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050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包括弹力套,弹力套具有内表面与外表面,内表面形成有腔室,腔室包括至少有两个开口,分别为远心端与近心端;外表面靠近所述远心端一侧设置有第一粘合部,外表面靠近近心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粘合部,第一粘合部与第二粘合部可相互粘结;反折环,反折环可套设于弹力套并在弹力套外表面滑动,反折环可从所述弹力套腔室中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做到对出血部位的快速包扎,又能够确保包扎后加压止血效果稳定,从而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治,特别是战场火线伤员救治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装置操作简单、便捷,适合于广大无医学背景的战斗救生员和普通施救者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因战伤、严重创伤导致的四肢、残端、头部出血往往需要加压包扎方能止血,医务人员多采用三角巾、普通绷带、弹力绷带、急救创伤绷带、急救止血绷带、弹力网帽等器材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要么对医务人员技能要求高、耗时较长(三角巾和各类型绷带),要么加压效果不确切、易于松脱(弹力网帽、三角巾、普通绷带),尤其是在对头部和肢体残端的包扎时会让施救者更为棘手,给紧急情况下的救治带来了“时

效”方面的严峻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为战场火线出血伤员救治提供一种快速止血装置,该装置既能够做到对出血部位的快速包扎,又能够确保包扎后加压止血效果稳定,从而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治,特别是战场火线伤员救治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装置操作简单、便捷,适合于广大无医学背景的战斗救生员和普通施救者使用。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包括:
[0005]弹力套,所述弹力套具有内表面与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至少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为远心端与近心端;所述外表面靠近所述远心端一侧设置有第一粘合部,所述外表面靠近所述近心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粘合部适配的第二粘合部,所述第一粘合部与所述第二粘合部可相互粘结;
[0006]反折环,所述反折环可套设于所述弹力套外表面并在所述弹力套外表面滑动,所述反折环可从所述弹力套腔室中穿过。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无菌敷料,所述无菌敷料通过弹力套固定于创面,并在所述弹力套的弹力加压下对创面进行止血。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粘合部为弹性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粘合部为弹性魔术贴勾面。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粘合部面积为所述弹力套外表面面积 3/4,所述第二粘合部面积为所述弹力套外表面面积1/4。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带,所述调节带可缠绕于所述弹力套。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节带两端形成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至少有一端与所述弹力套可拆卸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弹力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弹力套可拆卸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弹力套接触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粘合部或所述第二粘合部适配的粘合面。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节带设置于所述弹力套端部边缘并与所述弹力套端部边缘大致平行。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节带设置于所述弹力套近心端的外表面边缘。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的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通过设置弹力套,弹力套内具有可容纳残肢、肢体、头部、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的腔室,通过在弹力套表面设置可相互粘合的第一粘合部与第二粘合部,使弹力套实现反折固定,可实现一般性肢体出血情况下无菌敷料的固定与加压止血;应用于端部创面时,通过设置可套设于弹力套外表面并可在外表面滑动的反折环,以反折环为支点将弹力套反折,可引导弹力套向无菌敷料和创面施压,从而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能够对出血部位进行快速包扎,又能够确保包扎后加压止血效果稳定,就算是无医学背景的战斗救生员和普通施救者,甚至是伤者本人,也可以完成对伤口的紧急处理;该装置使用极其简单方便,节省了宝贵的医疗时间,可以更快速地护理严重伤口与控制出血对患者来说非常有益;此外通过减少了伤口暴露时间,从而降低了感染风险。
[0018]2.本技术的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通过将第一粘合部设置为弹性魔术贴的毛面,第二粘合部设置为弹性魔术贴的勾面,这种弹性魔术贴的毛面与勾面的配合粘合力合适,粘合、撕开方便不会拉扯伤口,可以重复使用调整方便;通过第一粘合部面积占弹力套外表面面积的3/4,第二粘合部面积占弹力套外表面面积的1/4,在保证足够的固定面积跟拉紧距离之外,还能使反折环更好地在弹力套100上滑动,弹力套进行反折也更为方便。
[0019]3.本技术的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通过设置调节带,进一步固定弹力套,并在需要时提供压迫或覆盖范围以帮助止血;通过一端固定,一端可拆卸的设置,方便操作并且防止丢失;通过在第二端部与弹力套接触面设置与第一粘合部/第二粘合部适配的粘合面,方便调节带第二端部的固定,不需要在弹力套上另外设置与粘合面适配的粘合部位,能容易且快速地连接和分离、提供牢固且稳定的连接、可调节范围广、成本低;此外,如果伤口需要更大压力,调节带可起到止血带的效果,实现简单快速收紧固定,对应的,如果施加压力过大导致患者不适,则可以简单快速地放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的弹力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的反折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残肢覆盖无菌敷料状态示意图;
[0024]图5为残肢套上弹力套状态示意图;
[0025]图6为弹力套上安装反折环状态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中:100、弹力套;110、远心端;120、近心端;130、第一粘合部;140、第二粘合部;150、调节带;151、第一端部;152、第二端部;200、反折环; 210、内圈;220、外圈;300、无菌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套,所述弹力套具有内表面与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至少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为远心端与近心端;所述外表面靠近所述远心端一侧设置有第一粘合部,所述外表面靠近所述近心端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粘合部适配的第二粘合部,所述第一粘合部与所述第二粘合部可相互粘结;反折环,所述反折环可套设于所述弹力套外表面并在所述弹力套外表面滑动,所述反折环可从所述弹力套腔室中穿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菌敷料,所述无菌敷料通过弹力套固定于创面,并在所述弹力套的弹力加压下对创面进行止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部为弹性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粘合部为弹性魔术贴勾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创伤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部面积为所述弹力套外表面面积3/4,所述第二粘合部面积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唐记华朱长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