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本敏专利>正文

预防以及监控酒后驾车物联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186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流程,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对准空气采样单元进行吹气,空气采样单元将采集的酒精数据传入到酒精检测单元,酒精检测单元通过空气采样单元传入的数据检测到空气中的酒精浓度值,相关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酒精浓度标准向酒精锁微控制器单元下达指令,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时,人脸识别单元将启动记录驾驶员的人脸识别,同时将数据上载到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行驶车辆之前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和人脸识别监测,防止驾驶员酒后驾车,保证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以及监控酒后驾车物联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酒精检测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道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了。然而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随之频频发生。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司机的过量饮酒而造成人体内酒精浓度过高,麻痹神经,造成大脑反应迟钝,肢体不受控制等症状造成的,目前我国交通管理者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只能事后道路排查的方式检车,这样的方法只能是事后补救,而不能做到事先预防,这些不科学不及时的方法造成了很多不便和未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经采用呼气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现场测试,以确定被测量者体内的酒精含量。以确保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酒精易燃易爆特性,就近泄露和检测对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十分重要,必不可少,因此一款可以防止驾驶员酒驾的酒精测试预防检测产品,是具有着现实和极其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流程:S1: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对准空气采样单元进行吹气,空气采样单元将采集的酒精数据传入到酒精检测单元;S2:酒精检测单元通过空气采样单元传入的数据检测到空气中的酒精浓度值;S3:相关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酒精浓度标准向酒精锁微控制器单元下达指令;S4: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时,人脸识别单元将启动记录驾驶员的人脸识别,同时将数据上载到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用以识别判断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符合状况。优选的,所述步骤S1、S2、S3和S4中判定汽车启动依据如下:1a: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执行无法启动汽车指令;1b: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mg/100ml,且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不同为一人时,执行无法启动汽车指令;1c: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mg/100ml,且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同为一人时,执行启动汽车指令。优选的,所述步骤1c中当汽车启动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2a:汽车启动时GPS/GPRS定位单元随之启动,用于检测车辆具体位置,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当驾驶员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及时定位车辆位置确保第一时间处理特殊情况;2b:汽车启动时语音识别单元随之启动,语音识别单元接受驾驶员的各种指令,预设产出功能的语音内容,让使用者在非必要的条件下,所有产品功能均用语音识别完成;2c: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将收集以上数据通过远程无线单元传送至云服务系统;2d:云服务系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显示在后台系统,用于实时定位车辆监控驾驶员的酒驾状况,检测车辆的移动轨迹,用于交通管理者的监控和分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酒精检测单元对驾驶员血液内含有的酒精含量进行检测,人脸识别单元对驾驶员的面部进行识别,确保测试人员与驾驶员身份的一致性,使行驶车辆之前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和人脸识别监测,避免驾驶员酒后驾车,保证车辆驾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框架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辆启动状态判断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流程:S1: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对准空气采样单元进行吹气,空气采样单元将采集的酒精数据传入到酒精检测单元,酒精检测单元通过空气采样单元传入的数据检测到空气中的酒精浓度值,相关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酒精浓度标准向酒精锁微控制器单元下达指令;S2: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人脸识别单元将启动记录驾驶员的人脸识别,同时将数据上载到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用以识别判断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符合状况,判断依据如下:1a: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执行无法启动汽车指令;1b: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mg/100ml,且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不同为一人时,执行无法启动汽车指令;1c: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mg/100ml,且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同为一人时,执行启动汽车指令;S3:汽车启动时GPS/GPRS定位单元随之启动,用于检测车辆具体位置,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当驾驶员遇到特殊情况(如车祸、车辆故障等)可以及时定位车辆位置确保第一时间处理特殊情况;S4:汽车启动时语音识别单元随之启动,语音识别单元接受驾驶员的各种指令,预设产出功能的语音内容,让使用者在非必要的条件下,所有产品功能均用语音识别完成,例如呼叫求助,呼叫代驾,引导导航或关闭导航提示等功能;S5: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将收集以上数据通过远程无线单元(4G,5G)传送至云服务系统(API及SDK);S6:云服务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显示在后台系统,用于实时定位车辆监控驾驶员的酒驾状况,避免别人代测试、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各种特殊情况的发生,便于及时与驾驶员沟通,保证了车辆和驾驶人的体验和安全,通过远程无线单元采集而来的数据,显示在系统荧幕上,具体能检测到车辆的移动轨迹,驾驶员,驾驶员驾驶车辆的时速等。用于交通管理者的监控和分析。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nS1: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对准空气采样单元进行吹气,空气采样单元将采集的酒精数据传入到酒精检测单元;/nS2:酒精检测单元通过空气采样单元传入的数据检测到空气中的酒精浓度值;/nS3:相关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酒精浓度标准向酒精锁微控制器单元下达指令;/nS4: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时,人脸识别单元将启动记录驾驶员的人脸识别,同时将数据上载到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用以识别判断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符合状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
S1: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对准空气采样单元进行吹气,空气采样单元将采集的酒精数据传入到酒精检测单元;
S2:酒精检测单元通过空气采样单元传入的数据检测到空气中的酒精浓度值;
S3:相关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酒精浓度标准向酒精锁微控制器单元下达指令;
S4: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开启汽车电源时,人脸识别单元将启动记录驾驶员的人脸识别,同时将数据上载到单片机中央控制单元,用以识别判断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员身份符合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酒驾后驾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S3和S4中判定汽车启动依据如下:
1a: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执行无法启动汽车指令;
1b:当数据达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mg/100ml,且当下进行测试的人员与在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本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