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48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包括下垫板、上垫板、螺旋弹簧、锁定螺母和锚杆,所述下垫板和上垫板平行设置,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垫板、上垫板内侧连接,所述下垫板和上垫板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穿设在两个通孔内,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锚杆的外壁,所述锁定螺母安装在锚杆上,所述锁定螺母设置在上垫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设备简单,易操作,施工周期短;造价低,节省成本;能有效保证锚头与被锚固体之间有效连接;现场直接拼装锁定,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边坡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推进和发展,交通工程、水电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边坡需要支护,防护措施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隧道将穿越应力高、岩体软弱的地层。这类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围岩塑性区范围较大、支护难度大和施工难度大等问题。锚头在整个工程中其实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加固,稳固边坡,结构安装等领域都有应用,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锚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现有锚杆外锚头一般采用钢混凝土现浇于加固边坡外侧,需要在陡立且凹凸不平的岩面上进行立模后再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现有的锚杆锚头技术要么施工工序繁琐,设备复杂,且造价高,或不能很好的保证锚头与被锚固体之间有效连接,并且工期长,且外锚头外露,因此,本技术针对目前的锚杆锚头设备及施工方法的弊端,需要设计一种施工方便、造价低、能有效保证锚头与被锚固体之间有效连接的一种设备及施工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锚头与加固坡体之间不能有效接触、工序复杂造价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锚头与加固坡体之间不能有效接触、工序复杂造价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包括下垫板、上垫板、螺旋弹簧、锁定螺母和锚杆,所述下垫板和上垫板平行设置,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垫板、上垫板内侧连接,所述下垫板和上垫板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穿设在两个通孔内,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锚杆的外壁,所述锁定螺母安装在锚杆上,所述锁定螺母设置在上垫板的外侧。现有技术(申请公布号CN109162287A)是由于锚杆锚头采用的螺母及锚垫板进行锁定,在加固土质边坡、软岩及较软岩边坡,坡体在一定压力下极易发生塑性变形,在锁定后至封锚前,锚垫板接触岩体易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导致封锚时锚垫板与加固坡面脱空,不能有效锚固;现有技术(授权公开号CN208870620U)由于垫环面积较小,对边坡产生的正应力较大,不适用于土体、软岩及极软岩边坡需要提供较大锚固力的情况且装置安装繁琐,工程投资较大,设备复杂,锚头设备裸露在外,不利于防腐等保护。本技术通过螺旋弹簧连接上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和上垫板均设置有通孔,锚杆穿设在两个通孔内,锁定螺母安装在锚杆上其设置在上垫板的外侧,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锚固装置与被锚固边坡接触面积较恒压锚头装置大,有预制的效果,锚固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简单修平坡面,将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穿过上、下垫板通孔,下垫板紧贴在坡面上,设备简单,成本低,投资小,并且现场直接拼装锁定,施工方便。进一步的,上垫板位于锚杆车丝部位中上部为宜,不易脱空,应力较小,可用于较软弱的坡面,锚固更可靠。进一步的,下垫板和上垫板均为正方形;所述下垫板和上垫板材质为20mm厚的正方形钢板,边长为25cm。进一步的,两个通孔内径均为33-40mm;所述垫板中间穿孔,孔径35mm。进一步的,锁定螺母螺纹规格采用M20-M30型号;所述锁定螺母螺纹规格采用M20-M30型号,根据锚杆直径选用不同型号。进一步的,螺旋弹簧线径8-12mm,底部外径为190-210mm;所述螺旋弹簧为宝塔型。进一步的,螺旋弹簧总圈数为5-7圈;所述线径10mm,弹簧底部外径直径200mm、内径180mm,弹簧下垫板侧外径直径20mm、内径18mm,弹簧上垫板侧外径直径100mm、内径80mm。进一步的,螺旋弹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下垫板和上垫板上;所述螺旋弹簧顶和底各预留50mm弧长段与上、下垫板焊接,焊接采用两侧贴焊。进一步的,螺旋弹簧的线材的刚性模数大于等于7300。进一步的,螺旋弹簧采用不锈钢丝制成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设备简单,易操作,施工周期短。2.本技术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造价低,节省成本,工程投资小。3.本技术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本锚固装置与被锚固边坡接触面积较恒压锚头装置大,不易脱空,应力较小,可用于较软弱的坡面,锚固更可靠。4.本技术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锚固装置可工厂批量生产,现场直接拼装锁定,施工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锚杆锚固装置示意图。1-下垫板、2-上垫板、3-螺旋弹簧、4-锁定螺母、5-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包括下垫板1、上垫板2、螺旋弹簧3、锁定螺母4和锚杆5,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平行设置,所述螺旋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下垫板1、上垫板2内侧连接,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5穿设在两个通孔内,所述螺旋弹簧3套设在锚杆5的外壁,所述锁定螺母4安装在锚杆5上,所述锁定螺母4设置在上垫板2的外侧,所述外侧为下垫板1和上垫板2相向的一侧。工作过程:1、锚杆锚入坡体内,加上螺旋式锚头;2、紧固锁定螺母,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被压缩,将对上下垫板产生向外的弹力;3、上垫板由于锁定螺母的限制作用,无法向外变形,那么弹簧要伸长,需要向着坡体方向变形,这样就会带着下垫板去挤压坡面,形成一个反力的系统装置,会起到和现有技术液压系统一样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保证下垫板与坡面始终紧密贴合。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均为正方形;两个通孔内径均为33-40mm;所述锁定螺母4螺纹规格采用M20-M30型号;所述螺旋弹簧3线径8-12mm,底部外径为190-210mm;所述螺旋弹簧3总圈数为5-7圈;所述螺旋弹簧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下垫板1和上垫板2上;所述螺旋弹簧3的线材的刚性模数大于等于7300;所述螺旋弹簧3采用不锈钢丝制成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垫板(1)、上垫板(2)、螺旋弹簧(3)、锁定螺母(4)和锚杆(5),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平行设置,所述螺旋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下垫板(1)、上垫板(2)内侧连接,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5)穿设在两个通孔内,所述螺旋弹簧(3)套设在锚杆(5)的外壁,所述锁定螺母(4)安装在锚杆(5)上,所述锁定螺母(4)设置在上垫板(2)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垫板(1)、上垫板(2)、螺旋弹簧(3)、锁定螺母(4)和锚杆(5),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平行设置,所述螺旋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下垫板(1)、上垫板(2)内侧连接,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5)穿设在两个通孔内,所述螺旋弹簧(3)套设在锚杆(5)的外壁,所述锁定螺母(4)安装在锚杆(5)上,所述锁定螺母(4)设置在上垫板(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1)和上垫板(2)均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通孔内径均为33-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锚杆锚固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书志顾峰钟俊辉何鑫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