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025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包括直线加速区、左向转弯测试区和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测试车辆可以中间直线加速道为核心,连续进行多次左右方向的转向、制动测试,中途无空白测试时间,提升了测试效率;省去回车道,免去测试车辆在完成单次直线加速后需返回加速起点的问题,每个单次测试结束即为下次测试开始,节约了测试时间,同时节约了原回场路上需消耗的能源,提升了测试经济性;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且未对周边测试区域/道路产生功能干扰,提升土地整体利用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测试次数增多,且免去测试车辆回场路程,降低尾气排放,有利于测试场环境改善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网联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动态测试区是进行车辆动态性能特别是高速状态的动态性能试验的场地设施。场地内可同时容纳多辆车辆进行常规的最小转弯半径、通道圆、车辆外摆值、转向力等车辆强制性检验项目的测试;通过动态广场与扫频试验道的有效结合,通过搭载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高精度组合惯导系统,与GPS定位基站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与操控,非常方便地完成高附着路面的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系统测试,如鱼钩试验、麋鹿试验、AEBS系统试验、EPS失效模式验证、正弦扫描试验、正弦停滞试验、慢增量转向试验、变道试验等车辆在高动态、极限工况下车辆的动态性能测试,以及转向角脉冲、阶跃、蛇形、稳态回转、操纵轻便性、轮胎评价等常规车辆操纵稳定性能测试。现有智能网联汽车动态测试区一般由圆形广场(或扇形广场)、直线加速道和回车道三部分组成:圆形或扇形广场用于测试车辆的各类制动、转向、稳定性控制等动作,直线加速道用于测试车辆将速度提升至某一区间,回车道则用于单项测试结束后车辆返程回场至直线加速道起点。基本构造和示意如图1所示;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测试区的典型设置参数如下:①圆形广场直径:不低于200米;②直线加速段距离:不低于400米;③路宽:不低于6米;④单向坡:不大于0.5%;⑤附着系数:0.9以上,其中加速路横向坡度不大于1%,纵向坡度与圆形广场保持一致(包括坡度大小和方向);⑥表面材料:沥青。但是,现有智能网联汽车动态测试区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问题:①测试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在现有动态测试区,测试车辆的需从直线加速道的起点加速进入圆形/扇形广场内,在广场区域在完成各种制动、向左或向右转向等动作后,经回车道返回起点,进入下一次测试准备。在该流程下,两次测试之间车辆在回车道行经的路程为无效测试路程,延长了单次测试的时间,增大了车辆能源消耗(燃油、电能等),不利于测试经济性原则。车辆具体动向如图2所示。②测试缺乏连续性;现有动态测试区内的每次单项测试仅能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其中一方转向,另一方向测试需使车辆返回直线加速道起点重新进行,不利于验证车辆在短时间内对不同方向的转向性能测试。③测试过程不利于环境友好;因为每单次测试完成后,测试车辆均须通过回车道返回起点以开始下一轮测试,途中增加了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车),加剧测试场地污染。④土地资源浪费;现有动态测试区总体呈锥形布局,除直线加速道、回车道与圆形/扇形广场外,整体布局中所涉及的其他土地均无有效利用,造成了总体占地面积较大但实际使用面积有限的情况,土地资源浪费突出,如图3所示。因此,现阶段需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测试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测试缺乏连续性、测试过程不利于环境友好、土地资源浪费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包括直线加速区、左向转弯测试区和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一端,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另一端;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相较于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弯曲方向和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相较于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弯曲方向均向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同一侧边弯曲;所述直线加速区用于测试车辆将车速提升到一定区间;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右侧进行各类制动和转向动作、以及其他不规则动态测试动作。上述方案中,重构原有动态测试区布局,将原直线加速道、回车道、圆形/扇形广场构成的“锥型布局”改为现“直线加速道与两端异形动态广场相连”的“长条状布局”。总体布局呈长条状,充分利用测试场内部空闲土地,且与整个封闭测试场内其他测试区域/道路相协调,不与临近测试区域/道路产生干扰。省去原有动态测试区模型中的回车道。免去测试车辆在完成单次直线加速后需返回加速起点的问题,每个单次测试结束即为下次测试开始,节约了测试时间,同时节约了原回场路上需消耗的能源(燃油、纯电新能源、氢能等),提升了测试经济性。进一步的,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包括左向125m转弯测试区、左向250m转弯测试区和左向500m转弯测试区;所述左向125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以半径125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所述左向250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以半径250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所述左向500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以半径500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还包括左向掉头区,所述左向掉头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向左侧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后进行掉头。进一步的,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包括右向125m转弯测试区、右向250m转弯测试区、右向500m转弯测试区和不规则动态测试区;所述右向125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右侧以半径125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所述右向250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右侧以半径250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所述右向500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右侧以半径500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所述不规则动态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进行其他不规则动态测试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还包括右向掉头区,所述右向掉头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向右侧进行各类制动和转向动作、以及其他不规则动态测试动作后进行掉头。上述方案中,直线加速道左右两端分别规划有125m/250m/500m三种半径的弯道,与原有动态测试区在圆形/扇形广场内部划分转弯半径不同。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测试次数增多,且免去测试车辆回场路程,降低尾气排放,有利于测试场环境改善。进一步的,还包括直线加速安全缓冲区,所述直线加速安全缓冲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侧边的中部位置,所述直线加速安全缓冲区用于测试车辆的短暂停放及掉头。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直线加速安全缓冲区长94m,宽36m。上述方案中,直线加速道位于整体布局中央位置,道路总体宽度与单车道宽度均明显增加,有利于保证测试安全;最宽处为36m,利于测试车辆临时性停放与掉头回车。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的道路路面均为沥青路面且限重55吨。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加速区的最短长度为1000m,所述直线加速区的最小宽度为18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加速区、左向转弯测试区和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n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一端,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另一端;/n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相较于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弯曲方向和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相较于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弯曲方向均向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同一侧边弯曲;/n所述直线加速区用于测试车辆将车速提升到一定区间;/n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n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右侧进行各类制动和转向动作、以及其他不规则动态测试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加速区、左向转弯测试区和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
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一端,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适配设置于所述直线加速区另一端;
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相较于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弯曲方向和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相较于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弯曲方向均向所述直线加速区的同一侧边弯曲;
所述直线加速区用于测试车辆将车速提升到一定区间;
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
所述右向异形动态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右侧进行各类制动和转向动作、以及其他不规则动态测试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包括左向125m转弯测试区、左向250m转弯测试区和左向500m转弯测试区;
所述左向125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以半径125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
所述左向250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以半径250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
所述左向500M转弯测试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加速到一定区间后向左侧以半径500m半径弯道为轨迹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向转弯测试区还包括左向掉头区,所述左向掉头区用于测试车辆在向左侧进行各类制动、转向动作后进行掉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封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向异形动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强孙志伟陈勇王诚俊高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紫荆花开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