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勇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061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凝土泵送技术领域的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包括S型外管、与所述S型外管外形相似的耐磨内管,所述耐磨内管套合在所述S型外管内,所述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注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耐磨内管划分为上半拼接片和下半拼接片,并通过在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之间的间隙注胶实现耐磨内管相对S型外管的固定和耐磨内管本身结构的拼接固定,拼接成型的耐磨内管内表面平滑光亮,摩擦系数远远低于堆焊法成型的耐磨内层,减小了混凝土与S管的摩擦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磨复合S管本身结构简单,成型方便,相较堆焊法成型的S管,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泵送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其中S管在混凝土传送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对混凝土的输送以及换向的作用。在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S管需要不断的承受混凝土流动时对其内表面的摩擦,以及换向时的冲击,因此需要确保S管的内表面具有很高的抗磨损性。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堆焊法形成S管内表面的抗磨损层,其中,堆焊法是在至少两个拼接件的内表面上熔敷一层具有耐磨、耐蚀、耐热等性能的金属层,而后将各个拼接件焊接形成S管,具体的,熔敷金属层的具体操作是通过耐磨焊条沿S管体轴向方向一根一根逐根叠加形成的,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成型后的S管的耐磨内层即熔敷金属层的高低不平,高低不平使得混凝土通过S管时摩擦阻力大,这也间接造成了S管的易损,且影响到输送速度和高度,其次,堆焊法因焊接面积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造成了成本的上涨,且对环境不友好。因而,有必要提供一款新型结构的S管,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旨在通过改变其结构及成型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堆焊法形成的耐磨层粗糙不平,加工时间长且影响到泵车输送速度和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包括S型外管、与所述S型外管外形相似的耐磨内管,所述耐磨内管套合在所述S型外管内,所述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注胶层,所述注胶层主要用于固定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相对彼此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内管的两端端头与所述S型外管间均设有所述密封圈,以形成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间的空腔,且便于注胶前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相对位置的确定。进一步的,所述S型外管端部的凸出侧设有注胶孔。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内管包括上半拼接片和下半拼接片,所述上半拼接片和下半拼接片的拼接处设有凹凸式的对接部。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拼接片和下半拼接片为相同的耐磨金属材料通过铸造制得。进一步的,所述S型外管是由上半焊接片和下半焊接片焊接制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耐磨内管划分为上半拼接片和下半拼接片,并通过在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之间的间隙注胶实现耐磨内管相对S型外管的固定和耐磨内管本身结构的拼接固定,拼接成型的耐磨内管内表面平滑光亮,摩擦系数远远低于堆焊法成型的耐磨内层,减小了混凝土与S管的摩擦,即减少了混凝土通过S管的阻力,磨损减小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本技术的耐磨复合S管本身结构简单,成型方便,相较堆焊法成型的S管,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使得生产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耐磨复合S管的正向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耐磨内管的对接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示,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包括S型外管1、与所述S型外管1外形相似的耐磨内管2,所述耐磨内管2套合在所述S型外管1内,具体的,所述耐磨内管2由上半拼接片21和下半拼接片22拼接组成,拼接成型后的耐磨内管2置于所述S型外管1内后,其外壁与S型外管1的内壁周向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注胶层3,以固定S型外管和耐磨内管相对彼此的位置,并保证了所述耐磨内管拼接成型后的形状。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内管2的两端与所述S型外管1间设有密封圈4,具体的,所述密封圈4的内圈与所述耐磨内管2的外壁相抵呈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4的外圈与所述S型外管1的内壁相抵也呈过盈配合,从而便于耐磨内管2在S型外管1内的相对固定,使得注胶层3的厚度更均匀,如图2示。本实施例中,如图2示,为便于注胶层3的形成,即方便注胶,所述S型外管1端部的凸出侧设有注胶孔11。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半拼接片21和下半拼接片22的拼接结合面设有凹凸式的对接部23,以杜绝上半拼接片21和下半拼接片22在拼接时的错位,便于控制两者之间的同心。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23的一侧设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凸起23a,另一侧设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陷23b,如图3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示,所述对接部23一侧的凸起23a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相应的,凹陷23b的横截面也呈半圆形;当然,也很容易想到其他可以使上半拼接片21和下半拼接片22的拼接结合面在结合时更易对位的凹凸式对接部23,如矩形状的凹陷23b和凸起23a。本实施例中,所述S型外管1是由上半焊接片12和下半焊接片13焊接制得,其材料为Q345B;所述上半拼接片21和下半拼接片22均为铸造件,其材料为ZG85Cr2MnMo;所述注胶层3的原材料为环氧树脂胶。制造时,先将铸造好的上半拼接片21和下半拼接片22对拼好,并将其两端套上密封圈4,将初步拼接好的耐磨内管2连通密封圈4放入下半焊接片13内,盖合好上半焊接片12,并用工装固定保证S型外管1和耐磨内管2的同心,然后将上半焊接片12和下半焊接片13的对接线满焊,打磨好焊缝后,再通过注胶孔11向耐磨内管2和S型外管1以及密封圈4形成的空腔内注胶,注胶层3成形后,密封注胶孔11后即完成本技术耐磨复合S管的制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包括S型外管(1)、与所述S型外管(1)外形相似的耐磨内管(2),所述耐磨内管(2)套合在所述S型外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外管(1)和耐磨内管(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注胶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包括S型外管(1)、与所述S型外管(1)外形相似的耐磨内管(2),所述耐磨内管(2)套合在所述S型外管(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外管(1)和耐磨内管(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注胶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内管(2)的两端与所述S型外管(1)间均设有密封圈(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的耐磨复合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外管(1)端部的凸出侧设有注胶孔(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勇
申请(专利权)人:汪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