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6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以及聚氨酯板;第一壁的边缘与第二壁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部;连接部可分为位于第一壁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第三边缘部以及第四边缘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聚氨酯板设置在容纳腔中;聚氨酯板中设置有软管,软管的侧壁上连通有分水管,软管的两端伸出第一边缘部以及第二边缘部的部分设置有软管夹,软管的两端至少有一端可连接储水袋;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拖拽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质量轻、方便携带、可快速成型;成型后的担架材质硬、可拖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
技术介绍
目前,我军普遍使用的是WGD2000系列通用担架。该系列担架有直杆式、两折式和四折式三种结构,展开后其尺寸统一为2200mm*550mm*150mm,其中四折式担架可用于火线救治。该型号担架净重8.9kg,收拢后其体积为490mm*180mm*220mm,可置于专用背包内携行,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然而随着其在一线部队中的广泛应用,其缺点也逐渐凸显:一是相比其他单兵装备,担架较重,增加了战士负荷,不利于战术动作的施展;二是该担架为软质铺面结构,脊柱损伤的伤员无法使用;盆骨、下肢损伤的伤员无其他有效固定前提下不便于使用;三是火线救治伤员时,常常需要匍匐前进,该担架不便于采用拖拽的方式转运伤员。我军第二代新型医疗卫生和救援装备中的担架背囊、全身式担架以及半身式担架可用于执行现场急救和紧急救治时固定、搬运伤员。这三款担架侧重于增加功能、优化性能,但是不可避免地以牺牲便携性为代价,由于其质量较重、体积过大,不利于战术任务的执行,所以其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以及聚氨酯板;所述第一壁、第二壁以及聚氨酯板均呈矩形,所述第一壁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壁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壁宽度方向的第三边缘部以及第四边缘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聚氨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聚氨酯板中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侧壁上连通有分水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边缘部以及第二边缘部伸出,且所述软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边缘部以及第二边缘部的部分设置有软管夹,所述软管的两端至少有一端可连接储水袋;所述连接部上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以及聚氨酯板;所述第一壁、第二壁以及聚氨酯板均呈矩形,所述第一壁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壁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壁宽度方向的第三边缘部以及第四边缘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聚氨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聚氨酯板中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侧壁上连通有分水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边缘部以及第二边缘部伸出,且所述软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边缘部以及第二边缘部的部分设置有软管夹,所述软管的两端至少有一端可连接储水袋;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拖拽孔;所述连接部上按照所述第一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头部固定带、胸部固定带、腹部固定带以及腿部固定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拖拽孔,且两个所述拖拽孔左右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部上也设置有两个所述拖拽孔,且两个所述拖拽孔左右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孔中设置有钢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聚氨酯板之间设置有隔水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成型的便捷式救治担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刘英超成赋斌温晓吕军邢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