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通量计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18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包括一系统外箱,还包括设置于系统外箱内部的风冷水箱及储水桶,储水桶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外部的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风冷水箱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风冷水箱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储水桶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系统外箱内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冷却液流动的水泵,水泵设置于储水桶与热通量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在水泵的作用下、系统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整体性强,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对热通量计的水冷降温,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对于热通量计保护性能、避免了其使用过程中的频繁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通量计水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燃烧类测试设备的专用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属于测试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化工领域的不断发展,工业材料的种类、数量与日俱增。与之相对应的是,用于测试各类工业材料的检测仪器与检测设备也应运而生,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这些测试类设备中选择相对应的设备和仪器,实现对工业材料强度、尺寸、阻燃性等各方面情况的检测。在这些测试类设备当中,燃烧类测试设备由于其往往需要加热、加温,且在其使用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明火,因此需要配备专用的冷却系统。具体而言,在标准GB1178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辐射热源法》中规定了,“用于测量试件辐射通量的热通量计应选用无开口、直径25mm的热通量计,且在使用时须为热通量计准备温度为15℃〜25℃的冷却水源。”但在目前的市场上,并没有出现符合相关规定的冷却水系统,各测试企业目前仍然需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对热通量计进行降温冷却。也正因如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专用的热通量计水冷系统,以适应测试仪器的使用要求、满足企业的测试使用需求,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燃烧类测试设备使用的专用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具体如下。一种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包括一系统外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系统外箱内部的风冷水箱及储水桶,所述储水桶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系统外部的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风冷水箱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风冷水箱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储水桶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系统外箱内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冷却液流动的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桶与所述热通量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在所述水泵的作用下、系统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优选地,所述系统外箱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外箱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上端开口位置处的外箱盖板,所述外箱主体与所述外箱盖板二者共同形成一个闭合的部件容纳空腔,所述风冷水箱、所述储水桶以及所述水泵均固定设置于所述部件容纳空腔内。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用于缓震、稳固放置的脚垫,所述外箱主体的周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系统整体搬运的握持把手。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的外周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端口,所述储水桶与所述热通量计间以及所述热通量计与所述风冷水箱间均借助所述连接端口实现连通。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的下端面以及所述外箱主体的至少一个周侧面上均开设有多条用于风冷散热的散热格栅,所述散热格栅等距排布。优选地,所述风冷水箱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内部底面位置,所述储水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内部侧面位置,所述外箱主体上、安装有所述储水桶的侧面上开设有所述散热格栅。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内部、所述部件容纳空腔内还固定设置至少一个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风冷水箱与所述储水桶之间,且所述冷却风扇的中轴线方向与铅垂线方向相平行。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的外周侧固定设置有一用于检测所述水泵是否正常运作的水流指示器,所述水流指示器管路连接至所述水泵至所述热流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的外周侧还固定设置有一用于检测系统内冷却液温度的温度指示器,所述温度指示器与所述水流指示器间通过热电偶实现对接。优选地,所述外箱主体的外周侧还固定设置有一用于外接电源、为部件供电的航空插头,系统内的各电气部件均与所述航空插头电性连接并由其外接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所提出的热通量计水冷系统,采用航空插头对接电源,并整合冷却风机、水泵、温度显示仪及电源等于一体,系统整体性强,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对热通量计的水冷降温,使得系统的各项应用指标均符合国标GB1178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辐射热源法》的要求,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对于热通量计保护性能,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热通量计的频繁损坏。同时,本技术的热通量计水冷系统结构明晰、组合关系优异,其中的各部件均采用市面上的标准水冷元件,根据测试仪器的实际需求,重新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企业可以通过对现有零部件的简单加工、装配而获得,对技术条件及制造工艺的要求较低、拆装方便快捷、加工成本低廉、后期维护便捷,特别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此外,本技术还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将此类结构运用于其他水冷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风冷水箱;2、储水桶;3、水泵;4、外箱主体;5、外箱盖板;6、脚垫;7、握持把手;8、连接端口;9、散热格栅;10、冷却风扇;11、水流指示器;12、温度指示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燃烧类测试设备使用的专用热通量计水冷系统,本技术更贴合如今各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缩减了供货周期,且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其方案具体如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包括一系统外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系统外箱内部的风冷水箱1及储水桶2,所述储水桶2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系统外部的热通量计(图中未示出)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风冷水箱1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风冷水箱1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储水桶2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系统外箱内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冷却液流动的水泵3,所述水泵3设置于所述储水桶2与所述热通量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在所述水泵3的作用下、系统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所述系统外箱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外箱主体4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4上端开口位置处的外箱盖板5,所述外箱主体4与所述外箱盖板5二者共同形成一个闭合的部件容纳空腔,所述风冷水箱1、所述储水桶2以及所述水泵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部件容纳空腔内。为了提升本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便于其拆装搬运,所述外箱主体4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用于缓震、稳固放置的脚垫6,所述外箱主体4的周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系统整体搬运的握持把手7。所述外箱主体4的外周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端口8,所述储水桶2与所述热通量计间以及所述热通量计与所述风冷水箱1间均借助所述连接端口8实现连通。所述外箱主体4的下端面以及所述外箱主体4的至少一个周侧面上均开设有多条用于风冷散热的散热格栅9,所述散热格栅9等距排布。所述风冷水箱1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4内部底面位置,所述储水桶2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4内部侧面位置,为了提升系统的风冷散热效果,进一步限定而言,在所述外箱主体4上、安装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包括一系统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系统外箱内部的风冷水箱(1)及储水桶(2),所述储水桶(2)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系统外部的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风冷水箱(1)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风冷水箱(1)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储水桶(2)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系统外箱内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冷却液流动的水泵(3),所述水泵(3)设置于所述储水桶(2)与所述热通量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在所述水泵(3)的作用下、系统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包括一系统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系统外箱内部的风冷水箱(1)及储水桶(2),所述储水桶(2)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系统外部的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热通量计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风冷水箱(1)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风冷水箱(1)的液体流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储水桶(2)的液体流入口相连接,所述系统外箱内部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冷却液流动的水泵(3),所述水泵(3)设置于所述储水桶(2)与所述热通量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在所述水泵(3)的作用下、系统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外箱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外箱主体(4)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箱主体(4)上端开口位置处的外箱盖板(5),所述外箱主体(4)与所述外箱盖板(5)二者共同形成一个闭合的部件容纳空腔,所述风冷水箱(1)、所述储水桶(2)以及所述水泵(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部件容纳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主体(4)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用于缓震、稳固放置的脚垫(6),所述外箱主体(4)的周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系统整体搬运的握持把手(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通量计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主体(4)的外周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端口(8),所述储水桶(2)与所述热通量计间以及所述热通量计与所述风冷水箱(1)间均借助所述连接端口(8)实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通量计水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声杨勇丁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凡斯检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