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技术,特别是可利用各地已设置的汽车用充电桩对电动机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的一种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空污改善与节能减碳的意识的抬头,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受到大众重视,并成为各国积极投入发展的重点项目。因此,近年来,以其内装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电动载具因不会排放废气而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电动载具的运用数量逐年增加。目前,主要可以更换电池方式或通过充电桩直接充电方式来对电动载具的电池进行充电。常见的电动载具包含电动汽车与电动机车。并且,因应专用的电动载具的充电插头的规格与充电电压的不同,充电桩还可分为汽车用充电桩与机车用充电桩。一般而言,在电动汽车较为普及的国家中,机车用充电桩的设置的普及度通常非常低,此时电动机车若无法应用普及度较高的汽车用充电桩来进行充电甚为可惜。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充电器包含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直流直流转换器、第一微控制器与第二微控制器。第一连接端用以连接直流充电桩。第二连接端用以连接电池。直流直流转换器耦接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以根据调整信号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并经由第二连接端输出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其中,第二直流电压小于第一直流电压。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第一连接端与直流充电桩交握,且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第二连接端与电池交握。当第一微控制器与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与电池的交握结果产生调整指示,且第一直流电压由直流充电桩提供。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根据调整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包含:/n一第一连接端,用以连接一直流充电桩;/n一第二连接端,用以连接一电池;/n一直流直流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之间,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以根据一调整信号将一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一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并经由该第二连接端输出该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其中该第二直流电压小于该第一直流电压;/n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直流充电桩交握并经由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电池交握,其中当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该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与该电池的一交握结果产生一调整指示,其中该第一直流电压是由该直流充电桩提供;及/n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根据该调整指示产生相应的该调整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包含:
一第一连接端,用以连接一直流充电桩;
一第二连接端,用以连接一电池;
一直流直流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之间,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以根据一调整信号将一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一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并经由该第二连接端输出该第二直流电流/电压,其中该第二直流电压小于该第一直流电压;
一第一微控制器,用以经由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直流充电桩交握并经由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电池交握,其中当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时,该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与该电池的一交握结果产生一调整指示,其中该第一直流电压是由该直流充电桩提供;及
一第二微控制器,用以根据该调整指示产生相应的该调整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还包含:
一第三连接端;及
一交流直流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直流直流转换器之间,用以对经由该第三连接端输入的一交流电进行转换;
其中,该第二微控制器更用以检测是否有该交流电经由该第三连接端输入,当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直流充电桩交握失败且该第二微控制器检测到该交流电经由该第三连接端输入时,该第二微控制器使能该交流直流转换器以转换该交流电成该第一直流电压,且该第一微控制器产生该调整指示给该第二微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中当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直流充电桩交握成功且该第二微控制器检测到该交流电经由该第三连接端输入时,该第二微控制器禁能该交流直流转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中当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电池的该交握结果为交握成功时,该第一微控制器是根据该电池经由该第二连接端传送的一充电指示产生该调整指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中当该第一微控制器与该电池的该交握结果为交握失败时,该第一微控制器是根据一预设充电指示产生该调整指示,或是根据经由该第二连接端对该电池所测量得的一测量结果来产生该调整指示。
6.一种充电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宗华,卓正贤,林辉信,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