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77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包括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与车载发电机组的排气口连通的消音器,消音器的输出端同轴连通有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第二变径排气管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且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直径依次变小,第二变径排气管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形成一级排气引射结构,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排气管;进气组件包括预滤器,预滤器的进口端与一级排气引射结构连通,实现对沙尘进行回收,预滤器的出口端连通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通过预滤器的过滤、一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的负压回收可以有效带走进入空滤器内的沙尘,提高空滤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排气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车载发电机组进气和排气相互独立,当车载发电机组在沙尘环境中工作时,沙尘容易堵塞发动机的进气空滤,使得发动机的进气空滤在沙尘环境中滤芯寿命短,同时排气温度高,并且现有车载发电机组在工作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适,从而影响车载发电机组的使用效果。中国技术一种用于柴油机的尾气回收净化及降噪复合装置,公开号为:CN205477848U,公开日为2016.08.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的尾气回收净化及降噪复合装置,包括催化氧化装置、微粒捕集装置和排气消声器;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第一壳体以及固定于第一壳体内的净化催化剂载体;净化催化剂载体上负载催化剂;所述第一壳体对应净化催化剂载体侧面设有第一共振腔并且第一共振腔的腔口朝向净化催化剂载体;本技术的用于柴油机的尾气回收净化及降噪复合装置,将催化氧化转化器DOC与共振腔室相结合,结构紧凑,空间利用合理,声波扩散进入共振腔室,与腔口壁摩擦散热和空腔内共振相消使声能降低,进而使低频噪声降低,实现尾气净化和降噪共同工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和拆卸;尾气净化和消声效率高。该技术方案用来实现尾气净化和降噪,但是没有解决空气滤清器除尘的功能,并且降噪并没有使用管路变径原理。中国技术为一种分体结构的排油烟装置,公开号为:CN201141653Y,公开日为2008.10.29,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结构的排油烟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室外,用于抽吸室内空气的风机,还包括一变径排气管,该变径排气管至少由两段直径不等的管道构成,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风机的进气口处,直径小的一端设置在室内,用于形成局部空气负压区的吸气部的出气口连接。本技术将风机设置室外,使厨房在排油烟时没有任何机器噪音,同时,本排油烟装置工作时构成的室内空气负压区域,可以控制灶台附近以及橱柜附近所发生的油烟不向其他区域蔓延,从而彻底克服了现有的抽油烟机所存在的各种缺陷,从根本上消除了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飘浮,具有快速、无声、全方位地强化排除油烟的能力且便于安装,并不会占据厨房的空间。该技术方案采用变径排气管,工作时构成的室内空气负压区域,可以控制灶台附近以及橱柜附近所发生的油烟不向其他区域蔓延,但是没有解决空气滤清器除尘的功能,并且没有将管路变径原理降噪用于车载发电机组排气装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安装在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包括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与车载发电机组的排气口连通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的输出端同轴连通有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第二变径排气管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且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直径依次变小,第二变径排气管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形成一级排气引射结构,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排气管;所述进气组件包括预滤器,所述预滤器的进口端与一级排气引射结构连通,实现对预滤器的进口端的沙尘进行回收,预滤器的出口端连通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进一步,所述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输出端直径小于末端排气管且部分插入末端排气管内,第一变径排气管与末端排气管形成二级排气引射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二变径排气管为锥形。进一步,所述第一变径排气管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之间通过锥形管连通,所述进口管的直径大于出口管的直径。进一步,所述第二变径排气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的锥形管处。进一步,所述预滤器的出口端与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空滤器连通。进一步,所述预滤器为T形,预滤器的两侧设有进气端,预滤器的下侧设有出气端,所述预滤器的进气端靠内分别设有除尘口,所述除尘口处安装有过滤组件。进一步,所述除尘口通过除尘管与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进口管连接。进一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层滤网。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安装在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在进气口安装进气组件,通过预滤器进行沙尘的初次过滤,然后通过一级排气引射结构将经过初次过滤后的沙尘吸入第一变径排气管内排出,这样通过预滤器的过滤、一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的负压回收可以有效带走进入空滤器内的沙尘,提高空滤器寿命,此外,经过一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的负压吸入的冷空气可以中和排气温度,降低排气温度;通过在排气口安装排气组件,第一变径排气管与末端排气管形成二级排气引射结构,二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负压,将消音器及发动机产生的辐射热带出,降低机组舱内温度,通过两级排气引射结构管径变化消耗了排气能量,降低排气噪声从而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达到设计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沿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沿图2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安装在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包括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与车载发电机组7的排气口连通的消音器1,本实施例中消音器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消音器1的输出端同轴连通有第一变径排气管2和第二变径排气管8,第二变径排气管8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2内部,且第一变径排气管2和第二变径排气管8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直径依次变小,第二变径排气管8与第一变径排气管2内部形成一级排气引射结构,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径排气管8为锥形;所述第一变径排气管2包括进口管21和出口管23,进口管21和出口管23之间通过锥形管22连通,所述进口管21的直径大于出口管23的直径;所述第二变径排气管8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2的锥形管22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第二变径排气管8截面依次变窄,当废气经过第二变径排气管8排出时,气流速度增大,在第一变径排气管2与第二变径排气管8之间形成一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负压从而将预滤器6中累积的沙尘带出;同时,经过一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的负压吸入的冷空气可以中和排气温度,降低排气温度。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径排气管2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排气管3,第一变径排气管2的输出端直径小于末端排气管3且部分插入末端排气管3内,第一变径排气管2与末端排气管3形成二级排气引射结构;废气经过二级排气引射结构,第一变径排气管2与末端排气管3之间形成二级排气引射结构产生负压,将消音器1及发动机产生的辐射热带出,降低机组舱内温度。这样通过两级排气引射结构管径变化消耗了排气能量,降低排气噪声从而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达到设计的要求。如图1-4所示,为了实现将进入发动机组的空气去尘,所述进气组件包括预滤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安装在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n所述排气组件包括与车载发电机组的排气口连通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的输出端同轴连通有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第二变径排气管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且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直径依次变小,第二变径排气管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形成一级排气引射结构,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排气管;/n所述进气组件包括预滤器,所述预滤器的进口端与一级排气引射结构连通,实现对预滤器的进口端的沙尘进行回收,预滤器的出口端连通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安装在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与车载发电机组的排气口连通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的输出端同轴连通有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第二变径排气管位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且第一变径排气管和第二变径排气管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直径依次变小,第二变径排气管与第一变径排气管内部形成一级排气引射结构,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排气管;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预滤器,所述预滤器的进口端与一级排气引射结构连通,实现对预滤器的进口端的沙尘进行回收,预滤器的出口端连通车载发电机组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排气管的输出端直径小于末端排气管且部分插入末端排气管内,第一变径排气管与末端排气管形成二级排气引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径排气管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廷科李小丽翟兆岩郭修伟张翼翔蔡成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