482)往复滑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装机械手(5),其上安装有组装吸取组件(54);
产品上料机构(48),其与所述组装机械手(5)相对设置;
载具上料装置(1),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48)的旁侧;以及
产品缓存治具(15),其设于所述产品上料机构(48)与所述组装机械手(5)之间,所述产品缓存治具(15)中开设有若干个产品缓存穴位;
其中,所述产品上料机构(48)包括:
上料底座(481),其上设有朝着所述组装机械手(5)延伸的配接滑轨(482);
承接座(484),其与所述配接滑轨(482)滑动配接;以及
上料驱动器,其与所述承接座484传动连接,所述承接座(484)在所述上料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配接滑轨(482)往复滑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底座(481)上还设有滑动导向杆(483),所述滑动导向杆(48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配接滑轨(482)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承接座(484)穿套于所述滑动导向杆(483)之上;所述承接座(484)上安装有产品定位治具(48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械手(5)包括:
固定底座(51);
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51)上的连接臂(52);以及
至少一条依次转动连接的传动臂(53);
其中,第一条传动臂(53)与所述连接臂(32)转动连接,最后一条传动臂(53)上安装有所述组装吸取组件(54)及视觉识别组件(5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上料装置(1)包括:
传送带(11),其上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111)、定位工位(112)及NG工位(113),所述传送带(11)周期性地传送有多个载具(69);以及
上料机构(12),其架设于所述传送带(11)正上方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111)处;
定位机构(14),其设于所述定位工位(112)处;
NG回收机构(64),其设于所述NG工位(114)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NG回收机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磊袁文卿王坤谢献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