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55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二液晶盒的液晶层中按比例添加二色性色素,当所述第二液晶盒处于加电的状态下,所述二色性色素沿液晶方向排列呈现透明状况;当所述第二液晶盒处于非透态时,沿二色性色素排列方向的其他方向的散射光会被二色性色素吸收而呈现黑态,实现分区的功能。由于二色性色素的加入,在双液晶盒(cell)结构中,在不加电的情况下,二色性色素会沿长轴向多个方向躺平,与液晶一起躺平排列,且沿二色性色素排列方向的其他方向的散射光会被二色性色素吸收,所述第二液晶盒暗态会远优于现有技术,这可以可有效提升液晶盒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双cell显示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手机屏及平板等面板相较于传统的屏幕而言,除了追求更高的清晰度以及更高的屏占比、面板的功耗以及显示效果等用户体验上的需求外,对于面板对比度的要求也更加苛刻。而双液晶盒(cell)是目前在面板技术上应用的较为多,大屏时代追求更多的是画质要求,业内各司均已在双液晶盒技术上进行布局,其改善的点主要是面板的对比及分区数,主液晶盒用于画面显示,次液晶盒可以实现屏幕的百万级甚至更高级分区,每个分区拥有单独的控制开关,来控制开关的明暗,使得画面更加的细腻,更加清晰,有更丰富的细节,能够在微米级范围内进行更细腻的亮度调节,并实现画面低灰阶的过渡自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提高双cell显示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以实现双cell的分区同时提高显示的对比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第二液晶盒,设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一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中包括染料液晶分子体系,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包括二色性色素及液晶。进一步地,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还包括硅球;所述硅球包括硅基球体或硅基玻璃球。进一步地,所述二色性色素包括二色性黑色染料;所述二色性色素具有一个吸光轴,能够吸收与该吸光轴平行的偏振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晶盒还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基板为无RGB色阻的彩膜基板。进一步地,所述二色性色素包括偶氮染料及韭类染料;和/或,所述液晶包括聚合物网络液晶或聚合物分散液晶;和/或,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为初始垂直配向的负性液晶或为初始水平配向的正性液晶。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结构;所述背光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液晶盒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或所述背光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液晶盒的左端或者右端。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液晶盒加电的状态下,与所述二色性色素排列方向不同的散色光被二色性色素吸收而呈现黑态。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液晶盒处于加电的状态下,所述液晶发生旋转,所述二色性色素会沿着所述液晶方向排列呈现为透态;当所述液晶不发生旋转时所述第二液晶盒为暗态,所述硅球的折射率方向与所述液晶透光方向的折射率匹配,所述硅球沿着透光方向无光吸收。进一步地,所述硅球的折射率包括第一折射率以及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为所述硅球的长轴方向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折射率为所述硅球的短轴方向的折射率;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液晶的折射率相同,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折射率的差值为0.1~0.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二液晶盒的液晶层中按比例添加二色性色素,当所述第二液晶盒处于加电的状态下,所述二色性色素沿液晶方向排列呈现透明状况;当所述第二液晶盒处于非透态时,沿二色性色素排列方向的其他方向的散射光会被二色性色素吸收而呈现黑态,实现分区的功能。由于二色性色素的加入,在双液晶盒(cell)结构中,在不加电的情况下,二色性色素会沿长轴向多个方向躺平,与液晶一起躺平排列,且与二色性色素排列方向不同的散射光会被二色性色素吸收,所述第二液晶盒暗态会远优于现有技术,这可以可有效提升液晶盒的对比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液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染料液晶分子体系偏转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染料液晶分子体系躺平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硅球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染料液晶分子体系偏转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染料液晶分子体系躺平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100a;分析器102;第一液晶盒110;偏光片101;第二液晶盒120;背光结构130;第一基板121;第二基板123;第一液晶层122;染料液晶分子体系1220;二色性色素1221;液晶1222;第一电极123;第二电极125;第一配向膜124;第二配向膜126;硅球1223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分析器102、第一液晶盒110、偏光片101、第二液晶盒120以及背光结构130。所述第一液晶盒110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以及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偏光片101设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10的一侧。所述分析器102设于所述第一液晶盒110远离所述偏光片101的一侧。所述第二液晶盒120设于所述偏光片101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110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液晶盒120包括:第一基板121、第二基板123以及第一液晶层122。所述第一基板121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123为无RGB色阻的彩膜基板。所述第一液晶层122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21以及所述第二基板123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122包括染料液晶分子体系1220。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1220包括二色性色素1221及液晶1222。所述二色性色素1221包括二色性黑色染料。所述二色性色素1221包括偶氮染料及韭类染料。所述二色性色素1221具有一个吸光轴,吸收与该吸光轴平行的偏振光。一般可以对红、黄、蓝或者全可见光进行吸收。所述液晶1222包括液晶分子(LC)、聚合物网络液晶(PNLC)或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结构130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液晶盒;/n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n第二液晶盒,设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n其中,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一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中包括染料液晶分子体系,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包括二色性色素及液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液晶盒;
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
第二液晶盒,设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一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中包括染料液晶分子体系,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包括二色性色素及液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还包括硅球;
所述硅球包括硅基球体或硅基玻璃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色性色素包括二色性黑色染料;
所述二色性色素具有一个吸光轴,能够吸收与该吸光轴平行的偏振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液晶盒还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和/或,
所述第二基板为无RGB色阻的彩膜基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色性色素包括偶氮染料及韭类染料;和/或,
所述液晶包括聚合物网络液晶或聚合物分散液晶;和/或,
所述染料液晶分子体系为初始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