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76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包括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尾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气机,进气管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支撑管靠近压气机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外套头。该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通过设置扰流触发装置,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气流扰动扰流板,扰流板带动延伸管上下左右扰动,进而使得内套头扰动,冷却剂从主射流孔流出对空气降温冷却,内套头扰动时,触碰到触发开关,控制电磁阀自动打开释放冷却剂,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在电磁阀打开一定时间后,延时开关到达延时时间时,自动断开电磁阀,使得电磁阀断电复位,冷却剂被停止,达到智能化效果的同时具有节省冷却剂的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航程和飞行速度的提高,航空发动机面临着更为苛刻的服役环境。在飞行过程中,具有不同速度梯度的各气流层由于空气粘性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摩擦,从而气流的动能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由气体动力学可知,在马赫数5到6的高空飞行条件时,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范围已达1300K到1700K。然而用于制造机体主要结构的铝合金的极限温度大约为530K,钛合金的极限温度也只有900K左右。高温气流对于飞行器的加热程度随飞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高温很可能导致飞行器形状改变、结构强度和刚度下降,从而影响飞行器的正常飞行。在现有的操作过程中,飞行器在遇到强对气流天气而造成扰流情况时,其发动机瞬时功率会明显增加,发热瞬时变大,其有些人为操作的是可以提前控制并释放冷却剂,但从人为观察仪表数据到反应并实施动作的这段时间,显然不够智能化和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射流预冷装置中的冷却剂释放不够及时而造成的不够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尾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气机,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靠近压气机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外套头,所述外套头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内套头,所述内套头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延伸管;所述外套头与内套头的连处设置有扰流触发装置,所述扰流触发装置在发生扰流后控制射流预冷启动。优选地,所述外套头的内壁与内套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套接有限位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球在限位滑槽内滑动,能够便于外套头与内套头滑动的同时,更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扰流触发装置包括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开设于外套头的内壁处,所述复位槽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内套头的端面和复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套头在外套头内滑动时,复位弹簧能够在内套头转动后将其拉回复位。优选地,所述外套头与内套头的表面均开设有副射流孔,当所述内套头扰动时,位于所述外套头与内套头表面的所述副射流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套头扰动时,外套头与内套头表面的所述副射流孔连通,冷却剂从副射流孔流出。优选地,所述延伸管的内壁开设有主射流孔,所述主射流孔沿着所述延伸管自左向右斜形状开设,所述延伸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扰流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气流扰动扰流板,扰流板带动延伸管上下左右扰动,进而使得内套头扰动,冷却剂从主射流孔流出对空气降温冷却。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套头的两端端面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套头扰动时,触碰到触发开关,控制电磁阀自动打开释放冷却剂,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与触发开关之间还电性连接有延时开关,所述延时开关在所述触发开关启动延时后控制所述电磁阀停止复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磁阀打开一定时间后,延时开关到达延时时间时,自动断开电磁阀,使得电磁阀断电复位,冷却剂被停止,达到智能化效果的同时具有节省冷却剂的释放。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扰流触发装置,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气流扰动扰流板,扰流板带动延伸管上下左右扰动,进而使得内套头扰动,冷却剂从主射流孔流出对空气降温冷却,内套头扰动时,触碰到触发开关,控制电磁阀自动打开释放冷却剂,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在电磁阀打开一定时间后,延时开关到达延时时间时,自动断开电磁阀,使得电磁阀断电复位,冷却剂被停止,达到智能化效果的同时具有节省冷却剂的释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的外套头结构剖视图。图中:1、进气管道;2、压气机;3、支撑管;4、外套头;5、内套头;51、复位槽;52、复位弹簧;53、副射流孔;54、主射流孔;55、电磁阀;56、触发开关;57、延时开关;6、延伸管;7、限位滑槽;8、限位球;9、扰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包括进气管道1,进气管道1的尾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气机2,进气管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管3,支撑管3靠近压气机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外套头4,外套头4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内套头5,内套头5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延伸管6;进一步地,外套头4的内壁与内套头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7,限位滑槽7的内壁滑动套接有限位球8。设置限位球8在限位滑槽7内滑动,能够便于外套头4与内套头5滑动的同时,更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外套头4与内套头5的连处设置有扰流触发装置,扰流触发装置在发生扰流后控制射流预冷启动。进一步地,扰流触发装置包括复位槽51,复位槽51开设于外套头4的内壁处,复位槽51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内套头5的端面和复位槽51的内壁固定连接。当内套头5在外套头4内滑动时,复位弹簧52能够在内套头5转动后将其拉回复位。进一步地,外套头4与内套头5的表面均开设有副射流孔53,当内套头5扰动时,位于外套头4与内套头5表面的副射流孔53连通。当内套头5扰动时,外套头4与内套头5表面的副射流孔53连通,冷却剂从副射流孔53流出。进一步地,延伸管6的内壁开设有主射流孔54,主射流孔54沿着延伸管6自左向右斜形状开设,延伸管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扰流板9。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气流扰动扰流板9,扰流板9带动延伸管6上下左右扰动,进而使得内套头5扰动,冷却剂从主射流孔54流出对空气降温冷却。进一步地,支撑管3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55,电磁阀55电性连接有触发开关56,触发开关56固定安装在外套头4的两端端面处。当内套头5扰动时,触碰到触发开关56,控制电磁阀55自动打开释放冷却剂,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进一步地,电磁阀55与触发开关56之间还电性连接有延时开关57,延时开关57在触发开关56启动延时后控制电磁阀55停止复位。在电磁阀55打开一定时间后,延时开关57到达延时时间时,自动断开电磁阀55,使得电磁阀55断电复位,冷却剂被停止,达到智能化效果的同时具有节省冷却剂的释放;通过设置扰流触发装置,当出现强对流天气时,气流扰动扰流板7,扰流板7带动延伸管6上下左右扰动,进而使得内套头5扰动,冷却剂从主射流孔54流出对空气降温冷却,内套头5扰动时,触碰到触发开关56,控制电磁阀55自动打开释放冷却剂,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包括进气管道(1),所述进气管道(1)的尾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气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靠近压气机(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外套头(4),所述外套头(4)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内套头(5),所述内套头(5)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延伸管(6);/n所述外套头(4)与内套头(5)的连处设置有扰流触发装置,所述扰流触发装置在发生扰流后控制射流预冷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包括进气管道(1),所述进气管道(1)的尾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压气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靠近压气机(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外套头(4),所述外套头(4)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内套头(5),所述内套头(5)的表面固定连通有延伸管(6);
所述外套头(4)与内套头(5)的连处设置有扰流触发装置,所述扰流触发装置在发生扰流后控制射流预冷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头(4)的内壁与内套头(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7),所述限位滑槽(7)的内壁滑动套接有限位球(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自调式射流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触发装置包括复位槽(51),所述复位槽(51)开设于外套头(4)的内壁处,所述复位槽(51)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52),所述复位弹簧(52)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内套头(5)的端面和复位槽(51)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吉诺兄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