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5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它包括Si8271芯片、图腾柱驱动电路、MOS管,Si8271芯片与图腾柱驱动电路连接,图腾柱驱动电路与MOS管连接,Si8271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上接入PWM波信号,Si8271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接入使能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路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可靠性高,便于直接进行移植设计,工作时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作为一种高效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军工、航空航天、医疗、商业等诸多领域,MOS管作为开关电源的核心器件,能否安全可靠的工作成为影响开关电源性能的重要因素,而MOS管的驱动电路则对MOS管的能否正常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很多开关电源电路中,为了保护核心控制CPU和其他重要器件,需要将MOS管的强弱电路进行隔离,这时就需要用到MOS管的隔离驱动电路。传统的MOS管隔离驱动主要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变压器隔离,如图6所示,对于采用变压器的隔离驱动电路来说,虽然可以起到MOS管的强弱电的隔离作用,但是其缺点也很多:电路结构复杂,需要多级串联;由于驱动变压器存在偏磁问题,需要加入隔直电容,增加了设计难度,而且即使采用了隔直电容,也依然存在偏磁现象;对电路的参数设计比较苛刻,电路的通用性差;可能会出现烧毁MOS管的问题。另一种是采用光耦隔离,如图7所示,对于采用光耦的隔离驱动电路来说,虽然与隔离变压器驱动电路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其缺点也很多:由于开关电源的MOS管工作频率较高,必须选用高速光耦,高速光耦的电流传输比(CTR)对其输入电流IF、环境温度和长时间工作较为敏感,也更易受环境影响,造成驱动电路的不稳定;同样也存在电路结构仍然较为复杂,通用性差的问题。针对以上两种MOS管隔离驱动电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它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其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包括Si8271芯片、图腾柱驱动电路、MOS管,所述Si8271芯片与图腾柱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图腾柱驱动电路与MOS管连接,所述Si8271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上接入PWM波信号,所述Si8271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接入使能信号,所述Si8271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上连接有输入电源VS,所述Si8271芯片的一个控制引脚接地。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输出电源VD,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安装在Si8271芯片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在第一电阻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互相连接,且一并连接于第二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Si8271芯片,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输出电源VD,所述Si8271芯片同样与输出电源VD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于MOS管,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接入在MOS管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路结构简单;相对于采用变压器隔离和采用光耦隔离的MOS管驱动电路来说,本电路只有两级结构,整个电路的核心只需一个Si8271芯片和两个三极管,外加三个电阻,电路结构非常简单,便于设计。2.电路的通用性好;本电路不但适用于大中小各种功率和频率的MOS管,对IGBT驱动电路也同样适用,对于不同的电路情况,只需修改电阻的阻值即可,可以直接移植使用,无需对电路做出更改。3.电路的可靠性高;由于不存在变压器的偏磁、漏磁何饱和等现象,电路也不容易发生波形畸变。光耦的CTR值易受环境影响,而Si8271采用利用SiliconLabs的专有硅隔离技术,不存在光耦的CTR参数及由CTR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且一般高速光耦的温度使用范围是-40℃~+85℃,而Si8271的使用温度的范围可达-40℃~+125℃,有着更高的高温耐受性,工作也更加可靠。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图;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连接图;图3是本技术中PWM波为高电平时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中PWM波为低电平时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中开关时间与总栅极电荷的关系对比图;图6是本技术中基于变压器的MOS管隔离驱动电路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中基于光耦的MOS管隔离驱动电路的结构图。图中,1、Si8271芯片;2、图腾柱驱动电路;3、PWM波信号;4、使能信号;5、输出电源VD;6、输入电源VS;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MOS管。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7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MOS管Q3隔离驱动电路,包括Si8271芯片1、图腾柱驱动电路2、MOS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输出电源VD5,Si8271芯片1与图腾柱驱动电路2连接,图腾柱驱动电路2与MOS管Q3连接。Si8271芯片1包括8个控制引脚,分别为引脚1-8,1脚接输入PWM波信号3,2脚接输入电源VS6,输入电源VS6的电压范围是2.5V-5.5V,3脚接输入电源的地,4脚接使能信号4,5脚接MOS管Q3,6脚与7脚相连并连接输出限流第一电阻R1,8脚接输出电源VD5。第一电阻R1连接安装在Si8271芯片1上,第一电阻R1的主要作用是限制Si8271芯片1的输出电流,为图腾柱驱动电路2提供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上,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互相连接,且一并连接于第二电阻R2,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Si8271芯片1,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输出电源VD5,Si8271芯片1同样与输出电源VD5连接。第二电阻R2为MOS管Q3的充放电电阻,第三电阻R3为分压电阻,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连接于MOS管Q3的G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S极连接。如图3所示,当输入的PWM波为高电平时,Si8271芯片1的Vo(+)为高电平,Vo(-)为高阻态,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二三极管Q2关断,输出电源VD5通过第二电阻R2给MOS管Q3的门极电容充电,当MOS管Q3的导通电压达到阈值电压后MOS管Q3导通。如图4所示,当输入的PWM波为低电平时,Si8271芯片1的Vo(+)为高阻态,Vo(-)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关断,第二三极管Q2导通,MOS管Q3的门极电容经过第二电阻R2,通过第二三极管Q2快速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Si8271芯片(1)、图腾柱驱动电路(2)、MOS管(Q3),所述Si8271芯片(1)与图腾柱驱动电路(2)连接,所述图腾柱驱动电路(2)与MOS管(Q3)连接,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上接入PWM波信号(3),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接入使能信号(4),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上连接有输入电源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Si8271芯片(1)、图腾柱驱动电路(2)、MOS管(Q3),所述Si8271芯片(1)与图腾柱驱动电路(2)连接,所述图腾柱驱动电路(2)与MOS管(Q3)连接,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上接入PWM波信号(3),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接入使能信号(4),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上连接有输入电源VS(6),所述Si8271芯片(1)的一个控制引脚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OS管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输出电源V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龙何宇项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