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胸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6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胸穿刺针,包括针管、针座和单向阀,针管内部设有中空通道,针管的一端固定于针座,单向阀包括安装板和盖板,安装板固定于针座内部,安装板上开设有阀口,盖板固定于安装板且能够遮盖阀口,使得针管的中空通道与阀口连通形成单向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多人配合操作,且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气体反流进入胸腔,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胸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气胸穿刺针。
技术介绍
气胸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因为会对肺组织造成压迫,导致肺内血气交换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出现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症状,严重者(张力性气胸),由于胸腔高压,可抵推纵膈、压迫心脏,出现发绀、脉搏细快、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迅速导致死亡。气胸的急救治疗原则为立即穿刺排气,以降低胸膜腔内压力。对于一般性气胸,常规操作方法是用一根橡胶管把针头与注射器连接起来,将针头刺入胸膜腔,抽出气体后用止血钳夹住橡胶管拔出注射器,把注射器内的气体排除后再插入橡胶管,松开止血钳抽气,依此程序往复进行。对于张力性气胸,需立即使用粗针头在伤侧锁骨中线第二、三肋间进行胸腔穿刺,待有气体喷射排出,即能达到胸腔减压,挽救生命。此后,医生一般在穿刺针尾部绑扎一橡胶手指套,并将指套游离端剪一小口,以使其起到活瓣作用,即在胸腔压力较大时张开排气,当胸腔压力较小时闭合,防止空气进入。无论是一般性气胸的抽气操作还是张力性气胸的紧急穿刺排气,在操作过程中都需要反复固定好穿刺针头,以免刺伤肺泡导致气胸加重,操作复杂、流程繁琐、且需要多人配合,并且无法保证完全无外部气体反流进入胸腔,安全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胸穿刺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多人配合操作,且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气体反流进入胸腔,有利于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胸穿刺针,包括针管、针座和单向阀,所述针管内部设有中空通道,所述针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针座,所述单向阀包括安装板和盖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针座内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阀口,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且能够遮盖所述阀口,使得所述针管的中空通道与所述阀口连通形成单向气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还包括连杆和限位块,所述盖板设于安装板上,使所述盖板的光滑面与安装板的顶面抵接,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杆上,用于限制连杆脱离所述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还包括重力块,所述重力块与所述连杆的一端固接且位于盖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阀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阀口绕所述连杆周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为橡胶阀。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以便使用者掌控进针深度。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另一端设有针尖。进一步地,所述针座尾端设有用于与注射器相连的接口。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气胸穿刺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针座内设置单向阀,将针管刺入胸腔,即气体自胸腔经中空通道流向阀口并从阀口排出,可使气体自胸腔向体外单向流动,当单向阀外侧的气压大于胸腔内气压时,在外部气压的作用下,单向阀的外侧受到抵压紧密贴在安装板顶部上,即单向阀能够紧密遮盖阀口,使得一旦达到胸腔内负压时即可自动封闭阀口,从而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胸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单向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且图2为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气体从单向阀流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单向阀外侧受到气体抵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管;2、针座;3、单向阀;31、盖板;32、连杆;33、限位块;34、重力块;35、安装板;4、阀口;5、刻度;6、针尖;7、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气胸穿刺针,包括针管1、针座2和单向阀3,针管1内部设有中空通道,针管1的一端固定于针座2,单向阀3包括安装板35和盖板31,安装板35固定于针座2内部腔室中,在该安装板35上开设有阀口4,盖板31固定于安装板35上且能够遮盖阀口4,使得针管1的中空通道与阀口4连通形成单向气流通道。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胸穿刺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针座2内设置单向阀3,将针管1刺入胸腔,即气体自胸腔经中空通道流向阀口4并从阀口4排出,可使气体自胸腔向体外单向流动,当单向阀3外侧的气压大于胸腔内气压时,在外部气压的作用下,单向阀3的外侧受到抵压紧密贴在安装板35顶部上,即单向阀3能够紧密遮盖阀口4,使得一旦达到胸腔内负压时即可自动封闭阀口4,从而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胸腔。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单向阀3还包括连杆32和限位块33,盖板31设于安装板35上,使盖板31的光滑面与安装板35的顶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35的顶面为平面,安装板35中央开设有安装孔,连杆32的一端固定于盖板31上,连杆32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限位块33固定于连杆32上,用于限制连杆32脱离安装孔。更佳的实施方式是,单向阀3还包括重力块34,重力块34与连杆32的一端固接且位于盖板31远离安装板35的一侧,通过在安装板35上侧设置重力块34,有利于盖板31的光滑面紧贴安装板35的顶面。优选地,该重力块34可以为球状。具体地,阀口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阀口4绕连杆32周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阀口4的数量优选为四个,以便提高排气效率。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安装板35上设置其他数量的阀口4。优选地,单向阀3为橡胶阀。更具体地,盖板31、连杆32、限位块33、重力块34和安装板35一体注塑成型制得单向阀3。从而使得本气胸穿刺针的成本较低。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针管1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5,以便使用者掌控进针深度,防止造成肺部穿刺伤。进一步地,针管1的另一端设有针尖6。此外,针座2尾端设有用于与注射器相连的接口7。优选地,该接口7可以是通用型接口7。使用时,将穿刺针在伤侧锁骨中线第2、3肋间刺入胸膜腔,即有气体进入针管1,气体自胸腔经中空通道流向阀口4,气体通过阀口4并推开盖板31,气体经盖板31和安装板35之间的间隙排出;当排气完毕,针座2尾端的空气压力高于胸膜腔,在外部气压的作用下,单向阀3的外侧受到抵压紧密贴在安装板35顶部上,可抵压盖板31,使盖板31的光滑面与安装板35的顶面相接触,进而能够封闭阀口4,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从而达到单向排出胸腔内气体的作用。如果排气过程较长,或存在肺脏裂口导致胸膜腔持续性积气,将该气胸穿刺针留置并固定于穿刺点,可达到安全持续地排气效用。如果胸腔积气未达到推开单向阀3的压力阈值,使用者也可在穿刺针尾端连接注射器,即使注射器与接口7连接,通过主动抽吸来达到排出胸腔气体的目的。综上,本气胸穿刺针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多人配合操作,且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气体反流进入胸腔,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及工作效率。上述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胸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针座和单向阀,所述针管内部设有中空通道,所述针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针座,所述单向阀包括安装板和盖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针座内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阀口,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且能够遮盖所述阀口,使得所述针管的中空通道与所述阀口连通形成单向气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胸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针座和单向阀,所述针管内部设有中空通道,所述针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针座,所述单向阀包括安装板和盖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针座内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阀口,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且能够遮盖所述阀口,使得所述针管的中空通道与所述阀口连通形成单向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胸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还包括连杆和限位块,所述盖板设于安装板上,使所述盖板的光滑面与安装板的顶面抵接,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杆上,用于限制连杆脱离所述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胸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成赋斌刘英超邢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