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618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杯口基础、首层RC预制空心柱、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顶层RC预制空心柱、预制水平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依次完成首层RC预制空心柱与杯口基础的连接,首层RC预制空心柱、预制水平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的连接,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与首层RC预制空心柱的连接,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预制水平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的连接,顶层RC预制空心柱与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的连接,顶层RC预制空心柱、预制水平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采用RC预制空心柱作为框架柱以减轻结构自重的同时,满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框架柱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的受力要求。柱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的受力要求。柱承受水平荷载和弯矩的受力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发展了七十多年,从最初的手工作业到机械化生产,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到能够自主创新,期间经历过高潮也有过低谷。
[0003]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浇建筑模式的优势已逐渐消失,装配式建筑成为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过去五年间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关键性的政策,开始大力推行发展装配式建筑。而RC(ReinforceConcrete)柱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竖向支撑构件,RC梁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主要的受弯构件,对梁柱节点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0004]根据框架柱的受力特性,预制装配式框架柱多采用预制混凝土实心柱,极少采用预制装配式空心柱。基础设计中常用预制混凝土管桩,在其材料选取及配筋构造方面充分考虑其主要承受压力的特点而设计。框架柱的受力特性与桩体略有不同,除受压外,柱体同时还承受水平荷载传递引起弯矩作用,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杯口基础(1)、首层RC预制空心柱(2)、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顶层RC预制空心柱(4)、预制水平叠合梁(8)和预制叠合板(9);S2、将首层RC预制空心柱(2)吊装插入杯口基础(1)中,进行首层RC预制空心柱(2)的定位、校正和固定;S3、吊装预制水平叠合梁(8),在首层RC预制空心柱(2)和预制水平叠合梁(8)连接节点区域增设附加锚筋(6),吊装预制叠合板(9),铺设预制叠合板(9)上部的分布钢筋;支模,浇筑首层RC预制空心柱(2)的空腔(7)、预制水平叠合梁(8)和预制叠合板(9)上部的混凝土;S4、吊装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进行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定位和校正,首层RC预制空心柱(2)与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通过焊接定位装置(16)临时锚固,进行首层RC预制空心柱(2)与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的钢箍板(11)之间坡口对接焊缝的施工,重复步骤S3,完成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预制水平叠合梁(8)和预制叠合板(9)的施工,切除临时锚固的焊接定位装置(16);S5、后续依次重复步骤S3、步骤S4进行其他中间层主体框架的施工;S6、焊接顶层RC预制空心柱(4)的柱纵向钢筋(5)端部的锚板(17),按照步骤S4的方式完成顶层RC预制空心柱(4)、预制水平叠合梁(8)和预制叠合板(9)的施工;S7、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杯口基础(1)顶面形成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洞口(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层RC预制空心柱(2)包括柱纵向钢筋(5)、附加锚筋(6)和空腔(7);首层RC预制空心柱(2)的上端的空腔(7)两侧各设置附加锚筋(6),柱纵向钢筋(5)和附加锚筋(6)在首层RC预制空心柱(2)上端伸出一部分钢筋作为预留钢筋,在预留钢筋端部设置有钢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空心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附加锚筋(6),柱纵向钢筋(5)和附加锚筋(6)在中间层RC预制空心柱(3)上下两端伸出一部分钢筋作为预留钢筋,预留钢筋端部设置有钢接头。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付前旺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