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外框,所述燃烧器外框为一侧端面开口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燃烧器外框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块红外线产生板,所述红外线产生板与所述燃烧器外框二者相结合、使所述燃烧器外框内部形成一个气体流通空腔,所述燃烧器外框上还开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气体接口,所述气体接口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相连通,可燃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后、在所述红外线产生板的微孔内完成无焰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燃烧器内部气流的均匀分散,实现了空气和丙烷混合气体的稳定燃烧、进而形成了无焰的辐射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属于燃烧测试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化工领域的不断发展,工业材料或工业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日俱增。与之相对应的是,用于测试各类工业材料或工业产品的检测仪器与检测设备也应运而生,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这些测试类设备中选择相对应的设备和仪器,实现对工业材料强度、尺寸、阻燃性等各方面情况的检测。也正是由于上述发展现状,各种对于材料测试的相关标准陆续出台,举例而言,标准GB1178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_辐射热源法》中规定了一种对于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的设计需求,该标准中明确规定,在进行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燃烧器需要能够将空气与丙烷混合气体的燃烧转化为无焰的辐射热源。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均为食品加工使用的燃烧器,并没有适合进行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专用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应用于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以满足相关的测试使用需求,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具体如下。一种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外框,所述燃烧器外框为一侧端面开口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燃烧器外框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块红外线产生板,所述红外线产生板与所述燃烧器外框二者相结合、使所述燃烧器外框内部形成一个气体流通空腔,所述燃烧器外框上还开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气体接口,所述气体接口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相连通,可燃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后、在所述红外线产生板的微孔内完成无焰燃烧。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外框由一块外框底板以及四块外框侧板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外框侧板远离所述外框底板一侧的周圈位置处包覆有用于确保所述气体流通空腔连接完整性的外挡边,所述外框底板与所述外框侧板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胶粘固定及栓接固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合。优选地,所述外框底板与所述外框侧板均为5mm厚的304不锈钢板,所述外框底板与所述外框侧板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气体接口开设于所述外框底板的中心位置处,可燃气体通过所述气体接口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所述可燃气体为空气与丙烷的混合气体。优选地,所述外框侧板的外周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烧器整体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固定块。优选地,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实现可燃气体均匀分散的扰流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红外线产生板的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所述扰流板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侧的所述外框底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与所述红外线产生板二者之间,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与所述红外线产生板二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与所述燃烧器外框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侧的所述外框底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螺栓连接固定的螺纹连接槽,所述扰流板与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二者均借助所述螺纹连接槽及相对应的连接螺栓与所述外框底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扰流板为3mm厚的310不锈钢板,所述扰流板上均匀开设有用于气体流通和分散的气路通孔。优选地,所述红外线产生板由多块蜂窝陶瓷板拼接组成,每块所述蜂窝陶瓷板均与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上的一个支撑槽位相对应,多块所述蜂窝陶瓷板之间以及所述蜂窝陶瓷板与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之间均通过耐高温无机胶水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耐高温无机胶水为DB5012型耐高温无机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所提出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通过对燃烧器内部气流的均匀分散,实现了空气和丙烷混合气体的稳定燃烧、进而形成了无焰的辐射热源,充分地满足了标准GB1178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_辐射热源法》中的要求。同时,本技术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在整体结构上十分切合如今各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制造工艺现状,其中所选用部件的均为市面上已有且技术较为成熟的标准机加工件,部件间的连接也大多依靠焊接装配完成,装置整体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装置整体的制作流程得以简化,为其后续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技术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其不仅限于应用在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其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使其适配于其他各类应用场合,装置整体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燃烧器外框;11、外框底板;12、外框侧板;13、外挡边;14、连接固定块;15、螺纹连接槽;16、气体接口;2、红外线产生板;3、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4、扰流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应用于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充分地满足了标准GB1178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_辐射热源法》中的要求其方案具体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外框1,所述燃烧器外框1为一侧端面开口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燃烧器外框1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块红外线产生板2,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与所述燃烧器外框1二者相结合、使所述燃烧器外框1内部形成一个气体流通空腔,所述燃烧器外框1上还开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气体接口16,所述气体接口16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相连通,可燃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后、在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的微孔内完成无焰燃烧。所述燃烧器外框1由一块外框底板11以及四块外框侧板12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外框侧板12远离所述外框底板11一侧的周圈位置处包覆有用于确保所述气体流通空腔连接完整性的外挡边13,所述外框底板11与所述外框侧板12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胶粘固定及栓接固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底板11与所述外框侧板12均为5mm厚的304不锈钢板、由激光切割而成,所述外框底板11与所述外框侧板12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气体接口16开设于所述外框底板11的中心位置处,可燃气体通过所述气体接口16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所述可燃气体为空气与丙烷的混合气体。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兼容性,所述外框侧板12的外周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烧器整体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连接固定块14。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实现可燃气体均匀分散的扰流板4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的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3,所述扰流板4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侧的所述外框底板11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撑框架3设置于所述扰流板4与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二者之间,所述红外线产生板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外框(1)为一侧端面开口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燃烧器外框(1)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块红外线产生板(2),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与所述燃烧器外框(1)二者相结合、使所述燃烧器外框(1)内部形成一个气体流通空腔,所述燃烧器外框(1)上还开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气体接口(16),所述气体接口(16)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相连通,可燃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后、在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的微孔内完成无焰燃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器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外框(1)为一侧端面开口的方形框体结构,所述燃烧器外框(1)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块红外线产生板(2),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与所述燃烧器外框(1)二者相结合、使所述燃烧器外框(1)内部形成一个气体流通空腔,所述燃烧器外框(1)上还开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气体接口(16),所述气体接口(16)与所述气体流通空腔相连通,可燃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内后、在所述红外线产生板(2)的微孔内完成无焰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外框(1)由一块外框底板(11)以及四块外框侧板(12)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外框侧板(12)远离所述外框底板(11)一侧的周圈位置处包覆有用于确保所述气体流通空腔连接完整性的外挡边(13),所述外框底板(11)与所述外框侧板(12)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胶粘固定及栓接固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底板(11)与所述外框侧板(12)均为5mm厚的304不锈钢板,所述外框底板(11)与所述外框侧板(12)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接口(16)开设于所述外框底板(11)的中心位置处,可燃气体通过所述气体接口(16)进入所述气体流通空腔、所述可燃气体为空气与丙烷的混合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辐射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侧板(12)的外周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烧器整体与外部设备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丁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凡斯检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