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6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油墨辊,机架在油墨辊的下方设置有油墨槽,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涂刮印刷的薄膜表面上的油墨的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刮刀和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机架上,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转轴,刮刀与转轴固定连接。在凹版套印机工作时,刮板与薄膜表面抵接,将薄膜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当薄膜上需要留存的油墨厚度发生变化时,驱动刮刀朝向远离薄膜的方向偏转,来调整刮刀与薄膜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油墨,提高了凹版套印机的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了凹版套印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
技术介绍
薄膜生产加工过程中,印刷是其中一个重要工艺,要保证印刷质量,除了油墨控制精准之外,对印刷辊筒的清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现有工艺中,大多采用凹版印刷实现对薄膜的印刷。授权公告号为CN204451456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和印刷辊,所述印刷辊转动设置在印刷机本体上,所述印刷机本体上设有油墨槽,所述油墨槽内底端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出墨孔;在凹版印刷机工作时,需要被印刷的薄膜经由印刷辊输送至印刷处,由出墨孔内喷墨完成印刷,并有挡板将多余的喷墨挂掉,落入下方的油墨槽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印刷过程中不同的薄膜需要保留的油墨厚度不同,但是现有技术中挡板的位置是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只能够满足印刷过程中固定厚度的油墨刮去,在印刷过程中难以适应不同的薄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具有可以适应不同薄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油墨辊,所述机架在油墨辊的下方设置有油墨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涂刮印刷的薄膜表面上的油墨的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刮刀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刮刀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刮刀绕转轴偏转的驱动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版套印机工作时,刮板与薄膜表面抵接,将薄膜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当薄膜上需要留存的油墨变厚时,启动驱动源,驱动源驱动刮刀绕转轴转动,使刮刀朝向远离薄膜的方向偏转,刮刀与薄膜之间的距离增长,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油墨,通过驱动源驱动刮刀偏转,来调整刮刀与薄膜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油墨,提高了凹版套印机的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了凹版套印机的适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源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刮刀位置的第一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整刮刀与薄膜之间距离的时候,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刮刀偏转,使刮刀朝向靠近或远离薄膜的方向偏转,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油墨,通过电机带动刮刀偏转,节约了人力,在偏转的角度上由机器控制,使刮刀与薄膜之间的距离控制得更加精确,提高了印刷的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同轴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蜗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转动继而带动刮刀偏转,在刮刀刮出薄膜上多余的油墨的过程中,蜗轮蜗杆的配合限制了刮刀的多余偏转,由于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效果,只能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涡轮不能带动蜗杆移动,提高了刮除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刀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安装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刮刀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刮刀将薄膜上多余的油墨刮除之后,多余的油墨落在刮刀上,在滑槽内朝向靠近油墨辊的方向滑动滑块,滑块带动刮板在刮刀上滑动,通过刮板将落在刮刀上的油墨刮除,多余的油墨落到位于油墨辊下方的油墨槽内,实现多余油墨的二次重复利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滑槽内转动穿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与滑槽平行,所述滑块螺纹套设在丝杠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刮刀上的油墨刮除的时候,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丝杠在滑槽内转动,滑块在丝杠的带动下在滑槽内朝向靠近油墨辊的方向滑动,将落在刮刀上的油墨刮除,通过电机带动滑块转动,节约了人力,在刮除油墨的时候会有大量粉尘,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劳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沿薄膜传送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油墨辊的侧壁贯通,所述安装座沿薄膜传送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座位置的第二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刮刀进行更换清洗的时候,打开第二限位件,使安装座与机架之间不再相互固定,在安装槽内沿着远离油墨辊的方向滑动安装座,安装座带动刮刀朝向远离油墨辊的方向运动,最终安装座滑离安装槽,刮刀从机架上取下,即可对刮刀进行清洗或更换,可以更加简便的清洗更换刮刀,减少了刮刀表面残留的油墨在刮刀刮除多余油墨时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刮刀刮除多余油墨的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销,所述机架上开设有贯穿至安装槽的安装孔,所述限位销滑动穿设在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限位销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销上套设有用于驱使限位销朝向限位孔内运动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把刮刀从机架上取下来的时候,沿着远离限位孔的方向在安装孔内拉动限位销,将限位销从限位孔内拉出,安装座与机架之间不再继续保持固定,然后在安装槽内滑动安装座,即可将刮刀从机架上取下来,通过限位销将安装座与机架固定起来,简单实用,也更加可靠,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销上沿限位销的轴向固定设置有插块,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沿安装孔的轴向开设有供插块插接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销从限位孔内拉出的时候,插块在限位销的带动下朝向远离插槽的方向运动,待插块完全脱离插槽的时候,稍稍旋转限位销,使插块与插槽之间错位,松开限位销,此时插块的底壁与机架抵接,插块固定不动,限位销在插块的作用下不会重新落回限位孔内,此时再将安装座从安装槽内拉出,更加方便,节约了人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销远离限位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销从限位孔内拉出的时候,通过手持部向上拉动,并且手持部上的防滑纹提高了手持部上的摩擦系数,使限位销更容易被从限位孔内拉出。综上所述,本技术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一、在凹版套印机工作时,刮板与薄膜表面抵接,将薄膜上多余的油墨刮除,当薄膜上需要留存的油墨变厚时,启动驱动源,驱动源驱动刮刀绕转轴转动,使刮刀朝向远离薄膜的方向偏转,刮刀与薄膜之间的距离增长,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油墨,通过驱动源驱动刮刀偏转,来调整刮刀与薄膜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印刷油墨,提高了凹版套印机的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了凹版套印机的适用性;二、通过电机带动刮刀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油墨辊(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油墨槽(3),所述油墨槽(3)位于油墨辊(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刮除薄膜表面上多余油墨的刮除组件(4),所述刮除组件(4)包括刮刀(41)和安装座(42),所述安装座(4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安装座(42)上转动设置有转轴(44),所述转轴(44)上固定设置有刮刀(41),所述安装座(4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刮刀(41)绕转轴(44)偏转的驱动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油墨辊(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油墨槽(3),所述油墨槽(3)位于油墨辊(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刮除薄膜表面上多余油墨的刮除组件(4),所述刮除组件(4)包括刮刀(41)和安装座(42),所述安装座(4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安装座(42)上转动设置有转轴(44),所述转轴(44)上固定设置有刮刀(41),所述安装座(4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刮刀(41)绕转轴(44)偏转的驱动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包括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固定设置在安装座(42)上,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轴(44)传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刮刀(41)位置的第一限位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包括蜗轮(61)和蜗杆(62),所述蜗轮(61)同轴固定套设在转轴(44)上,所述蜗杆(62)与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62)与蜗轮(6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凹版九色套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4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安装块(43),两个所述安装块(43)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安装块(4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31),所述滑槽(43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432),两个所述滑块(432)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435),所述刮板(435)与刮刀(41)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银宏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