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技术介绍
移动用电设备的充电电池通常是可拆卸的,拆下的电池使用充电器或充电柜进行充电。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用户正确连接充电方向,即充电电池正极连接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端,充电电池负极连接充电器的负极,充电器和充电电池需要同时进行“防呆设计”,“防呆设计”需要多余设置,增加成本且影响充电电池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及充电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极性检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第四开关电路、第一电极D1和第二电极D2;所述第一电极D1和所述第二电极D2用于连接电池的两极,所述第一电极D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电极D2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电极D1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B1,所述第二电极D2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B2;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B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B4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所述充电芯片的正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三开关电路,所述充电芯片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进一步,在本技术所述的自适应电池极性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芯片(10)、极性检测电路(20)、第一开关电路(30)、第二开关电路(40)、第三开关电路(50)、第四开关电路(60)、第一电极D1和第二电极D2;/n所述第一电极D1和所述第二电极D2用于连接电池的两极,所述第一电极D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所述第二电极D2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所述第一电极D1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一输入端B1,所述第二电极D2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二输入端B2;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B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二输出端B4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所述充电芯片(10)的正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所述充电芯片(10)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芯片(10)、极性检测电路(20)、第一开关电路(30)、第二开关电路(40)、第三开关电路(50)、第四开关电路(60)、第一电极D1和第二电极D2;
所述第一电极D1和所述第二电极D2用于连接电池的两极,所述第一电极D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所述第二电极D2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所述第一电极D1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一输入端B1,所述第二电极D2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二输入端B2;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B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二输出端B4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所述充电芯片(10)的正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所述充电芯片(10)的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包括第一判断单元(201)和第二判断单元(202);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第一输入端B1,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第二输入端为所述第二输入端B2,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输出端B4;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输出端B3;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根据所述第一输入端B1和所述第二输入端B2的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电路(50)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路(60)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0)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40)的通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B1接收到高电平且第二输入端B2接收到低电平,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所述第一输入端B1接收到低电平且第二输入端B2接收到高电平,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01)包括运算放大器A、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第二判断单元(202)包括MOS管Q5和电阻R1;
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D1,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D2,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输出端B4;
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所述MOS管Q5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供电电源VCC,所述MOS管Q5的漏极为所述第一输出端B3;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电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若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极D1,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D2,则所述极性检测电路(20)的第一输入端B1接收到高电平且第二输入端B2接收到低电平,所述极性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