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展专利>正文

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70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框架和配重架,所述上框架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配重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平衡装置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所述下框架的两侧且与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齿条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该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解决了传统安装工艺人力消耗大,工作强度大,且安装效率低,同时若两人协调不好容易拉伤肌肉,托举高度难易把控,无防坠措施,人身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工程
,具体为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
技术介绍
汽车交通工具的一种,随着近年来汽车发展,SUV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在SUV汽车生产时,需要在车身下安装一个重量超过20kg的“动力套件支架”。传统安装工艺为多人配合安装,安装时需要两人协同将20kg零件举过头顶,第三人打紧6个点到车身,人力消耗大,工作强度大,且安装效率低,同时若两人协调不好容易拉伤肌肉,托举高度难易把控,无防坠措施,人身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解决了传统安装工艺人力消耗大,工作强度大,且安装效率低,同时若两人协调不好容易拉伤肌肉,托举高度难易把控,无防坠措施,人身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框架和配重架,所述上框架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配重架的内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包括下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1)的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框架(2)和配重架(3),所述上框架(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配重架(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5),所述第二滑块(5)通过平衡装置(6)与第一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机构(7)和右限位机构(8),所述下框架(1)的两侧且与左限位机构(7)和右限位机构(8)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齿条(9)和限位块(10),所述上框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所述下框架(1)靠近右限位机构(8)的一侧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包括下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1)的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框架(2)和配重架(3),所述上框架(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配重架(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5),所述第二滑块(5)通过平衡装置(6)与第一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机构(7)和右限位机构(8),所述下框架(1)的两侧且与左限位机构(7)和右限位机构(8)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齿条(9)和限位块(10),所述上框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所述下框架(1)靠近右限位机构(8)的一侧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万向轮(13)为自刹式万向轮,所述下框架(1)的顶部且靠近驱动装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存放槽(14),所述上框架(2)的顶部分别对称设置有定位销(15)和定位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总装车间车身下零件机械式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架(3)的内壁堆叠有配重块,所述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的内侧均通过导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展
申请(专利权)人:苏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