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浮地驱动电路、半桥驱动装置及开关变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40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浮地驱动电路、半桥驱动装置及开关变换器。其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一驱动输出单元,其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经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经第一电阻与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管进入深度饱和区,从而提高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开关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浮地驱动电路、半桥驱动装置及开关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浮地驱动电路、半桥驱动装置及开关变换器。
技术介绍
在车载电子控制器领域,对直流电压进行斩波产生需要的调制波,通常会使用到半桥,由半桥组成桥式变换电路等开关变换器。组成半桥的功率开关元件一般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或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功率开关元件通过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实现快速导通或关断。开关变换器的开关频率越快,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精度越高,开关变换器的输出性能越好。开关变换器工作的开关频率与功率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以及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频率有关。故如何提高开关变换器的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频率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浮地驱动电路、半桥驱动装置及开关变换器,可以避免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管进入深度饱和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n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n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n第一驱动输出单元,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
第一驱动输出单元,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均与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为基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为集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为发射极;
所述第三开关管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为基极,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为发射极,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为集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为基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为发射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为集电极;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为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为阳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四开关管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经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经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经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


5.一种浮地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浮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第八电阻,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经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浮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
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浮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
自举电容,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自举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浮地驱动电路的参考电位端电连接;
第二驱动输出单元,所述第二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浮地驱动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万湖周宣祁华铭王钦党魏本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