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8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和支撑体组成;座体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和螺栓孔,多个螺栓孔分布在通孔周围;通孔的轴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体的轮廓与通孔匹配;支撑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润滑脂槽底部通过L形孔道与支撑体的侧壁连通;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支撑体从下往上地插接在通孔中,支撑体与通孔紧配合,且润滑脂加注孔的内端口与L形孔道的外端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该滑板座既具有分体式结构的优势,又能在摩擦部位加注润滑油脂,避免摩擦部位干式摩擦,提高结构的寿命,降低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驱动桥用滑板座,尤其涉及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
技术介绍
板簧变形时会与滑板座上的支撑面频繁摩擦,为了提高结构体寿命,现有技术通常将支撑面制作为单独的结构体,既便于对支撑面进行单独的加强处理,又能在支撑面磨损后进行单独更换;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形成支撑面的结构体一般以叠放方式设置在板簧下侧,为了对结构体进行限位,需要在结构体上加工出较为复杂的卡挡结构,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拆装也不方便,此外,单独的支撑面仍然是以干式摩擦方式与板簧发生摩擦,支撑面磨损较快,硬件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创新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和支撑体组成;所述座体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和多个螺栓孔,通孔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分布在通孔周围;通孔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的周向轮廓与通孔匹配;支撑体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润滑脂槽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座体(1)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1-1)和多个螺栓孔(1-2),通孔(1-1)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1-2)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1-2)分布在通孔(1-1)周围;通孔(1-1)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2)的周向轮廓与通孔(1-1)匹配;支撑体(2)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3),润滑脂槽(3)底部通过L形孔道(4)与支撑体(2)的侧壁连通;通孔(1-1)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5),润滑脂加注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座体(1)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1-1)和多个螺栓孔(1-2),通孔(1-1)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1-2)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1-2)分布在通孔(1-1)周围;通孔(1-1)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2)的周向轮廓与通孔(1-1)匹配;支撑体(2)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3),润滑脂槽(3)底部通过L形孔道(4)与支撑体(2)的侧壁连通;通孔(1-1)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5),润滑脂加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孟庆云何吉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