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321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文丘里混合器和回收器,混合器的渐缩段入口处与管体底部间连通有循环管,混合器的渐扩段开口处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与罐体顶部相连通;回收器内部中空,其内腔的上部连通有加水管,回收器的顶部设有排气管,回收器的底部与罐体顶部间连通有排液管和导气管。该种氨水制备系统,通过逐步混合缓解氨水和水混合过程中的放热强度,并逐步增加氨气的溶解量;水流经回收器进入后首先与残留的氨气混合,可以缓解大量氨气与水混合时产生的热量,且可以对残留的氨气进行吸收;混合器与罐体间循环管的设置,使得氨水与氨气可以进一步混合,且混合过程反复进行,提高氨水的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水制备系统
本技术涉及氨水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氨水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液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毛纺、丝绸、印染等领域,液氨常见的工业制备方法为,由氨气经压缩制得液氨制品,再将液氨溶解于水,从而制得不同浓度的氨水,而氨气溶于水亦可制备氨水,氨气常温下的饱和水溶液约为31%,而工业氨水的含氨量需要达到25%~28%,氨气溶解于水制备氨水的流程更为简便,但是由于氨气溶于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造成氨水受热分解成氨和水,无法稳定输出浓度达标的成品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通过氨气溶解于水来制备合格浓度氨水的氨水制备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文丘里混合器和回收器,所述混合器的渐缩段入口处与管体底部间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输出氨水的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混合器的喉管段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混合器的渐扩段开口处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罐体顶部相连通;所述回收器内部中空,其内腔的上部,设有旋膜喷管,所述喷管的端部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回收器的内腔下部设有若干层水篦子,所述回收器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回收器的底部与罐体顶部间连通有排液管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开口端高于罐体内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的顶部罩设有扣盖。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器的外周设有换热用的第三盘管,第三盘管内通有冷却循环介质。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器的外周设有换热用的第二盘管,第二盘管内通有冷却循环介质。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外周设有换热用的第一盘管,第一盘管内通有冷却循环介质。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设有液位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和液位计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设有浓度计。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氨水制备系统,在文丘里混合器处进行氨气和氨水的混合,在罐体内进行氨气和氨水的再次混合,在回收器处进行残留氨气和水的混合,通过逐步混合缓解氨水和水混合过程中的放热强度,并逐步增加氨气的溶解量。(2)该氨水制备系统,水流经回收器进入后首先与残留的氨气混合,不仅可以缓解大量氨气与水混合时产生的热量,而且可以对残留的氨气进行吸收。(3)该氨水制备系统,混合器与罐体间循环管的设置,使得氨水与氨气可以进一步混合,且混合过程反复进行,提高氨水的浓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氨水制备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氨水制备系统氨气回收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液位计;12-浓度计;13-第一盘管;2-回收器;21-喷管;211-加水管;212-排污管;213-补水管;22-水篦子;23-排气管;24-排液管;25-导气管;251-扣盖;26-第二盘管;4-混合器;42-进气管;43-出料管;44-第三盘管;6-循环管;61-循环泵;7-出液管;8-阀门;10-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包括罐体1,该罐体1的顶部设有文丘里混合器4和回收器2,该混合器4的渐缩段入口处与管体底部间连通有循环管6,循环管6上设有循环泵61作为循环的动力,循环管6与输出氨水的出液管7相连通,循环管6内的氨水被分流至出液管7和混合器4两处,混合器4的喉管段连通有进气管42,混合器4的渐扩段开口处连通有出料管43,出料管43与罐体1顶部相连通;使用过程中,循环管6中的氨水为主动,进气管42中的氨气为从动,通过文丘里混合器4的引射作用将氨气吸入氨水中进行混合,使得氨水的浓度进一步增加,文丘里混合器4中氨气的输入量会根据氨水的流速自行变化,无需随时进行调整,使得氨水和氨气可以始终保持合理的混合比例,混合后的氨水通过出料管43流入罐体1内,剩余的氨气与罐体1内的氨水继续混合;回收器2的内部中空,其内腔的上部设有旋膜喷管21,该旋膜喷管21的一端连通有注水用的加水管211和排污用的排污管212,另一端连通有补充水量的补水管213,旋膜喷管21内的水在旋膜喷管21的离心力作用下,在回收器2的顶部形成水膜,增大水流与氨气的接触面积,回收器2的内腔下部设有若干层水篦子22,用于使氨气均匀扩散,与水进行全面有效的接触;回收器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3,回收器2的底部与罐体1顶部间连通有排液管24和导气管25,导气管25的顶部开口端高于罐体1内底面,使用过程中,罐体1内的气体经导气管25进入回收器2内腔,经过水篦子22和旋膜喷管21所喷射的水雾吸收氨气后,从回收器2顶部的排气管23排出或进入尾气回收系统,而旋膜喷管21喷出的水则下落至水篦子22后,经由排液管24流入罐体1内,作为氨气的溶解用水,为防止水流落至导气管25内,导气管25的顶部罩设有扣盖251;为了降低热量,减少氨水的受热分解量,混合器4的外周设有换热用的第三盘管44,第三盘管44内通有冷却循环介质;回收器2的外周设有换热用的第二盘管26,第二盘管26内通有冷却循环介质;罐体1的外周设有换热用的第一盘管13,第一盘管13内通有冷却循环介质;为平衡罐体1内的压力,罐体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0,且罐体1内设有液位计11,用于监测罐体1内的液位,出液管7上设有阀门8,阀门8和液位计11电连接,当液位计11的数值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文丘里混合器(4)和回收器(2),所述混合器(4)的渐缩段入口处与管体底部间连通有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与输出氨水的出液管(7)相连通,所述混合器(4)的喉管段连通有进气管(42),所述混合器(4)的渐扩段开口处连通有出料管(43),所述出料管(43)与罐体(1)顶部相连通;/n所述回收器(2)内部中空,其内腔的上部,设有旋膜喷管(21),所述喷管(21)的端部连通有加水管(211),所述回收器(2)的内腔下部设有若干层水篦子(22),所述回收器(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3),所述回收器(2)的底部与罐体(1)顶部间连通有排液管(24)和导气管(25),所述导气管(25)的顶部开口端高于罐体(1)内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文丘里混合器(4)和回收器(2),所述混合器(4)的渐缩段入口处与管体底部间连通有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与输出氨水的出液管(7)相连通,所述混合器(4)的喉管段连通有进气管(42),所述混合器(4)的渐扩段开口处连通有出料管(43),所述出料管(43)与罐体(1)顶部相连通;
所述回收器(2)内部中空,其内腔的上部,设有旋膜喷管(21),所述喷管(21)的端部连通有加水管(211),所述回收器(2)的内腔下部设有若干层水篦子(22),所述回收器(2)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3),所述回收器(2)的底部与罐体(1)顶部间连通有排液管(24)和导气管(25),所述导气管(25)的顶部开口端高于罐体(1)内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25)的顶部罩设有扣盖(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普利奥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