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洪法专利>正文

行车用防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35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用防眩装置,由防眩车灯和防眩眼镜组成,防眩车灯由发光体和罩组成,防眩眼镜由镜片和镜架组成,镜片为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为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在发光体的前方设有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偏振片消除了夜间会车时对驾驶人员的眼睛产生的强烈刺激,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夜行车用防眩装置。现在,驾驶人员在夜间行车时会打开车灯,当与相向的车辆会车时,强烈的光线对驾驶人员的眼睛形成强烈的刺激,产生眩光,致使驾驶人员看不清,甚至无法发现前方的车辆、行人等,从而发生交通事故。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夜间行车安全的行车用防眩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即一种行车用防眩装置,由防眩车灯和防眩眼镜组成,防眩车灯由发光体1和罩2组成,防眩眼镜由镜片4和镜架5组成,镜片4为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β为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在发光体1的前方设有偏振片3,该偏振片3的偏振角α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机动车的车灯及眼镜上作了改进,即在发光体的前方设置了偏振片并将眼镜片设定为偏振片,并使其偏振方向相同且偏振角均在-90°~90°之间,当夜间机动车会车时,由于交会两车方向相对,对方机动车与己方驾驶人员的眼镜相对,此时,对方机动车的车灯所产生的偏振光的方向恰好与己方眼镜上偏振片的方向相交,由此减弱了对方车灯的光强,使驾驶人员具有较好的视野,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特别是本技术中偏振片的偏振角α和β均采用了45°后,使得会车时对方车辆的偏振片与己方眼镜的偏振片正交,此时驾驶人员能够看见自己车辆所产生的光线,而看不见对方车辆所产生的光线,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会车时,对方车灯对己方眼睛所产生刺激,消除了眩晕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灯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车灯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眼镜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本技术即一种行车用防眩装置,由防眩车灯和防眩眼镜组成,防眩车灯由发光体1和罩2组成,在发光体1的前方设有偏振片3,该偏振片3的偏振角α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所谓不等于0°是指在-90°-90°的范围内,将偏振角α为0°的这一点予以去除,为完全消除迎面车辆的车灯对己方驾驶人员眼睛的刺激,偏振角α应选择为45°或-45°,在本实施例中,偏振片3的偏振角α为45°,为使本技术既能够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能,又使车辆具有较好的光照效果,本技术中的罩2为抛物面形反射镜;防眩眼镜由镜片4和镜架5组成,镜片4为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β为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所谓不等0°是指在-90°-90°的范围内,将偏振角β为0°的这一点予以去除,为完全消除迎面车辆的车灯对己方驾驶人员眼睛的刺激,偏振角β应选择为45°或-45°,在本实施例中,偏振片的偏振角β为45°。权利要求1.一种行车用防眩装置,由防眩车灯和防眩眼镜组成,防眩车灯由发光体(1)和罩(2)组成,防眩眼镜由镜片(4)和镜架(5)组成,其特征在于镜片(4)为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β)为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在发光体(1)的前方设有偏振片(3),该偏振片(3)的偏振角(α)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车灯偏振片(3)的偏振角(α)为4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车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罩(2)为抛物面形反射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眼镜偏振片的偏振角(β)为4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用防眩装置,由防眩车灯和防眩眼镜组成,防眩车灯由发光体和罩组成,防眩眼镜由镜片和镜架组成,镜片为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为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在发光体的前方设有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本技术利用偏振片消除了夜间会车时对驾驶人员的眼睛产生的强烈刺激,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B60Q1/02GK2377136SQ9824264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孙洪法 申请人:孙洪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用防眩装置,由防眩车灯和防眩眼镜组成,防眩车灯由发光体(1)和罩(2)组成,防眩眼镜由镜片(4)和镜架(5)组成,其特征在于镜片(4)为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偏振角(β)为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在发光体(1)的前方设有偏振片(3),该偏振片(3)的偏振角(α)大于-90°、小于90°且不等于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法
申请(专利权)人:孙洪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