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56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包括金属材质的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的内壁面设置有圆周状台阶面并形成延伸至外导管端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内导管嵌套在环形凹槽内并与外导管形成紧配,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上接缝处设置有焊料,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沿圆周方面开设有若干条纵向设置的导流槽,当外导管与内导管焊接时,焊料受高温熔化成焊液,焊液覆盖上接缝处后流入导流槽,焊液填充导流槽后流至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下接缝处;通过该结构的焊接方式,能够使外导管和内导管连接牢固,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点,防止出现焊料脱离造成泄露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气管领域,具体是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
技术介绍
目前的吸气管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金属材质的外导管1和内导管2,外导管1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3,内导管2同样嵌套在环形凹槽3内形成紧配,并在外导管与内导管之间的上接缝处放置焊料4,通过高温将焊料熔化后使外导管和内导管实现焊接,但是由于外导管和内导管紧配,因此焊接点仅仅局限于上接缝处的位置并依靠该位置实现密封,在吸气管后续焊接在产品上时,容易导致固化的焊料在高温环境下再次熔化并从上接缝处脱落,造成产品有泄漏的风险,但为了增加密封点而增加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的间隙时,当焊接时,焊液由于间隙过大造成附着力不足导致焊液会径直向下流动,并流出间隙,造成焊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吸气管连接结构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其作用是增加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的密封垫,防止吸气管出现泄漏等问题。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包括金属材质的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的内壁面设置有圆周状台阶面并形成延伸至外导管端口的环形凹槽,所述内导管嵌套在环形凹槽内并与外导管形成紧配,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上接缝处设置有焊料,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沿圆周方面开设有若干条纵向设置的导流槽,当外导管与内导管焊接时,焊料受高温熔化成焊液,焊液覆盖上接缝处后流入导流槽,焊液填充导流槽后流至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下接缝处。所述内导管包括环形外翻部和圆筒部,圆筒部嵌套在环形凹槽内并与外导管构成过盈配合实现紧配,环形外翻部在外导管的端口外,且环形外翻部的外端面与外导管的顶面之间形成设置焊料的焊料槽,焊料受高温熔化成焊液填充焊料槽,并覆盖上接缝处。所述外导管端口处的内壁面设置有倒角斜面,倒角斜面与内导管的外端面形成与焊料槽连通的三角导入槽,所述上接缝处设置在三角导入槽的底端。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焊液环形覆盖在下接缝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导管的底面与台阶面之间留有间距。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导管为钢质的圆形筒体或者铁质的圆形筒体。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导管为金属铜材质。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焊料是通过焊丝弯曲成圆环形套设在焊料槽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焊料是锡青铜合金材质。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12条,12条导流槽呈环形阵列分布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结构简单,通过该结构的焊接方式,能够使外导管和内导管连接牢固,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点,防止出现焊料脱离造成泄露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统吸气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导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焊接前)。图5为图4中X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焊接后)。图7为图6中Y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流槽渗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包括金属材质的外导管1和内导管2,所述外导管1的内壁面设置有圆周状台阶面3并形成延伸至外导管1端口的环形凹槽4,所述内导管2嵌套在环形凹槽4内并与外导管1形成紧配,内导管2与外导管1之间的上接缝处A设置有焊料5,所述环形凹槽4的槽壁沿圆周方面开设有若干条纵向设置的导流槽6,当外导管1与内导管2焊接时,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51,焊液51覆盖上接缝处A后流入导流槽6,焊液51填充导流槽6后流至内导管2与外导管1之间的下接缝处B。