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阀、包含该卸荷阀的组合阀及组合阀式缓冲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37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卸荷阀、包含该卸荷阀的组合阀以及组合阀式缓冲油缸,卸荷阀包括阀体、阀芯以及回位弹簧,阀芯上还设置有阻尼孔和卸荷槽;组合阀包括卸荷阀和节流阀,节流阀包括缓冲塞和缓冲腔;组合阀式缓冲油缸的活塞杆组件安装在缸体内,缸体包括缸头法兰、缸底以及缸筒,活塞杆组件包括导向套、活塞以及活塞杆;组合阀设置在导向套和/或缸底上;该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增加了进油腔的卸荷功能,缓冲效果突出,降低了缓冲压力,同时又使系统在缓冲阶段处于卸荷状态,减少了系统的能量损失及系统发热,避免了缓冲对系统造成的压力冲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原缓冲阀性能匹配及安装调试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荷阀、包含该卸荷阀的组合阀及组合阀式缓冲油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及液压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卸荷阀、包含该卸荷阀的组合阀以及组合阀式缓冲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关键执行部件,为工程机械的工作机构提供动力,完成各种作业循环,如装载机的铲装作业、挖掘机的挖掘作业等。工程机械油缸一般均为中高压重载油缸,工作的压力较大,油缸往复运动部件的惯性也较大,因此在油缸活塞频繁往复运动的行程终点往往存在较大的机械碰撞冲击,导致油缸漏油、缸头脱落、缸底开裂、活塞松脱等故障的发生,同时还带来较大的液压冲击,引发液压系统故障。目前解决的办法一般是在油缸上增设缓冲机构,即在油缸行程终点位置设置缓冲腔,在活塞杆上设置缓冲塞,当油缸活塞接近行程终点时,缓冲塞进入缓冲腔后堵塞回油口从而形成节流作用,迫使油缸回油腔室的压力升高,利用回油背压阻止并降低活塞的运动速度,减小活塞行程终点的机械碰撞,达到油缸的缓冲目的(参见专利:201020114293.3;201410332785.2;201410560827.8)。以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荷阀,包括阀体、阀芯(10)以及回位弹簧(16),阀体上带有阀孔(12),阀芯(10)配合安装在阀孔(12)内,分别在阀孔(12)的两端形成阀芯(10)的驱动腔(11)和阀芯(10)的弹簧腔(14),回位弹簧(16)设置在弹簧腔(14)内,其一端压缩抵压在弹簧腔(14)底部,另一端压缩抵压在阀芯(10)的一端,阀芯(10)在回位弹簧(16)的推力作用下,使阀芯(10)的另一端抵压在驱动腔(1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阀芯(10)上还设置有阻尼孔(15)和卸荷槽(13),阀孔(12)的驱动腔(11)和弹簧腔(14)通过阻尼孔(15)连通,驱动腔(11)还通过内部油道与毗邻的油缸腔室(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荷阀,包括阀体、阀芯(10)以及回位弹簧(16),阀体上带有阀孔(12),阀芯(10)配合安装在阀孔(12)内,分别在阀孔(12)的两端形成阀芯(10)的驱动腔(11)和阀芯(10)的弹簧腔(14),回位弹簧(16)设置在弹簧腔(14)内,其一端压缩抵压在弹簧腔(14)底部,另一端压缩抵压在阀芯(10)的一端,阀芯(10)在回位弹簧(16)的推力作用下,使阀芯(10)的另一端抵压在驱动腔(1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阀芯(10)上还设置有阻尼孔(15)和卸荷槽(13),阀孔(12)的驱动腔(11)和弹簧腔(14)通过阻尼孔(15)连通,驱动腔(11)还通过内部油道与毗邻的油缸腔室(8)连通,该油缸腔室(8)同时与对应的弹簧腔(14)连通,弹簧腔(14)连通到系统油路上;对应阀芯(10)的卸荷槽(13)则始终与另一油缸腔室(8)的油道连通。


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卸荷阀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对使用的一组节流阀和一组卸荷阀,卸荷阀的卸荷受节流阀节流压差的控制,在节流阀实现油缸回油腔节流缓冲的同时,通过节流阀节流时在节流口前后形成的节流压差,控制卸荷阀的阀芯动作,同时实现油缸进油腔的卸荷缓冲功能;节流阀包括缓冲塞(4)和缓冲腔(9),缓冲塞(4)设置在活塞杆(6)上,缓冲腔(9)设置在缸体端部,缓冲腔(9)同时作为油缸腔室(8)液压油的进出通道与卸荷阀的弹簧腔(14)连通,弹簧腔(14)进一步连通到系统油路;卸荷阀的驱动腔(11)则通过另一油道与油缸缓冲端的油缸腔室(8)连通,卸荷阀的卸荷槽(13)则始终与油缸的另一油缸腔室(8)连通。


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阀的组合阀式缓冲油缸,油缸的缸筒(3)前端带有缸头法兰(2),导向套(1)与缸头法兰(2)固定连接,导向套(1)与活塞杆(6)滑动配合,活塞(5)固定连接在活塞杆(6)的一端,活塞(5)将缸体内腔分隔为两个油缸腔室(8),一个位于导向套(1)一端,另一个位于缸底(7)一端;其特征在于:节流阀的缓冲腔(9)设置在缸体端部,缓冲塞(4)集成或装配在活塞杆(6)上,卸荷阀集成或装配在缸体上,在节流阀实现油缸回油腔节流缓冲的同时,通过节流阀节流时在节流口前后形成的节流压差,控制卸荷阀的阀芯(10)动作,同时实现油缸进油腔的卸荷缓冲功能;
阀芯(10)在回位弹簧(16)的作用下保持在对应阀孔(12)的驱动腔(11)底部时,该阀芯(10)的卸荷槽(13)处于被阀孔(12)封闭的状态;缓冲塞(4)随活塞(5)移动到回油腔底部时,缓冲塞(4)进入对应的缓冲腔(9)内,通过堵塞回油腔的回油通道形成节流口(17),回油腔内的液压油被迫从节流口(17)流回油箱,促使回油腔的压力升高,阻止活塞(5)运动,实现回油腔节流背压的缓冲目的;此时,与回油腔相通的驱动腔(11)的压力随着回油腔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阀芯(10)另一端的弹簧腔(14)此时处于低压回油状态,从而在阀芯(10)两端的驱动腔(11)和弹簧腔(14)之间产生压差,驱动阀芯(10)克服回位弹簧(16)的阻力向处于低压状态的弹簧腔(14)移动,使阀芯(10)的卸荷槽(13)与弹簧腔(14)连通,使进油腔的高压油通过该卸荷槽(13)与弹簧腔(14)连通回油卸荷,实现进油腔卸荷缓冲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伟荣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极致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