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3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涵管导流防渗结构,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涵管导流防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坝体内设置涵管,坝体的迎水面敷设有第一防渗膜,涵管包括位于坝体的迎水面之外的第一管段和位于坝体内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外侧包覆第二防渗膜,第二防渗膜的外侧为固定层,第一防渗膜与第二防渗膜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整体的防渗膜并不存在渗漏点,因此提高了涵管导流处的防渗效果。涵管的第一管段的底部和两侧设置支撑结构,对第一管段进行支撑固定和保护。本技术用于涵管导流的防渗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涵管导流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涵管导流作为一种施工导流结构,施工期间将涵管埋入坝体作为泄水建筑物。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涵管与坝体的接触面是防渗的薄弱环节。对于涵管导流的防渗问题,可以在涵管的周围换填粘土,或者对涵管周围的岩体体进行灌浆,但是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造价也高。此外,涵管一般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涵管的长度大,易受施工质量影响,还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引起涵管沿长度方向荷载大小不同,使涵管出现环向裂隙,甚至断裂,造成涵管渗漏甚至大量漏水。

2、授权公告号为cn 216475120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临时围堰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包括围堰主体和若干导流涵管,若干导流涵管沿河道纵向并排铺设,围堰主体堆积在若干导流涵管的上方,且围堰主体的迎水面一侧敷设有土工膜,土工膜的上方铺设有土石材料保护层。该专利在导流涵管与围堰主体的连接处铺设双层土工膜,双层土工膜的底部预留开孔,且每层土工膜的底端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安装部,安装部锚固于导流涵管上。由于双层土工膜的底部预留开孔,开孔处容易渗水。此外,双层土工膜与导流涵管之间缺乏变形余量,双层土工膜容易被撕裂,从而导致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涵管导流防渗结构,解决现有涵管导流防渗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坝体内设置涵管,坝体的迎水面敷设有第一防渗膜,涵管包括位于坝体的迎水面之外的第一管段和位于坝体内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外侧包覆第二防渗膜,第二防渗膜的外侧为固定层,第一防渗膜与第二防渗膜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

3、为了对涵管的第一管段进行支撑固定和保护,进一步的是:涵管的第一管段的底部和两侧设置支撑结构。具体的:支撑结构为涵管沿其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碎石土,碎石土和固定层的下部为下垫层,下垫层内部铺设第三防渗膜,并且第三防渗膜与第一防渗膜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下垫层的下部为堆筑的石渣。

4、涵管的第一管段的外侧可能不平整,并影响第二防渗膜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第二防渗膜的施工质量,进一步的是:涵管的第一管段的外侧与第二防渗膜之间设置找平层。具体的:找平层为喷射的混凝土层。

5、为了避免防渗膜在涵管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分界处出现撕裂,进一步的是:防渗膜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分界处设置伸缩结构。

6、防渗膜为具有防水功能的柔性膜,具体的:第一防渗膜、第二防渗膜和第三防渗膜均为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

7、具体的:涵管为钢筋混凝土管或钢制的波纹管。

8、具体的:坝体的迎水面一侧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石渣、内垫层、第一防渗膜、外垫层和干砌块石。

9、更具体的:固定层为混凝土,下垫层、内垫层和外垫层均为柔性垫层料,例如为沙。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防渗膜与第二防渗膜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整体的防渗膜并不存在渗漏点,并且第二防渗膜通过其外侧的固定层固定于涵管,因此提高了涵管导流处的防渗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坝体内设置涵管(1),坝体的迎水面敷设有第一防渗膜(2),涵管(1)包括位于坝体的迎水面之外的第一管段和位于坝体内的第二管段,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段的外侧包覆第二防渗膜(3),第二防渗膜(3)的外侧为固定层(4),第一防渗膜(2)与第二防渗膜(3)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涵管(1)的第一管段的底部和两侧设置支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为涵管(1)沿其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碎石土(5),碎石土(5)和固定层(4)的下部为下垫层(6),下垫层(6)内部铺设第三防渗膜(7),并且第三防渗膜(7)与第一防渗膜(2)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下垫层(6)的下部为堆筑的石渣(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涵管(1)的第一管段的外侧与第二防渗膜(3)之间设置找平层(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找平层(9)为喷射的混凝土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渗膜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分界处设置伸缩结构(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渗膜(2)、第二防渗膜(3)和第三防渗膜(7)均为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涵管(1)为钢筋混凝土管或钢制的波纹管。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坝体的迎水面一侧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石渣(8)、内垫层(11)、第一防渗膜(2)、外垫层(12)和干砌块石(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层(4)为混凝土,下垫层(6)、内垫层(11)和外垫层(12)均为柔性垫层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坝体内设置涵管(1),坝体的迎水面敷设有第一防渗膜(2),涵管(1)包括位于坝体的迎水面之外的第一管段和位于坝体内的第二管段,其特征在于:第一管段的外侧包覆第二防渗膜(3),第二防渗膜(3)的外侧为固定层(4),第一防渗膜(2)与第二防渗膜(3)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涵管(1)的第一管段的底部和两侧设置支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为涵管(1)沿其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碎石土(5),碎石土(5)和固定层(4)的下部为下垫层(6),下垫层(6)内部铺设第三防渗膜(7),并且第三防渗膜(7)与第一防渗膜(2)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防渗膜,下垫层(6)的下部为堆筑的石渣(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管导流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涵管(1)的第一管段的外侧与第二防渗膜(3)之间设置找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王永刚周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