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85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冷却箱内腔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和套筒,能够使旋转电机带动扇叶移动,从而能够使扇叶转动带动的自然风对食品进行均匀吹风,通过设置导板、冷却管、水泵、抽水管、排水管、出水管和电磁阀,使扇叶转动带动的自然风携带导板和冷却管周围的冷空气对食品进行快速均匀吹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近年来,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可喜变化,已成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产业。部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整体加热,然后待冷却后再进行分割等后序加工,现有的食品加工设备用冷却设备大多是直接使用风扇对其进行冷却,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种缺陷,一、扇叶的位置是固定的,导致吹风不均匀;二、扇叶带动自然风对食品进行冷却,使得冷却速度较慢;三、输送带在对食品进行输送时,易产生残渣,未对其进行清理,易滋生细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具备对食品进行冷却时,能够使扇叶吹风均匀和对空气进行降温,同时对输送带进行清扫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装置对食品进行冷却时,不能够使扇叶吹风均匀和对空气进行降温,同时未对输送带进行清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冷却箱内腔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冷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腔并位于扇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送支架,所述输送支架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输送支架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动辊,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输送支架的内腔且与主动辊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支架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支架的内腔并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通过轴承均匀转动连接有辅助辊,所述冷却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清扫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导板,所述导板的左右两侧与冷却箱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导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并位于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左端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冷却箱且与冷却管的右侧连通,所述水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贯穿冷却箱且与冷却管的左侧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贯穿固定箱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的外表面与输送带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冷却箱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导向板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优选的,所述水箱背面的底部连通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的管口处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管盖。优选的,所述导板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出风孔.优选的,所述水箱的正面嵌设有透明玻璃窗。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输送支架配合使用的移动口,所述冷却箱内腔的左侧并位于移动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箱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继电器,所述冷却箱的左侧并位于继电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处理器。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板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和套筒,能够使旋转电机带动扇叶移动,从而能够使扇叶转动带动的自然风对食品进行均匀吹风,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对食品进行冷却时,能够使扇叶吹风均匀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装置对食品进行冷却时,不能够使扇叶吹风均匀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对食品进行冷却;通过设置导板、冷却管、水泵、抽水管、排水管、出水管和电磁阀,能够使导板和冷却管周围的空气冷却,从而使扇叶转动带动的自然风携带导板和冷却管周围的冷空气对食品进行均匀吹风,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对食品进行冷却时,能够对空气进行快速降温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装置对食品进行冷却时,不能够对空气进行快速均匀降温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对食品进行冷却;通过设置固定箱、电动气缸、滑板、活动柱和毛刷板,能够使毛刷板对输送带表面的残渣进行清理,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对食品进行冷却时,能够对输送带进行清扫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装置对食品进行冷却时,不能够对输送带进行清扫的问题,从而避免了滋生细菌。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板和导向槽,能够对套筒进行导向,同时对其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箱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定期对冷却箱内腔的零件进行更换和保养;通过设置换水管,能够使水箱内腔的冷却水流出;通过设置进水管和管盖,能够方便对水箱添加冷却液;通过设置出风孔,能够使扇叶转动带动的风吹向食品,通过设置透明玻璃窗,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水箱内腔冷却液的存量;通过设置移动口,能够方便食品进出冷却箱,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处理器,能够及时控制冷却箱内腔的温度;通过设置滑槽,能够对滑板进行限位和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反螺纹杆和套筒结构的连接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管结构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箱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输送带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水箱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冷却箱结构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图中:1、冷却箱;2、伺服电机;3、正反螺纹杆;4、套筒;5、旋转电机;6、扇叶;7、水箱;8、冷却组件;81、导板;82、冷却管;83、水泵;84、排水管;85、抽水管;86、出水管;87、电磁阀;9、输送支架;10、减速电机;11、主动辊;12、从动辊;13、输送带;14、辅助辊;15、清扫组件;151、固定箱;152、电动气缸;153、滑板;154、活动柱;155、毛刷板;16、导向板;17、导向槽;18、进水管;19、换水管;20、出风孔;21、移动口;22、温度传感器;23、继电器;24、处理器;25、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3),所述正反螺纹杆(3)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冷却箱(1)内腔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冷却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7),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并位于扇叶(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冷却组件(8),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送支架(9),所述输送支架(9)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10),所述输送支架(9)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动辊(11),所述减速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输送支架(9)的内腔且与主动辊(1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支架(9)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辊(12),所述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通过输送带(13)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支架(9)的内腔并位于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之间通过轴承均匀转动连接有辅助辊(14),所述冷却箱(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清扫组件(15);/n所述冷却组件(8)包括导板(81),所述导板(81)的左右两侧与冷却箱(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导板(8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82),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并位于水箱(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83),所述水泵(83)的左侧连通有排水管(84),所述排水管(84)的左端与水箱(7)连通,所述水泵(83)的右侧连通有抽水管(85),所述抽水管(85)远离水泵(83)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且与冷却管(82)的右侧连通,所述水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86),所述出水管(86)远离水箱(7)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且与冷却管(82)的左侧连通,所述出水管(86)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87);/n所述清扫组件(15)包括固定箱(151),所述固定箱(15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气缸(152),所述电动气缸(15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53),所述滑板(1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154),所述活动柱(154)的顶部贯穿固定箱(151)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55),所述毛刷板(155)的外表面与输送带(1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冷却智能化设备,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3),所述正反螺纹杆(3)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冷却箱(1)内腔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冷却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7),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并位于扇叶(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冷却组件(8),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输送支架(9),所述输送支架(9)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10),所述输送支架(9)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动辊(11),所述减速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输送支架(9)的内腔且与主动辊(1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支架(9)内腔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辊(12),所述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通过输送带(13)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支架(9)的内腔并位于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之间通过轴承均匀转动连接有辅助辊(14),所述冷却箱(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清扫组件(15);
所述冷却组件(8)包括导板(81),所述导板(81)的左右两侧与冷却箱(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导板(8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82),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并位于水箱(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83),所述水泵(83)的左侧连通有排水管(84),所述排水管(84)的左端与水箱(7)连通,所述水泵(83)的右侧连通有抽水管(85),所述抽水管(85)远离水泵(83)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且与冷却管(82)的右侧连通,所述水箱(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86),所述出水管(86)远离水箱(7)的一端贯穿冷却箱(1)且与冷却管(82)的左侧连通,所述出水管(86)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87);
所述清扫组件(15)包括固定箱(151),所述固定箱(15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气缸(152),所述电动气缸(15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日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