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209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及工艺,系统主要由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组成,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回路,废气处理单元包括除臭单元和鼓风单元。动态发酵单元安装有发酵仓。发酵仓加工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鼓风单元连通该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除臭单元安装在动态循环回路中,废气在通过除臭膜去除废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再通过鼓风单元将微生物和剩余的废气鼓入发酵仓中,最后由堆体自行吸收。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连通,使得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形成一个动态发酵系统,实现废气的动态循环,大大加快了堆体吸收废气的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仓贮式有机原料发酵工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好氧堆肥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覆盖膜堆肥系统利用高性能能纳米级的材料,封闭废气成分在堆体内转化成固体肥料成分,基本解决废气问题。目前覆盖膜系统都用于静态堆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好氧堆肥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特别使针对堆肥工程设备化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方便收集会产生高浓度高湿废气,废气难以处理。2、覆盖膜堆肥系统内废气所占水汽比例过大,膜分离水汽效率低,所需时间长。3、发酵过程堆体不能翻拌,发酵过程造成的物料水分分层、板结引起堆体内部形成短路风道等问题不好解决,得到的堆体均一性不好,质量不高。4、大型条垛堆体的起堆、盖膜、压膜、起膜、转堆工序实现机械化难,需要将全部工作准备完毕后才能进行鼓风发酵,发酵前准备时间过长,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及工艺,解决环境污染、废气难以处理以及准备时间过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包括:动态发酵单元,包括用于堆放堆体的发酵仓,该堆体挥发的废气漂浮于发酵仓内,该发酵仓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废气处理单元,该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回路,该废气处理单元包括除臭单元和鼓风单元,该除臭单元包括除臭膜,该废气经过除臭膜排出水汽,该鼓风单元将废气经第一出风口吸出,并通过第一进风口吹入至发酵仓。有益效果:为能够解决好氧堆肥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添加了鼓风单元,使得废气能够实现动态循环,从而将可重复利用的微生物和废气重新被堆体吸收。配合上除臭单元,加快了水汽的排出,使得水汽和废气能够快速分离,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提高了发酵效率。可实现将废气中的水汽排出,再次回到堆体中,提高了堆体的质量,并且将废气重复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该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形成动态发酵,物料的运输和废气的处理可以分步运行,在处理废气的过程中也能实现堆体的填加或运出,解决了发酵前的准备时间过长的问题。进一步地,该动态发酵单元还包括驱动系统和搅拌器,该驱动系统驱动搅拌器转动,该搅拌器设置在该发酵仓内。进一步地,该动态循环回路中还连接有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出风口,另一端连接鼓风单元。进一步地,该发酵仓与该鼓风单元之间通过防堵曝气管连通。进一步地,该除臭单元还包括上布风管道和下集风管道,该上布风管道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该下集风管道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该第二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通过该除臭膜连通,该鼓风单元包括引风机和鼓风机,该引风机连接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用于吸出废气并引流到上布风管道内,该鼓风机连接第一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用于将新风和废气混合并吹入发酵仓中。进一步地,该鼓风单元还包括风量阀门、新风阀和回风阀,该风量阀门、新风阀和回风阀上均设置有传感器,该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该风量阀门、新风阀和回风阀开度大小的控制模块,该风量阀门与引风机连接,该回风阀和新风阀与鼓风机连接。进一步地,该第二进风口与该第三出风口呈体对角位置设置。进一步地,该除臭单元设置在该发酵仓的顶部,该除臭膜设置为该发酵仓的顶盖。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堆体放入发酵仓中,接通驱动系统,搅拌装置与鼓风单元开始工作;2)、引风机吸出发酵仓中的废气,进入除尘装置中过滤除尘;3)、过滤后的废气通过引风机分配引入上布风管道,废气经过除臭膜将水汽排出,剩余废气通过下集风管道排出;4)、废气进入鼓风机,鼓风机补足新风,将新风与鼓风机混合,吹入发酵仓中;5)、废气被堆体吸收,堆体发酵完毕,运出发酵仓。有益效果:建立一套动态发酵、膜除臭结合的无污染的发酵工艺,从根本上改善堆肥生产的工作、环境条件,并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大型动态堆肥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主要由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组成,该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回路,该废气处理单元包括除臭单元和鼓风单元。该动态发酵单元包括发酵仓2,该发酵仓2加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将堆体5从进料口放入发酵仓2中,堆体5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废气漂浮在发酵仓2内。该发酵仓2加工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该鼓风单元连通该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该鼓风单元先通过第一出风口将废气吸出,再通过第一进风口将废气吹入。该除臭单元包括除臭膜11,废气在动态循环的过程中通过除臭膜11去除废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再通过鼓风单元将微生物和剩余的废气鼓入发酵仓2中,最后由堆体5自行吸收。该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连通,使得该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形成一个动态发酵系统,实现废气的动态循环,大大加快了堆体5吸收废气的速度,密封的发酵仓2内堆体5在鼓风系统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发酵状态。除臭膜11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废气成分的气体颗粒大小不同的特性,采用膜分离技术分离水汽与废气,将已分解的小分子气体排出系统,未分解废气、微生物等有害环境的物质循环回流堆肥系统,成为堆体5发酵养分,不会排出到环境。以解决好氧堆肥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特别针对堆肥工程设备化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方便收集会产生高浓度高湿废气,采用除臭膜11制成类似于布袋除尘系统的除臭单元,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废气排放。具体的,发酵仓2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发酵仓2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在发酵仓2的上方设置有废气集风管6,该废气集风管6通过进料口与发酵仓2连通。优选的,该动态发酵单元还包括驱动系统1和搅拌器,该驱动系统1驱动搅拌器转动,该搅拌器安装在发酵仓2内,发酵仓2中部开有通孔,搅拌器的主动轴穿过该通孔转动连接在发酵仓2内,驱动系统1的主轴带动搅拌器的主动轴转动,在发酵仓2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动态发酵单元,包括用于堆放堆体的发酵仓,所述堆体挥发的废气漂浮于发酵仓内,所述发酵仓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n废气处理单元,所述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回路,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括除臭单元和鼓风单元,所述除臭单元包括除臭膜,所述废气经过除臭膜排出水汽,所述鼓风单元将废气经第一出风口吸出,并通过第一进风口吹入至发酵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态发酵单元,包括用于堆放堆体的发酵仓,所述堆体挥发的废气漂浮于发酵仓内,所述发酵仓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
废气处理单元,所述动态发酵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回路,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括除臭单元和鼓风单元,所述除臭单元包括除臭膜,所述废气经过除臭膜排出水汽,所述鼓风单元将废气经第一出风口吸出,并通过第一进风口吹入至发酵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发酵单元还包括驱动系统和搅拌器,所述驱动系统驱动搅拌器转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发酵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循环回路中还连接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端连接鼓风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仓与所述鼓风单元之间通过防堵曝气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膜处理废气的动态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单元还包括上布风管道和下集风管道,所述上布风管道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下集风管道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通过所述除臭膜连通,所述鼓风单元包括引风机和鼓风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东郑文汉欧明张子军韦建吉陈朝旭魏子凯凌庆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