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32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原收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7)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3)和吸液杆外套(6)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6)的下端为斜面锐头(1),所述斜面锐头(1)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1)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6)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2)。本装置的斜面锐头在收获环节中只接触鸡胚的蛋壳边缘,斜面下去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开卵黄,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收获头的吸液孔下多上少,吸液杆进一步缩短,有效的避免了堵塞,能快速的吸取尿囊液,吸取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
本技术涉及抗原收获
,具体领域为一种抗原收获装置。
技术介绍
鸡胚培养法是常用的一种培养病毒的方法,鸡胚培养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流感病毒、脑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等的培养。鸡胚培养的接种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绒毛尿囊膜接种法、羊膜腔接种法、尿囊腔接种法和卵黄囊接种法。可根据病毒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接种途径。目前,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生产过程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培养时间较短,卵黄收缩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收获环节中卵黄易被刺破、吸取而混进收获的尿囊液中,从而导致抗原较浑浊、效价不高且不稳定、有效产量不高,其卵黄收获率高达98%。为了解决该问题,后续还需进一步增加纯化工艺,去除卵黄。因此,如何减少收获卵黄、降低卵黄收获率成为了该生产工艺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和吸液杆外套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的下端为斜面锐头,所述斜面锐头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其中,所述吸液杆外套的长度为66mm-67mm,直径为12±0.1mm。其中,吸液孔2共4行,呈梯形设置,从上至下依次为3个、5个、7个、7个。其中,第一行的3孔均为小孔;第二行的5孔的中间3孔为大孔,两边的2孔为小孔;第三行的7孔的中间5孔为大孔,两边的2孔为小孔;第四行的7孔均为大孔。其中,大孔的孔径为2mm,小孔的孔径为1.5mm。其中,所述斜面锐头为椭圆形平面,平面的上端钝、下端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收获装置中的外套采用斜面锐头,与现有技术中的圆锥尖头(如图2所示)相比,本装置的斜面锐头在收获环节中只接触鸡胚的蛋壳边缘,斜面下去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开卵黄,而且本技术的收获头的吸液孔下多上少(原吸液孔为5排,且每排数量相等、孔径一致),吸液杆进一步缩短(原吸液杆为68mm以上),增加了吸液速度,减少囊膜的堵塞,能快速的吸取尿囊液,吸取彻底。采用本技术的收获装置,抗原收获质量上有显著提高,避免了刺破卵黄,减少了卵黄的收取,目前的卵黄收获率可降低至1-2%;胚体尿囊液收取完全,有效的避免了杂质的收取;尿囊液的澄清度显著提高;大大的延长了膜包的使用寿命;抗原的效价有明显的提升。而且节省了后道工序的纯化工艺,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吸液杆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收获装置的外套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获装置的外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7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3和吸液杆外套6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6的下端为斜面锐头1,所述斜面锐头1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1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6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2。吸液杆7的上端为固定位8。吸液杆插入头3上设有吸液杆固定孔4,可插入吸液杆固定螺母5,与固定位8固定在一起,进而将吸液杆7及外套固定在一起。吸液杆外套6的长度为66mm-67mm,直径为12±0.1mm。吸液孔2共4行,呈梯形设置,从上至下依次为3个、5个、7个、7个。第一行的3孔均为小孔;第二行的5孔的中间3孔为大孔,两边的2孔为小孔;第三行的7孔的中间5孔为大孔,两边的2孔为小孔;第四行的7孔均为大孔。其中,大孔的孔径为2mm,小孔的孔径为1.5mm。斜面锐头1为椭圆形平面,平面的上端钝、下端锐。该平面即卵黄分离面,可防止卵黄吸入。采用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进行抗原生产及收获实验。具体试验过程如下:1、试验材料:SPF鸡胚、酒精灯、吸管(1ml/5ml/10ml)、生理盐水、盐水瓶(100ml/500ml)、大白塞、小镊子、照蛋器、75%酒精、碘棉、接种收获机、接种收获机连接管道。2、抗原生产及收获实验方法(1)种毒:根据接种胚数领取所需毒种,种毒用灭菌的生理盐水进行1:100稀释;(2)接种:将前孵化挑选合格的鸡胚移至接种间,鸡胚表面用75%酒精喷雾消毒后尿囊腔进行接种,每胚尿囊腔内接种0.1ml。接种完成后,做好标识,继续孵化(温度37.0℃、湿度60%)。(3)孵化:孵化过程中对鸡胚进行照胚;24小时照胚一次,24小时前死胚剔除,继续孵化,按工艺要求冷却后收获;(4)收获抗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收获头(图2所示)与本实施例的收获装置进行对比,共进行以下4组试验进行对比,具体详见表1-表5,其中表2-表5分别为第1组至第4组的具体试验情况。表1序号接种胚数死亡胚数活胚数利用率第1组271088022630697.04%第2组2249210692142395.25%第3组180837751730895.71%第4组2170310162068795.32%表2表3表4表5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对比可知,采用本技术的收获装置,收获澄清度有了质的提高,接近于甚至优于手工收获,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7)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3)和吸液杆外套(6)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6)的下端为斜面锐头(1),所述斜面锐头(1)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1)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6)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7)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3)和吸液杆外套(6)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6)的下端为斜面锐头(1),所述斜面锐头(1)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1)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6)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杆外套(6)的长度为66mm-67mm,直径为12±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玉美蔡勇飞黄永伟郭振鑫
申请(专利权)人: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