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8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复合管,属于塑料管材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复合管通过在两层塑料层之间设置不锈钢层而具备尺寸稳定、强度高、氧阻隔性能好的特性;通过在不锈钢层上设置通孔,使得在加工过程中这两层塑料层的熔体得以连接,从而使成型后的两个塑料层以及不锈钢层之间不易相对滑动,同时设定通孔间距大、数量少以确保不锈钢层的强度;选用发泡聚乙烯作为外层塑料层的材料,一方面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不锈钢层的防腐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管
本技术属于塑料管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管。
技术介绍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道系统具有重量轻、耐腐蚀、不结垢、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建设部已将冷热水用PP-R管材作为重点推广的三大新型塑料管材的首推品种。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PP-R管材的需求也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PP-R作为热水管道长期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热损失,其热水管道的尺寸稳定性存在改进空间;作为冷水管道,在低温条件下存在脆性。这些特点都使得PP-R管道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尺寸和状态更加稳定的多功能复合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复合管,包括3层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塑料内层、不锈钢层和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内层与所述不锈钢层之间以及所述不锈钢层与所述塑料外层之间涂有粘结剂,所述不锈钢层上设有通孔。上述多功能复合管,因不锈钢层的存在,而具备尺寸稳定、强度高、氧阻隔性能好的特性;不锈钢层上设有通孔,这使得多功能复合管在加工过程中塑料内层与塑料外层的熔体得以连接,从而使成型后的这三层结构不易相对滑动。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不锈钢层上设有两排以上的通孔,相邻各排的通孔错位排列,所述错位排列是指任意一排的任一通孔的中心都位于另一排的两个相邻通孔的中心之间,所述任一通孔与所述两个相邻通孔相邻。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错位排列是指任意一排的任一通孔的中心都位于另一排的两个相邻通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相邻各排的通孔错位排列,使得塑料内层和不锈钢层之间以及不锈钢层和塑料外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这三层结构更不易相对滑动,尤其当所述任一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两个相邻通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时,更有利于这三层结构的稳定。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直径为3.8~6.0mm,相邻通孔的中心间距为8.1~9.0mm。通孔在上述特定尺寸和中心间距下,数量少,间距大,保证了不锈钢层的强度。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内层为PP-R层。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内层含有色粉。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外层为保温层。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外层为发泡聚乙烯层。当塑料外层为发泡聚乙烯层时,不仅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不锈钢层的防腐蚀能力。作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外层含有色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因不锈钢层的存在而具有尺寸稳定、强度高、氧阻隔性能好的特性;通过在不锈钢层设置通孔,使得塑料外层、不锈钢层、塑料内层之间不易相对滑动,同时设定通孔间距大、数量少,确保了不锈钢层的强度;采用发泡聚乙烯层作为塑料外层,一方面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不锈钢层的防腐蚀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PP-R内层,2、不锈钢层,3-发泡聚乙烯外层,4-通孔,5-通孔,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管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复合管由内至外依次为PP-R内层1、不锈钢层2和发泡聚乙烯外层3,PP-R内层1与不锈钢层2之间以及不锈钢层2与发泡聚乙烯外层3之间均涂有粘结剂,其中,不锈钢层2赋予该多功能复合管尺寸稳定、强度高、氧阻隔性能好的特性,发泡聚乙烯外层3不仅具有保温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不锈钢层的防腐蚀能力。不锈钢层2上还设有多排通孔,这些通孔中,任意一排的任一通孔都位于另一排的两个相邻通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上述任一通孔与上述两个相邻通孔相邻,如通孔4的中心位于通孔5和通孔6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该多功能复合管在制备时,需将PP-R内层1的熔体、发泡聚乙烯外层3的熔体、粘结剂和不锈钢层共挤,PP-R内层1的熔体与发泡聚乙烯外层3的熔体可通过这些通孔连接,这使得成型后的多功能复合管的PP-R内层1、不锈钢层2、发泡聚乙烯外层3之间不易相对滑动。设定这些通孔的直径为3.8~6.0mm,相邻通孔的中心间距为8.1~9.0mm,这样通孔的数量少,之间的间距大,保证了不锈钢层的强度。该实施方式中多功能复合管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1)将低密度聚乙烯和灰色外层母粒混合,采用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外层备用粒料;(2)将PP-R树脂和白色内层母粒混合,采用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内层备用粒料;(3)在单螺杆挤出机中投入步骤(2)制得的内层备用粒料,熔化得到PP-R熔体;在发泡挤出机中投入步骤(1)制得的外层备用粒料,熔化得到发泡聚乙烯熔体;(4)对定制通孔的不锈钢带进行预卷曲,然后经超声波焊接机进行焊接,得到不锈钢层;(5)将步骤(3)制得的PP-R熔体以及发泡聚乙烯熔体、粘结剂和步骤(4)制得的不锈钢层经过共挤模具,经一步成型、打印、切割得本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合管。将本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复合管的内层为规格S3.225*3.5(白色)的PP-R管,外层为灰色、厚度6mm的发泡聚乙烯层。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管包括3层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塑料内层、不锈钢层和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内层与所述不锈钢层之间以及所述不锈钢层与所述塑料外层之间涂有粘结剂,所述不锈钢层上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合管包括3层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塑料内层、不锈钢层和塑料外层,所述塑料内层与所述不锈钢层之间以及所述不锈钢层与所述塑料外层之间涂有粘结剂,所述不锈钢层上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层上设有两排以上的通孔,相邻各排的通孔错位排列,所述错位排列是指任意一排的任一通孔的中心都位于另一排的两个相邻通孔的中心之间,所述任一通孔与所述两个相邻通孔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排列是指任意一排的任一通孔的中心都位于另一排的两个相邻通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智汪磊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新材广东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