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7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轮胎,包括胎面带,所述胎面带上分布设置中央块、肩部块和衔接块;中央块沿着胎面带的中央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块沿着胎面带的肩部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周向的两侧处,且限定在胎面带上;中央块、肩部块形成重复单元均匀分布于胎面带上,衔接块设置于中央块和肩部块形成的重复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抓地力好、视觉可分辨纹路磨损的高性能的一种新型轮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轮胎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胎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胎体结构围绕旋转轴线环面地形成,在胎体结构的径向外侧位置施加有带束结构,并且,由弹性体材料制造的胎面带进一步叠置在带束结构上,并且在胎面带上限定了用于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胎面带通常被沟槽穿过,所述沟槽根据很多种构造形成在胎面带的表面上,这些沟槽与由所述构造界定并限定的块一起通常形成轮胎的胎面花纹。已知的是,胎面带(其为轮胎的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件)的特性主要确定轮胎在加速阶段期间、致动期间的抓地能力以及侧向抓地方面的性能水平。申请人注意到,为了集成信息在轮胎上,目前都是通过添加外置的信息再轮胎两侧来实现,而如何实现信息和胎面带花纹的完美结合,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抓地力好、视觉可分辨纹路磨损的高性能的一种新型轮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轮胎,包括胎面带,所述胎面带上分布设置中央块、肩部块和衔接块;中央块沿着胎面带的中央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块沿着胎面带的肩部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周向的两侧处,且限定在胎面带上;中央块、肩部块形成重复单元均匀分布于胎面带上,衔接块设置于中央块和肩部块形成的重复单元之间。进一步的,中央块整体呈六边形,且中央块整体分割成三部分,每部分上均匀分布设置平行的直线槽,直线槽的剖面呈等腰三角形。进一步的,每部分的直线槽的方向设置与分割成三部分的线条平行。进一步的,重复单元中中央块以每两块为一单元,且每单元中的中央块呈180°旋转对称;中央块最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一侧与相邻中央块最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一侧之间,设置剖面呈圆弧形的第一凹槽。进一步的,肩部块整体呈五边形,其靠近中央块的一边与中央块平行,且与中央块之间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剖面整体呈圆弧形。进一步的,衔接块整体下凹,其下凹深度大于第二凹槽,且衔接块与中央块之间设置的第一凹槽的连接处做弧形过渡。进一步的,衔接块上设置胶钉,胶钉位于衔接块中央;胶钉包括矩形凸台和线条凸台,相邻两个矩形凸台之间设置线条凸台,且矩形凸台和线条凸台的高度相等;每个矩形凸台中间设置排气孔,排气孔的深度为3mm直径为1.2mm。进一步的,衔接块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凸台,且第一凸台比胶钉更靠近胎面带中间;第一凸台的剖面整体呈等腰梯形。进一步的,中央块、肩部块上延边设置排气线,且分布设置有弹簧气孔,弹簧气孔的圆心距离延边边缘3.5mm,弹簧气孔与排气线的深度相同。进一步的,还包括胎侧,胎侧上设置磨耗标记线。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方便,实用性强,极易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合理分布中央块、肩部块和衔接块形成的纹路布局,保障胎面带(其为轮胎的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件)的特性主要确定轮胎在加速阶段期间、致动期间的抓地能力以及侧向抓地方面的高性能水平。其中,衔接块的设置(其允许排出存在于路面上的任何水)提高了轮胎在湿路面上的抓地能力。3,本技术中央块的纹路设计,实现司机或者车辆检验人员一眼便能看到,并判断出轮胎的大致损耗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的利用直线槽,获得在实现不同转向程度上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的应对,即使以低速通过弯道时,也能够应变胎面带的总侧向刚度的大致变化,而不危害胎面带在干的或湿的表面上的抓地能力。4,本技术弹的簧气孔与排气线一则便于模具在生产轮胎时的高效性,二则具有保留一定量的雪的作用,以提高在被雪覆盖的路面的轮胎附着力。胶钉的特殊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抓地力,也便于进行防滑链的加装。