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02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外壁面上方设置有吸氧管接头,所述吸氧管接头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鼻氧管接口,所述鼻氧管接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所述吸氧管接头下方设置有吸痰口,所述吸痰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塞,所述面罩本体内壁面设置有除味装置;所述面罩本体边沿处设置有防压疮环贴,所述防压疮环贴的轮廓形状与面罩本体边沿的轮廓形状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呼吸面罩边沿处粘贴与其轮廓形状一致的防压疮环贴,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皮肤接触面过敏、坏死的发生概率,并且除味装置的加入,提高了患者的使用、吸氧效率、危重患者持续口腔内负压吸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创呼吸面罩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无创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呼吸面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尤其是在协助患者呼吸方面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需要进行吸氧时都会使用到医用呼吸面罩。现有的医用呼吸面罩一般包括一个面罩本体,面罩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吸气口。其中,进气口可以连接诸如雾化器接口、氧气管接口等,吸气口则罩在患者的面部上。但随着临床中的使用,医用呼吸面罩也逐渐出现了不适应性。医用呼吸面罩需要贴合患者面部的皮肤使用,因此医用呼吸面罩的外形与患者面部需要贴合紧密,否则将导致漏气,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通常,在吸气口的边部一般会设置一圈挡边,挡边与使用者面部贴合,由于长时间贴合在患者面部,也经常会出现患者面部的接触面皮肤过敏、溃烂、坏死的情况。而且,面罩与吸氧管用导管为塑料材质,其产生的异常气味会造成病人的不适感,甚至造成病人的依从性差。专利文件CN207694057U中公开了一种儿童防压疮吸氧面罩,设置有罩体,罩体的边缘处粘贴有凝胶垫,罩体的两侧套装有固定带,罩体的外部部竖直方向设置有支撑条;罩体的前端连通有输氧管,输氧管的末端设置有活动接口,活动接口内插装有供氧管道。该儿童防压疮吸氧面罩通过固定带可方便将罩体套装在头上,通过设置活动接口,可方便快速将供氧管道与输氧管连通;通过支撑条的安装实现罩体的支撑,实现罩体与鼻梁部位的贴合,凝胶垫的设计可实现罩体与面部皮肤的贴合,可有效避免发生压疮,满足人们的佩戴需求。但是该技术中凝胶垫中与皮肤接触的膜性背衬材料透气性差,使用时间长后,由于不透气,汗液不能渗出,会使得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浸渍泛白、细菌滋生导致发炎,进而影响该面罩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呼吸面罩,通过在呼吸面罩边沿处粘贴与其轮廓形状一致的防压疮环贴,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皮肤接触面过敏、坏死的发生概率。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外壁面上方设置有吸氧管接头,所述吸氧管接头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鼻氧管接口,所述鼻氧管接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所述吸氧管接头下方设置有吸痰口,所述吸痰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塞,所述面罩本体内壁面设置有除味装置;所述面罩本体边沿处设置有防压疮环贴,所述防压疮环贴的轮廓形状与面罩本体边沿的轮廓形状一致;所述防压疮环贴包括由面罩本体边沿处向外延伸依次设置的粘贴层、聚氨酯泡沫层、吸水层和硅凝胶层;所述防压疮环贴通过粘贴层粘贴在面罩本体的边缘处,所述硅凝胶层与面部皮肤接触。其中,所述吸水层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硅凝胶层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包括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其中,所述除味装置包括放置槽、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空气清新凝胶片和与放置槽一侧铰接的槽盖,所述槽盖为网格状结构。其中,还包括设置在面罩本体左右两侧用以固定面罩本体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其中,所述连接带为网格状结构,且所述连接带的宽度不小于3厘米。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呼吸面罩的边沿处设置有防压疮环贴,且防压疮环贴的轮廓形状与面罩本体的边沿轮廓形状一致。防压疮环贴依次设置有粘贴层、聚氨酯泡沫层、吸水层和硅凝胶层,防压疮环贴通过粘贴层粘贴在呼吸面罩的边沿处,硅凝胶层与患者的面部直接接触。吸水层采用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其具有优异的吸水、保水功能。