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794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丝杆,所述丝杆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底部,且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对称分布,所述丝杆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且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与所述丝杆两端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开口朝上的半圆环形支撑垫。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定位组件支撑安装板固定于检查床表面,从而在需要对腿部烧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以向检查床上临时安装承托装置,同时可在旋转丝杆过程中确保两组定位组件同步分离或靠近,以适用于固定在多种尺寸的磁共振检查床上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烧伤磁共振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
技术介绍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在腿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而由于患者烧伤位置需要避免与外界直接产生接触,因此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腿部进行承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承托装置与磁共振检查床为分离式结构,在承托患者腿部后容易产生移动而影响放置稳定性,甚至引起承托装置从检查床上掉落以及影响检查结果等严重问题,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通过设置两组定位组件将设备整体固定于检查床表面,从而在需要对腿部烧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以向检查床上临时安装承托装置,同时可确保两组定位组件同步分离或靠近,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磁共振检查床,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丝杆,所述丝杆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底部,且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对称分布,所述丝杆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且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与所述丝杆两端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开口朝上的半圆环形支撑垫;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丝杆中部的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丝杆贯穿所述固定块且与该固定块间隙配合,所述安装板底部横向设置有导向槽,两组所述定位板顶部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顶部伸入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采用上述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在需要对腿部烧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将设备整体置于磁共振检查床上表面,而后转动所述旋钮,通过所述旋钮带动所述丝杆旋转,通过所述丝杆与所述定位板的螺纹配合作用,以带动两组所述定位板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两组所述定位板将设备夹紧于磁共振检查床两侧,此时所述安装板通过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固定于检查床上方,而后将患者两只脚部分别置于两组支撑垫上方,从而通过支撑患者脚部以将患者腿部烧伤区域撑起,实现承托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丝杆端部延伸到所述安装板外侧,且所述丝杆两端均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为圆盘状结构且该旋钮外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槽。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垫顶部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沿,且所述支撑垫底部中心竖向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板螺纹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定位板共同组成一L形结构,且所述定位板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底板顶部竖向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贯穿所述定位板且延伸到所述容置腔内。作为优选,所述撑杆与所述定位板间隙配合,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撑杆外侧螺纹配合有螺帽,所述螺帽下方的所述撑杆外侧套接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定位板一侧顶部设置有圆角,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定位板外侧边沿相平齐。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定位组件支撑安装板固定于检查床表面,从而在需要对腿部烧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以向检查床上临时安装承托装置,同时可在旋转丝杆过程中确保两组定位组件同步分离或靠近,以适用于固定在多种尺寸的磁共振检查床上使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定位组件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安装板;101、固定块;102、导向槽;2、丝杆;201、旋钮;3、定位组件;301、定位板;302、导向块;303、底板;304、容置腔;305、撑杆;305a、弹簧;305b、螺帽;4、支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丝杆2,丝杆2横向设置于安装板1底部,且安装板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3,两组定位组件3对称分布,丝杆2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且两组定位组件3分别与丝杆2两端螺纹配合,从而通过旋转丝杆2实现两组定位组件3的彼此分离或靠近动作,安装板1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开口朝上的半圆环形支撑垫4,以对患者两脚部进行支撑,实现患者腿部烧伤区域的承托。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板301,定位板301与丝杆2螺纹配合,丝杆2中部的安装板1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01,丝杆2贯穿固定块101且与该固定块101间隙配合,安装板1底部横向设置有导向槽102,两组定位板301顶部均设置有导向块302,导向块302顶部伸入导向槽102内,且导向块302与导向槽102滑动配合,以确保两组定位板301均沿导向槽102长度方向移动。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丝杆2端部延伸到安装板1外侧,且丝杆2两端均设置有旋钮201,旋钮201为圆盘状结构且该旋钮201外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槽,支撑垫4顶部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沿,且支撑垫4底部中心竖向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安装板1螺纹配合,定位板301下方设置有底板303,底板303与定位板301共同组成一L形结构,且定位板301内部设置有容置腔304,底板303顶部竖向设置有撑杆305,撑杆305贯穿定位板301且延伸到容置腔304内,撑杆305与定位板301间隙配合,容置腔304内的撑杆305外侧螺纹配合有螺帽305b,螺帽305b下方的撑杆305外侧套接有弹簧305a,通过调整螺帽305b位置以改变弹簧305a对撑杆305以及底板303的支撑弹力,从而通过底板303配合定位板301实现设备整体与检查床的固定,底板303远离定位板301一侧顶部设置有圆角,便于将底板303抵紧于检查床两侧底部,增加设备固定稳定性,且底板303与定位板301外侧边沿相平齐。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对腿部烧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将设备整体置于磁共振检查床上表面,而后转动旋钮201,通过旋钮201带动丝杆2旋转,通过丝杆2与定位板301的螺纹配合作用,以带动两组定位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丝杆(2),所述丝杆(2)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且所述安装板(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3),两组所述定位组件(3)对称分布,所述丝杆(2)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且两组所述定位组件(3)分别与所述丝杆(2)两端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1)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开口朝上的半圆环形支撑垫(4);/n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板(301),所述定位板(301)与所述丝杆(2)螺纹配合,所述丝杆(2)中部的所述安装板(1)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01),所述丝杆(2)贯穿所述固定块(101)且与该固定块(101)间隙配合,所述安装板(1)底部横向设置有导向槽(102),两组所述定位板(301)顶部均设置有导向块(302),所述导向块(302)顶部伸入所述导向槽(102)内,且所述导向块(302)与所述导向槽(102)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丝杆(2),所述丝杆(2)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且所述安装板(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3),两组所述定位组件(3)对称分布,所述丝杆(2)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且两组所述定位组件(3)分别与所述丝杆(2)两端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1)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开口朝上的半圆环形支撑垫(4);
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板(301),所述定位板(301)与所述丝杆(2)螺纹配合,所述丝杆(2)中部的所述安装板(1)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01),所述丝杆(2)贯穿所述固定块(101)且与该固定块(101)间隙配合,所述安装板(1)底部横向设置有导向槽(102),两组所述定位板(301)顶部均设置有导向块(302),所述导向块(302)顶部伸入所述导向槽(102)内,且所述导向块(302)与所述导向槽(102)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腿部烧伤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端部延伸到所述安装板(1)外侧,且所述丝杆(2)两端均设置有旋钮(201),所述旋钮(201)为圆盘状结构且该旋钮(201)外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芳潘菊花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