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7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可以应用在电子电路技术之中,其中,所述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PMOS管、NMOS管、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和第三稳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欠压保护和回滞功能,可以避免电池电压在临界点波动时造成输出不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技术,尤其是一种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可充电电池,诸如锂电池等,常见于各种电子设备之中,大多数可充电电池都存在过放损坏的情况。为了防止可充电电池的过度放电状态,通常会采用一些保护措施,例如,采用过度放电保护IC。假设电池接上负载,当电池电压低于其过度放电电压检测点时,过度放电保护IC触发保护,使输出端的功率MOSFET由开转变为切断而截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度放电现象产生,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但是IC的形式其工作电压受限,而且成本较高。目前也有采用分立器件搭建的电池电压保护电路,但是其仅采用了简单的比较电路实现,当电池电压在触发点附近波动时,会产生输出不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具备回滞功能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在一方面,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PMOS管、NMOS管、NPN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PMOS管、NMOS管、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和第三稳压管;/n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二输入端连接;/n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PMOS管的栅极之间,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PMOS管、NMOS管、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和第三稳压管;
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PMOS管的栅极之间,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邦牛利马英明包宇王伟韩冬雪何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