防压疮环贴通过吸水层强力吸收患者面部产生的汗液并将其固定在自身的分子中,保证了该呼吸面罩与患者面部接触皮肤的干爽,减少了面部皮肤红肿、过敏甚至坏死等情况的发生;硅凝胶层具自粘性,有效保证了呼吸面罩与面部皮肤的密封性,并且在使用时不需要结合额外的绷带或者胶带将面罩进行固定,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硅凝胶层设置为网格状结构,保证了硅凝胶层的透气性,并且网格状的设计利于吸水层对患者面部汗液的吸收;聚氨酯泡沫层中聚氨酯泡沫质地柔软、孔径均匀,其在与硅凝胶层的配合下保证了该呼吸面罩与患者面部皮肤接触的温和性,增加患者佩戴呼吸面罩的舒适度,进而提高了患者的吸氧效率。2.本技术中面罩本体上设置有吸氧管接头和鼻氧管接口,可以同时满足面罩吸氧和鼻氧管吸氧,并且吸痰口的设计使得患者在进行吸痰操作的时候不需要摘下面罩,吸痰的同时保证供氧,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且鼻氧管接口和吸痰口处均设置有密封塞,用时取下,不用时安上即可,保证了面罩的密封性。3.本技术中呼吸面罩内壁面设置有除味装置,除味装置包括放置槽、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空气清新凝胶片和与放置槽一侧铰接的槽盖,空气清新凝胶片的加入,可以改善呼吸面罩内部的塑料气味以及患者自身呼出气体的异味给患者在使用呼吸面罩过程中所带来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吸氧效率。槽盖的网格状结构利于空气体清新凝胶片中气味的散发,并且空气清新凝胶片在使用完成后,可以重新更换放置槽中的凝胶片,达到面罩的重复利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压疮环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面罩本体;2、吸氧管接头;3、鼻氧管接口;31、第一密封塞;4、吸痰口;41、第二密封塞;5、除味装置;51、放置槽;52、空气清新凝胶片;53、槽盖;6、防压疮环贴;61、粘贴层;62、聚氨酯泡沫层;63、吸水层;64、硅凝胶层;7、连接带;71、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附图1-5,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所述面罩本体1的外壁面上方设置有吸氧管接头2,所述吸氧管接头2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鼻氧管接口3,所述鼻氧管接口3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31,吸氧管接头2和鼻氧管接口的设计可以同时满足面罩吸氧和鼻氧管吸氧,密封塞的设计可以保证面罩本体1的密封性;所述吸氧管接头2下方设置有吸痰口4,所述吸痰口4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塞41,吸痰口4加入,可以保证患者在吸痰的过程中,不必摘下面罩,吸痰的同时保证供氧,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所述面罩本体1边沿处设置有防压疮环贴6,所述防压疮环贴6的轮廓形状与面罩本体1边沿的轮廓形状一致;所述防压疮环贴6包括由面罩本体1边沿处向外延伸依次设置的粘贴层61、聚氨酯泡沫层62、吸水层63和硅凝胶层64,所述防压疮环贴6通过粘贴层61粘贴在面罩本体1的边缘处,所述硅凝胶层64与面部皮肤接触;硅凝胶层64具有自粘性,有效保证了呼吸面罩与面部皮肤的密封性,并且在使用时不需要结合额外的绷带或者胶带将面罩进行固定,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层63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防压疮环贴6中通过吸水层63强力吸收患者面部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所述面罩本体(1)的外壁面上方设置有吸氧管接头(2),所述吸氧管接头(2)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鼻氧管接口(3),所述鼻氧管接口(3)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31);所述吸氧管接头(2)下方设置有吸痰口(4),所述吸痰口(4)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塞(41),所述面罩本体(1)内壁面设置有除味装置(5);所述面罩本体(1)边沿处设置有防压疮环贴(6),所述防压疮环贴(6)的轮廓形状与面罩本体(1)边沿的轮廓形状一致;/n所述防压疮环贴(6)包括由面罩本体(1)边沿处向外延伸依次设置的粘贴层(61)、聚氨酯泡沫层(62)、吸水层(63)和硅凝胶层(64);所述防压疮环贴(6)通过粘贴层(61)粘贴在面罩本体(1)的边沿处,所述硅凝胶层(64)与面部皮肤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所述面罩本体(1)的外壁面上方设置有吸氧管接头(2),所述吸氧管接头(2)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鼻氧管接口(3),所述鼻氧管接口(3)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31);所述吸氧管接头(2)下方设置有吸痰口(4),所述吸痰口(4)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塞(41),所述面罩本体(1)内壁面设置有除味装置(5);所述面罩本体(1)边沿处设置有防压疮环贴(6),所述防压疮环贴(6)的轮廓形状与面罩本体(1)边沿的轮廓形状一致;
所述防压疮环贴(6)包括由面罩本体(1)边沿处向外延伸依次设置的粘贴层(61)、聚氨酯泡沫层(62)、吸水层(63)和硅凝胶层(64);所述防压疮环贴(6)通过粘贴层(61)粘贴在面罩本体(1)的边沿处,所述硅凝胶层(64)与面部皮肤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燕彭方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