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02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包括罩壳,罩壳的上方设置有单向连通的接头,罩壳中设置有柔韧的双层瓣膜,双层瓣膜的外周轮廓呈环状;双层瓣膜包括若干相互配合的外层瓣膜与若干相互配合的内层尖瓣,若干外层尖瓣的方向正反交替设置;内层尖瓣与其方向相反的外层尖瓣连接,外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大于内层瓣膜的尖瓣硬度,罩壳轮廓边缘的下方连接有充气球囊,充气球囊的上方连接有充气的充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持续的供氧,减少患者出现缺氧的状况,以及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
本技术涉及属于医疗器械的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塑料材质的普通加压面罩多为一次性使用,且现今临床医疗接头均在加压面罩的罩壳正上方,当患者需要饮水、吸痰以及下胃管等操作时,仍需护士将加压面罩拔除才能进行,现有的加压面罩用途单一,此不利于对病人的持续供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公开号为CN10901108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加压氧气面罩,包括可调式面罩主体和与所述的可调式面罩主体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可调式面罩主体中设置操作通道,保证在加压给氧时医务人员可以同时吸痰等一些简单操作。但是,该操作通道的大小不能调整,通用性较差,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时仍需要摘除加压面罩,仍无法解决不利于对病人的持续供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具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持续供氧的优点,且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的上方设置有单向连通的接头,所述罩壳中设置有柔韧的双层瓣膜,所述双层瓣膜设置为单向连通,所述双层瓣膜的外周轮廓呈环状;所述双层瓣膜包括若干相互配合的外层瓣膜与若干相互配合的所述内层尖瓣,若干所述外层尖瓣的方向正反交替设置;所述内层尖瓣与其方向相反的所述外层尖瓣连接,所述外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大于所述内层瓣膜的尖瓣硬度,所述罩壳轮廓边缘的下方连接有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的上方连接有充气的充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壳的上方设置有单向闭合的双层瓣膜,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刷牙、吸痰等操作时,双层瓣膜能够供相关器具进入罩壳内部进行操作,而无需将加压面罩取下,使得加压面罩能够对患者进行持续的供氧,减少患者出现缺氧的状况,以及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使机械操作完成后拔出器具后双层瓣膜同时恢复自然封闭,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避免操作中断机械通气,提高无创效能。通过设置外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大于内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当小于内层尖瓣的小器具从双层瓣膜进入时,仅是内层尖瓣向内凹陷,而外层尖瓣由于硬度较大而继续保持密闭,从而减少漏气,提高加压面罩的通用性。通过在罩壳轮廓边缘的下方连接有充气球囊,充气囊能与面颊充分贴合,对于缺乏牙齿或者面颊较窄的老人、成人和孩童,在面罩加压通气时,能和面部两颊充分贴合,保证加压面罩的密闭性,省时省力,方便操作,避免压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气囊的下方安装有记忆海绵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气囊下方的记忆海绵体设计,可记忆塑性,使得充气球囊更好的与患者的面部相适应,使得装戴加压面罩更为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层瓣膜的材料为硅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具有较好恢复性,使得机械通气后双层瓣膜能够自然闭合,减少漏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层瓣膜的直径为1cm,每个所述内层尖瓣的长度为0.4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漱口时,由于牙刷等器具大于0.4cm,不便于操作器具的进入,故塞入内层尖瓣的时候同时带动了外径尖瓣的凹陷,使得牙刷等较大的器具也能够穿入加压面罩,从而提高加压面罩的用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罩壳的上方设置有单向闭合的双层瓣膜,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刷牙、吸痰等操作时,双层瓣膜能够供相关器具进入罩壳内部进行操作,而无需将加压面罩取下,使得加压面罩能够对患者进行持续的供氧,减少患者出现缺氧的状况,以及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使机械操作完成后拔出器具后双层瓣膜同时恢复自然封闭,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避免操作中断机械通气,提高无创效能;2.通过通过设置外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大于内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当小于内层尖瓣的小器具从双层瓣膜进入时,仅是内层尖瓣向内凹陷,而外层尖瓣由于硬度较大而继续保持密闭,从而减少漏气,提高加压面罩通用性;3.充气气囊下方的记忆海绵体设计,可记忆塑性,使得充气球囊更好的与患者的面部相适应,使得装戴加压面罩更为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罩壳;2、接头;3、充气球囊;4、记忆海绵体;5、充气阀门;6、双层瓣膜;61、外层尖瓣;62、内层尖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包括呈不规则椭圆形的罩壳1,罩壳1上方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单向连通的接头2,接头2连通罩壳1的内外,罩壳1的上方开设有单向通闭的双层瓣膜6,双层瓣膜6的材料采用硅胶制成;罩壳1轮廓边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充气球囊3,充气球囊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记忆海绵体4,充气球囊3的上方连接有用于充气的充气阀门5,充气阀门5连通充气球囊3的内外。双层瓣膜6的外周轮廓呈环状;双层瓣膜6包括若干相互配合的外层瓣膜与若干相互配合的所述内层尖瓣62,若干外层尖瓣61的方向正反交替设置;内层尖瓣62与其方向相反的外层尖瓣61连接,外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大于内层瓣膜的尖瓣硬度,双层瓣膜6的直径为1cm,每个内层尖瓣62的长度为0.4cm。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当使用此面罩患者口渴想喝水、有痰液需要机器吸痰时,喝水的吸管、吸痰管、下胃管均可由此若干直径0.4cm的内层尖瓣62处进入,仅内层尖瓣62开放,外层尖瓣61不动,减少气体流失量,操作完成后拔出吸管或者吸痰管后,若干内层尖瓣62恢复原状,防止漏气。下完胃管后可暂时固定于罩体,撤除无创通气时,胃管可经过双层瓣膜6,无需拔除。若使用该面罩需要口腔护理,因牙刷外径大于0.4cm,故由若干内层尖瓣62塞入的时候同时带动了外层尖瓣61的凹陷,使得牙刷能够进入至罩壳1内部;使牙刷操作完成后拔出可冲洗式牙刷后双层瓣膜6同时恢复自然封闭,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避免操作中断机械通气,提高无创效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包括罩壳(1),所述罩壳(1)的上方设置有单向连通的接头(2),其特征是:所述罩壳(1)中设置有柔韧的双层瓣膜(6),所述双层瓣膜(6)设置为单向连通,所述双层瓣膜(6)的外周轮廓呈环状;所述双层瓣膜(6)包括若干相互配合的外层尖瓣(61)与若干相互配合的内层尖瓣(62),若干所述外层尖瓣(61)的方向正反交替设置;所述内层尖瓣(62)与其方向相反的所述外层尖瓣(61)连接,所述外层尖瓣(61)的尖瓣硬度大于所述内层尖瓣(62)的尖瓣硬度,所述罩壳(1)轮廓边缘的下方连接有充气球囊(3),所述充气球囊(3)的上方连接有充气的充气阀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加压面罩,包括罩壳(1),所述罩壳(1)的上方设置有单向连通的接头(2),其特征是:所述罩壳(1)中设置有柔韧的双层瓣膜(6),所述双层瓣膜(6)设置为单向连通,所述双层瓣膜(6)的外周轮廓呈环状;所述双层瓣膜(6)包括若干相互配合的外层尖瓣(61)与若干相互配合的内层尖瓣(62),若干所述外层尖瓣(61)的方向正反交替设置;所述内层尖瓣(62)与其方向相反的所述外层尖瓣(61)连接,所述外层尖瓣(61)的尖瓣硬度大于所述内层尖瓣(62)的尖瓣硬度,所述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城刘倩魏红云欧庆史秀英李雪华唐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