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2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装置基础架和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所述装置基础架上均匀开设有放置槽,翻转机构安装在放置槽内,装置基础架的上表面中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液压泵站和电控系统,液压泵站和电控系统均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与翻转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示例的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制作,占地面积小,且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实现快速翻转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翻转机构执行钢板的翻转作业,消除了采用起重机翻转引起的安全隐患,避免因晃动造成钢板撕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生产作业
,具体为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生产作业过程中,常用到超宽超长钢板,而常用钢板原材料为方便运输,面幅宽度多为2m至2.5m,长多在10m左右。如若生产过程中用到超宽、超长面幅的钢板,只能在铆焊车间将常规面幅的钢板进行对接焊接。在钢板进行面幅拼接过程中,钢板厚度超过14mm以上的,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方法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只能选择双面焊接的工艺方法。在双面执行焊接工艺时,如何对钢板进行翻转作业,成为车间作业的难题。传统的钢板对接焊翻转方法,常采用起重机+长吊梁+竖钳进行人工翻转作业。在这种翻转作业过程中,需对附近场地进行清场,仅留司索工、指挥工、牵引工等少许人员在现场作业,操作麻烦,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作业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并伴随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制作,占地面积小,且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实现快速翻转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装置基础架和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所述装置基础架上均匀开设有放置槽,翻转机构安装在放置槽内,装置基础架的上表面中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液压泵站和电控系统,液压泵站和电控系统均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装置基础架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平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机构架、两个比例阀组、两个液压缸和两个翻转臂,比例阀组和液压缸均安装在机构架的底板上表面,且比例阀组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中的控制电缆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中的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连通,机构架的底板上设置有液压缸底端铰座,液压缸底端铰座与液压缸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液压缸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液压缸顶端铰座,液压缸顶端铰座滑动设置在翻转臂的下表面,所述机构架的顶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上开设的圆孔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安装有转轴,两个翻转臂的端部分别与其中一个转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穿出轴承座的一端上安装有角度编码器,角度编码器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中的控制电缆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臂的侧表面靠近转轴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平台A和支撑平台B,其中支撑平台A均匀设置在装置基础架的上表面中部,支撑平台B设置在装置基础架的两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机构之间的分布间距为3.5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示例的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制作,占地面积小,且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实现快速翻转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翻转机构执行钢板的翻转作业,消除了采用起重机翻转引起的安全隐患,避免因晃动造成钢板撕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翻转机构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翻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翻转机构工作时动作1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翻转机构工作时动作2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翻转机构工作时动作3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翻转机构工作时终止动作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翻转机构、101机构架、102比例阀组、103轴承座、104轴承、105转轴、106翻转臂、107支撑挡板、108角度编码器、109液压缸、110液压缸顶端铰座、111液压缸底端铰座、112销轴、2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3液压泵站、4电控系统、5支撑平台A、6支撑平台B、7装置基础架、8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1、装置基础架7和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装置基础架7上均匀开设有放置槽,翻转机构1安装在放置槽内,装置基础架7的上表面中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液压泵站3和电控系统4,液压泵站3和电控系统4均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与翻转机构1连接,装置基础架7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平台,该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制作,占地面积小,且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实现快速翻转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翻转机构执行钢板的翻转作业,消除了采用起重机翻转引起的安全隐患,避免因晃动造成钢板撕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求选择翻转机构数量,满足不同长度钢板的翻转作业需求。请参阅图1-4,翻转机构1包括机构架101、两个比例阀组102、两个液压缸109和两个翻转臂106,比例阀组102和液压缸109均安装在机构架101的底板上表面,且比例阀组102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中的控制电缆与电控系统4电性连接,液压缸109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中的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3连通,机构架101的底板上设置有液压缸底端铰座111,液压缸底端铰座111与液压缸109的底端通过销轴112转动连接,液压缸109的顶端通过销轴112连接有液压缸顶端铰座110,液压缸顶端铰座110滑动设置在翻转臂106的下表面,机构架101的顶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轴承座103,两个轴承座103上开设的圆孔内安装有轴承104,轴承104内安装有转轴105,两个翻转臂106的端部分别与其中一个转轴105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109的伸缩来带动两个两个翻转臂106的翻转,从而实现对钢板8的翻转,作业,消除了采用起重机翻转引起的安全隐患,避免因晃动造成钢板撕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转轴105穿出轴承座103的一端上安装有角度编码器108,角度编码器108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中的控制电缆与电控系统4电性连接,电控系统4中设置有PLC控制器,采用PLC自动控制翻转动作,并采用角度编码器108进行信号反馈,形成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比例阀组102等控制液压油流量,从而实现多条液压缸的同步运行,控制精度误差在0.5°以内。电控系统中所用的PLC控制器优选西门子S7系列的PLC控制器,角度编码器108优选为上海时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1)、装置基础架(7)和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基础架(7)上均匀开设有放置槽,翻转机构(1)安装在放置槽内,装置基础架(7)的上表面中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液压泵站(3)和电控系统(4),液压泵站(3)和电控系统(4)均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与翻转机构(1)连接,所述装置基础架(7)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平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1)、装置基础架(7)和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基础架(7)上均匀开设有放置槽,翻转机构(1)安装在放置槽内,装置基础架(7)的上表面中部边缘处分别设置有液压泵站(3)和电控系统(4),液压泵站(3)和电控系统(4)均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与翻转机构(1)连接,所述装置基础架(7)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面幅钢板对接焊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包括机构架(101)、两个比例阀组(102)、两个液压缸(109)和两个翻转臂(106),比例阀组(102)和液压缸(109)均安装在机构架(101)的底板上表面,且比例阀组(102)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中的控制电缆与电控系统(4)电性连接,液压缸(109)通过液压管路及控制电缆(2)中的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3)连通,机构架(101)的底板上设置有液压缸底端铰座(111),液压缸底端铰座(111)与液压缸(109)的底端通过销轴(112)转动连接,液压缸(109)的顶端通过销轴(112)连接有液压缸顶端铰座(110),液压缸顶端铰座(110)滑动设置在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刚李静宇孟二建韩艳红吴庆富段君飞范海霞孙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