通过该结构的焊接方式,能够使外导管1和内导管2连接牢固,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点,防止出现焊料脱离造成泄露等问题。金属铜材质的内导管2包括环形外翻部21和圆筒部22,圆筒部22嵌套在环形凹槽4内并与外导管1构成过盈配合实现紧配,环形外翻部21在外导管1的端口外,且环形外翻部21的外端面211与外导管1的顶面101之间形成设置焊料5的焊料槽C,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填充焊料槽C,并覆盖上接缝处A;圆筒部22紧配在环形凹槽4内,由于内导管2采用金属铜材质,因此硬度较大的外导管1将金属铜材质的圆筒部22紧缩,实现能够实现初步固定,而环形外翻部21同样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嵌套过度,造成内导管2的底面201压抵至台阶面3,同样环形外翻部21与外导管1的顶面101形成内凹的焊料槽C,方便在焊接前对焊料进行固定。当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51时,焊液51与顶面101中的a面和外端面211中的b面接触,增加密封面积。所述外导管1端口处的内壁面设置有倒角斜面102,倒角斜面102与内导管2的外端面形成与焊料槽C连通的三角导入槽D,所述上接缝处A设置在三角导入槽D的底端;当焊料5在焊料槽C熔化后,流入三角导入槽D内,在基于毛细现象的情况下,焊液会自动流入与三角导入槽D相通的导流槽6内,而且三角导入槽D呈倒三角状,因此由于压力的不同,便于将焊液导入导流槽6内,提高焊接效率,并且增加三角导入槽D,使焊料与外导管1和内导管2接触的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密封程度,使焊接效果更加牢固紧实。此时当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51时,焊液51除了与顶面101中的a面和外端面211中的b面接触外,还增加与倒角斜面102以及外端面211中的c面接触外,进一步增加密封面积。所述焊液环形覆盖在下接缝处B;当焊液填充每个导流槽6后从底部流出时,由于焊液剩余量减少,因此焊液的张力大于焊液受到的重力,因此焊液会沿两边槽壁40与内导管2底面201形成三角位置流动,直至相邻从导流槽6流出的焊液相互连结形成环形,密封下接缝处B;能够进一步增加密封点。所述内导管2的底面201与台阶面3之间留有间距L;留有间距L目的是为了不破坏焊液流出导流槽6后与内导管2底面形成张力,且台阶面3起到阻力作用,倘若小量焊液向下流动时,台阶面3起到的阻力大于焊液受到的重量,使焊液停留在台阶面3上,不会流至环形凹槽4以外的外导管1内壁面上,造成报废率增加。所述外导管1为钢质的圆形筒体或者铁质的圆形筒体。所述焊料5是通过焊丝弯曲成圆环形套设在焊料槽处;该结构的焊料5装配方便快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焊料5是锡青铜合金材质;锡青铜合金焊丝属于常用焊料,不作详细阐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最佳实施方式使:所述导流槽6的数量为12条,12条导流槽6呈环形阵列分布在环形凹槽4的槽壁上;导流槽6在该数量上,使相邻的导流槽6的间距恰当,使焊液保持稳定的张力,在焊液流出导流槽6后,相邻的焊液能够实现相互连结的同时,不会出现多余的焊液向下流动。吸气管的具体焊接过程如下:步骤一,将金属铜材质的内导管2嵌套在钢质的外导管1的环形凹槽4,通过紧配和环形外翻部21实现装配限位。步骤二,在焊料槽C内套设锡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包括金属材质的外导管(1)和内导管(2),所述外导管(1)的内壁面设置有圆周状台阶面(3)并形成延伸至外导管(1)端口的环形凹槽(4),所述内导管(2)嵌套在环形凹槽(4)内并与外导管(1)形成紧配,内导管(2)与外导管(1)之间的上接缝处(A)设置有焊料(5),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4)的槽壁沿圆周方面开设有若干条纵向设置的导流槽(6),当外导管(1)与内导管(2)焊接时,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焊液覆盖上接缝处(A)后流入导流槽(6),焊液填充导流槽(6)后流至内导管(2)与外导管(1)之间的下接缝处(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包括金属材质的外导管(1)和内导管(2),所述外导管(1)的内壁面设置有圆周状台阶面(3)并形成延伸至外导管(1)端口的环形凹槽(4),所述内导管(2)嵌套在环形凹槽(4)内并与外导管(1)形成紧配,内导管(2)与外导管(1)之间的上接缝处(A)设置有焊料(5),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4)的槽壁沿圆周方面开设有若干条纵向设置的导流槽(6),当外导管(1)与内导管(2)焊接时,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焊液覆盖上接缝处(A)后流入导流槽(6),焊液填充导流槽(6)后流至内导管(2)与外导管(1)之间的下接缝处(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管(2)包括环形外翻部(21)和圆筒部(22),圆筒部(22)嵌套在环形凹槽(4)内并与外导管(1)构成过盈配合实现紧配,环形外翻部(21)在外导管(1)的端口外,且环形外翻部(21)的外端面(211)与外导管(1)的顶面(101)之间形成设置焊料(5)的焊料槽(C),焊料(5)受高温熔化成焊液填充焊料槽(C),并覆盖上接缝处(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铜铁结合无缝的吸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1)端口处的内壁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亮李兵雷勋华黄培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