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46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涉及指示屏技术领域,包括指示屏、放置盒和收纳盒,所述指示屏放置于放置盒的内部,所述收纳盒的内部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绕线轮,两个所述绕线轮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牵引绳,两个所述牵引绳的下端均与放置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绕线轮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的上方置有与指示屏相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收纳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牵引绳和驱动机构,能够在收卷时牵引放置盒带动指示屏向上移动,在释放时放置盒和指示屏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无需工作人员登高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指示屏,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旅客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铁路旅客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所乘列车的车厢,需要快速获取车厢各种信息。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7916858u的一种客运列车led厢号旅客引导指示屏,包括底座、支撑箱和指示屏本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支撑箱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指示屏本体镶嵌在支撑箱的正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支撑箱的背面,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位于支撑箱的正上方,横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部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固定块的下方,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圆槽。

3、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够对于安装位置较低的指示屏本体进行操作,在车站的站台上方较高位置处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登高处理,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指示标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包括指示屏(1)、放置盒(2)和收纳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屏(1)放置于放置盒(2)的内部,所述收纳盒(3)的内部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4),两个所述第一转杆(4)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绕线轮(5),两个所述绕线轮(5)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牵引绳(6),两个所述牵引绳(6)的下端均与放置盒(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绕线轮(5)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2)的上方置有与指示屏(1)相匹配的盖板(7),所述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收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包括指示屏(1)、放置盒(2)和收纳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屏(1)放置于放置盒(2)的内部,所述收纳盒(3)的内部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4),两个所述第一转杆(4)的杆壁均固定套接有绕线轮(5),两个所述绕线轮(5)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牵引绳(6),两个所述牵引绳(6)的下端均与放置盒(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绕线轮(5)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放置盒(2)的上方置有与指示屏(1)相匹配的盖板(7),所述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收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蜗杆(8)和两个蜗轮(9),所述蜗杆(8)横向设置于收纳盒(3)的内部且两端杆壁均与收纳盒(3)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蜗轮(9)对称设置于收纳盒(3)的内部且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杆(4)的杆壁固定套接,所述蜗杆(8)设置于两个蜗轮(9)的下方且与两个蜗轮(9)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铁车次指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收纳机构包括收线盒(10),所述收线盒(10)固定设置于盖板(7)的上表面且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l形杆(11),两个所述第一l形杆(11)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锥(12),所述收纳盒(3)的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套管(13),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