胎侧上设置磨耗标记线,以便于直观判断轮胎损耗的警戒线,提供安全警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胎面带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C-C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D-D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E-E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F-F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I-I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J-J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K-K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H-H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局部侧视图。图中标识:中央块1、直线槽11、肩部块2、衔接块3、胶钉31、矩形凸台32、线条凸台33、排气孔34、第一凸台35、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排气线6、弹簧气孔7、磨耗标记线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新型轮胎,包括胎面带,所述胎面带上分布设置中央块1、肩部块2和衔接块3。图1中只画出了部分,实际中将覆盖整个胎面带。中央块1沿着胎面带的中央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块2沿着胎面带的肩部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周向的两侧处,且限定在胎面带上。中央块1、肩部块2形成重复单元均匀分布于胎面带上,衔接块3设置于中央块1和肩部块2形成的重复单元之间。合理分布整体的纹路布局,保障胎面带(其为轮胎的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件)的特性主要确定轮胎在加速阶段期间、致动期间的抓地能力以及侧向抓地方面的高性能水平。其中,衔接块3的设置(其允许排出存在于路面上的任何水)提高了轮胎在湿路面上的抓地能力。具体的,如图2至图11所示,中央块1整体呈六边形,且中央块1整体分割成三部分,每部分上均匀分布设置平行的直线槽11,直线槽11的剖面呈等腰三角形。每部分的直线槽11的方向设置与分割成三部分的线条平行。重复单元中中央块1以每两块为一单元,且每单元中的中央块1呈180°旋转对称;此中央块1的纹路设计,实现司机或者车辆检验人员一眼便能看到,并判断出轮胎的大致损耗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的利用直线槽11,获得在实现不同转向程度上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的应对,即使以低速通过弯道时,也能够应变胎面带的总侧向刚度的大致变化,而不危害胎面带在干的或湿的表面上的抓地能力。中央块1最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一侧与相邻中央块1最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一侧之间,设置剖面呈圆弧形的第一凹槽4。肩部块2整体呈五边形,其靠近中央块1的一边与中央块1平行,且与中央块1之间设置第二凹槽5;第二凹槽5的剖面整体呈圆弧形。衔接块3整体下凹,其下凹深度大于第二凹槽5,且衔接块3与中央块1之间设置的第一凹槽4的连接处做弧形过渡。整体联通,形成了高效的排出存在于路面上的任何水,大大提高了轮胎在湿路面上的抓地能力。衔接块3上设置胶钉31,胶钉31位于衔接块3中央;胶钉31包括矩形凸台32和线条凸台33,相邻两个矩形凸台32之间设置线条凸台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面带,所述胎面带上分布设置中央块、肩部块和衔接块;/n中央块沿着胎面带的中央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n肩部块沿着胎面带的肩部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周向的两侧处,且限定在胎面带上;/n中央块、肩部块形成重复单元均匀分布于胎面带上,衔接块设置于中央块和肩部块形成的重复单元之间;/n中央块、肩部块上延边设置排气线,且分布设置有弹簧气孔,弹簧气孔与排气线的深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面带,所述胎面带上分布设置中央块、肩部块和衔接块;
中央块沿着胎面带的中央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
肩部块沿着胎面带的肩部区域的周向延展连续地布置,肩部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周向的两侧处,且限定在胎面带上;
中央块、肩部块形成重复单元均匀分布于胎面带上,衔接块设置于中央块和肩部块形成的重复单元之间;
中央块、肩部块上延边设置排气线,且分布设置有弹簧气孔,弹簧气孔与排气线的深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中央块整体呈六边形,且中央块整体分割成三部分,每部分上均匀分布设置平行的直线槽,直线槽的剖面呈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每部分的直线槽的方向设置与分割成三部分的线条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重复单元中中央块以每两块为一单元,且每单元中的中央块呈180°旋转对称;中央块最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一侧与相邻中央块最靠近胎面带中间的一侧之间,设置剖面呈圆弧形的第一凹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范达伟张福众刘鹏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知轮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