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灯管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30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板,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支撑架,该支撑架由该底板弯折而成,且实质上垂直于该底板;以及    至少一灯管,设置于该底板上,且由该支撑架夹持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灯管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Back light unit)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块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 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液晶显示器现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 笔记型计算机、数码相机及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因此带动背光模 块及其相关零部件的需求持续成长。参照图1,传统背光模块10中的灯管14将支撑座13固定于背板(Back bezel)ll上。支撑座13是长条状结构,且于一定间距设置支撑架12。支撑座 13的纵向延伸方向与灯管14的纵向延伸方向约成垂直。图1中显示总共设置 四个支撑架12以支持固定四支灯管14。支撑架12呈C形,用以环绕夹持固 定该等灯管14。背板11 一般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支撑架12则多由塑料件制成。因灯 管14属硬质结构,使得支撑架12的尺寸可能因制作上或长时间使用而产生变 异,因此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灯管14及支撑架12间的密合度。若灯管14及 支撑架12间的密合度不佳,则容易会因为振动而产生异音,进而影响使用者 的感受。支撑座13及背板11是分属不同对象,甚至由不同材质制成,其生产及物 料控管较为复杂,相对必须支出较高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灯管支撑结构,针对背板 进行改良,可减少额外制作灯管支撑架的成本,并可解决支撑架及灯管间的振 动问题,从而避免因振动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灯管支撑结构,此种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及至 少一个灯管,其中该背板是一体成型的刚性结构,其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个支 撑架。前述支撑架由该底板弯折而成,且实质上与该底板呈垂直;该灯管设置 于该底板上,由该支撑架夹持固定,且该支撑架及灯管之间设有缓冲件,其具 吸振效果,可吸收支撑架及灯管间的振动,避免噪音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背光模块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支撑架的放大示意图4为图3沿1-1剖面线的剖视图5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背板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背光模块11底板12支撑架13支撑座14灯管20背光模块21背板22底板23支撑架24灯管25环臂26缓冲件27支撑柱31缺口32开口33沟道34区块开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及其灯管支撑结构的技术特征。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 20包含背板21及灯管24。灯管24依其亮度等参数,以适当间隔平行设置于 背板24的表面。背板21包含底板22及多个支撑架23,其中支撑架23搭配 灯管24的位置间隔依序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背板21可由金属制成, 例如不锈钢及铝合金等。图3为图2中关于支撑架23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支撑架23约呈开口向上 的C形结构,其包含两环臂25,延伸形成一环绕结构。两环臂25间的缺口 31的大小略大于灯管24的直径,以将灯管24容置于支撑架23中。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架23及灯管24间另设有C形缓冲件26,环绕夹 持灯管14。缓冲件26朝上具有一个开口 32,其口径小于灯管24的直径,用 以提供较佳的包覆效果。在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缓冲件26的宽度 Wl大于环臂25的宽度W2,以稳固支撑并夹持灯管24;然而,在实际应用 上,只要可以将灯管稳固即可,本专利技术不需限定缓冲件26的宽度一定要大于 环臂25的宽度。缓冲件26可利用如橡胶等软材质制成,其可顺应支撑架23 及灯管24作相应形变,使其能弥补各支撑架23的尺寸因制作上或使用上产生 的变异。此外,缓冲件26具吸振效果,可有效改善均为刚性对象的支撑架23 及灯管24间的振动现象,避免噪音产生。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架23可由底板22中切割出相应区块 并弯折形成。该区块弯折后,其于底板22相应处即形成区块开口 34。举例而 言,首先于底板22相应处冲压出沟道33,该沟道33所包围涵盖的范围即相 当于该相应区块开口 34所含范围,而该相应区块中一并冲压出用于容设灯管 24的环形对应孔。之后,将冲压出的区块弯折形成支撑架23。因切割出沟道 33的关系,支撑架23的尺寸小于弯折后该底板22中形成穿孔的该区块开口 34。此外,支撑架23亦可由底板22相对于灯管24的另一侧直接冲压形成, 即无须切割出沟道33。以上仅为举例说明,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相关技术的人当 能思揣不同的实施方式。图4为图3中沿1-1剖面线的剖视图。C形缓冲件26设置于支撑架23及 灯管24之间。环臂25间的缺口31略大于该灯管24的直径,而缓冲件26的 开口 32小于该灯管24的直径,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只要可以将灯管稳固即可, 本专利技术不受限于环臂25间的缺口 31以及缓冲件26的开口 32的大小关系。参照图5,背板22中可利用类似方式制作出支撑柱27,即支撑柱27同样 可由底板22中冲压出相应区块并弯折而成。在此实施例中,支撑柱27的高度 大于支撑架23,其作为间隔件,以与液晶显示面板间隔出配置灯管24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底板22及支撑架23是一体成形,即支撑架23是利用底板22 中的相应区块弯折制成,可省去额外制作支撑座及将支撑座组装于底板上的成本。另外,加入缓冲件26可有效改善支撑架23及灯管24间产生的振动,进 而减少因振动产生的噪音。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不 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 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板,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支撑架,该支撑架由该底板弯折而成,且实质上垂直于该底板;以及至少一灯管,设置于该底板上,且由该支撑架夹持固定。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由该底板中切割 出相应区块后弯折形成。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区块弯折后,在该底板 相应处形成一区块开口,该支撑架的尺寸小于该底板中的该区块开口。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含两环臂,且 该两环臂间形成一缺口。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缺口略大于该灯管的直 径,以将该灯管容设该支撑架中。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另包含缓冲件,该缓冲件设于该支撑架及灯管之间。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呈环形,且具一 开口,该开口小于该灯管的直径。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由橡胶制成。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板由金属材质制成。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另包含一支撑柱, 由该底板弯折而成。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由该底板中 切割出相应区块后弯折形成。12. —种灯管支撑结构,应用于支撑背光模块的灯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板;以及至少一支撑架,由该底板弯折而成,且该至少一支撑架实质上垂直于该底 板,用于夹持固定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板,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支撑架,该支撑架由该底板弯折而成,且实质上垂直于该底板;以及至少一灯管,设置于该底板上,且由该支撑架夹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