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8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及位于该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子显示面板,该第一子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该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该驱动电路层使该第一子显示面板或/和该第二子显示面板透光。本申请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一驱动电路层,以及该驱动电路层同时驱动相邻两层子显示面板发光或透光,双层子显示面板对光源的调节使得产品能进行多维度的亮度调节,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设备的发展,HDR(HighDynamicRangeImaging,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逐渐应用于常规显示器中,以实现显示屏的多维度的亮度调节。在现有LCD(Liquidcrystaldisplays,液晶显示器)面板中,其通常利用双层显示屏来进行多维度的亮度调节。但是由于该方案需要四层偏光片进行对位调节,增加了产品的对位精度以及亮度的损失。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实现HDR显示效果的显示面板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子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或/和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透光。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上的第一液晶层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上的第一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层形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与所述第一衬底相对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层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层之间的第二液晶层;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层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极层中至少一金属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层形成的第二电场。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遮光层、位于所述遮光层上的有源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的栅极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的源漏极层,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与所述遮光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栅极层、所述源漏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位于源漏极层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之间的第三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形成第三电场,所述第一电场与所述第三电场驱动所述第一液晶层偏转。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偏光片层、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偏光片层及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三偏光片层。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中的一者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中的另一者为OLED显示面板。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上的第一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上的第一阴极反射层;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以及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一侧的第二液晶层及位于所述第二液晶层上第二公共电极层;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层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极层中至少一金属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层形成的第二电场。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上的第一液晶层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上的第一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层形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以及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一侧的第二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上的第二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上的第二阴极反射层;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中的源漏极层或第一像素电极层电连接。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偏光片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一侧或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四偏光片层。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衬底及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三衬底,所述第一衬底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衬底或所述第三衬底的厚度。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一驱动电路层,以及该驱动电路层同时驱动相邻两层子显示面板发光或透光,双层子显示面板对光源的调节使得产品能进行多维度的亮度调节,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图;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图;图6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现有LCD面板中,其通常利用双层显示屏来进行多维度的亮度调节。但是由于该方案需要四层偏光片进行对位调节,增加了产品的对位精度以及亮度的损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下列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图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10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10一侧的第二子显示面板20,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衬底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所述驱动电路层12驱动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10或/和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20透光。本申请通过将在显示面板100中设置一驱动电路层12,以及该驱动电路层12同时驱动相邻两层子显示面板100发光或透光,双层子显示面板100对光源的调节使得产品能进行多维度的亮度调节,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一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10或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Micro-LED显示面板等中的一种,本申请不作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4,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10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20均为液晶显示面板。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12上的第一像素电极层13、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13上的第一液晶层14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4上的第一公共电极层15,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13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层15形成第一电场驱动所述第一液晶层14偏转。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层15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4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子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或/和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透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显示面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子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或/和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透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上的第一液晶层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上的第一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层形成第一电场;
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与所述第一衬底相对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层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层之间的第二液晶层;
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极层中至少一金属层同层设置的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层形成的第二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遮光层、位于所述遮光层上的有源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的栅极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的源漏极层,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与所述遮光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栅极层、所述源漏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位于源漏极层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之间的第三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形成第三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偏光片层、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二偏光片层及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三偏光片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或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延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