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电感线圈的应用极为广泛,如LC滤波电路、调谐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均衡电路、去耦电路等等都会用到电感线圈。而对于使用较小或较细的磁环绕制环形电感时,通常由于工艺要求,需要或只能采用人工绕制的方式。环形电感的绕制方法通常是将一定长度的漆包线采用单层绕法或多层绕法等方式将漆包线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缠绕于磁芯骨架上。漆包线在缠绕之前,需要将成卷的漆包线裁切成一定长度的小段,而后对其两端进行脱漆和搪锡处理,以便后续环形电感的绕制及电感成品使用时的电性连接。现有的漆包线裁切方式是采用单根漆包线逐段定长裁切,裁切后的小段再通过人工对齐排列粘贴在耐高温的专用胶带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现漆包线的弯曲变形、端部不齐等问题,直接影响后续脱漆工序段的脱漆长度和搪锡工序段搪锡长度的一致性,影响产品规格的一致性;同时,专用的耐高温胶带价格昂贵,且无法重复利用,极大提升了生产升本。现有的漆包线表面漆层的去除方法一般为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漆包线输送单元(1)、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2)、第一机械手装置(7)、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3)和第二机械手装置(8);/n所述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2)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1)、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21)输入端的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2)、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21)顶部的装夹上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3)和自动切断装置(24);/n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1)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毗邻的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4),所述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2)连续地将装夹下模具(5)逐个送入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4)内,所述装夹上模具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05 CN 20201063765551.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漆包线输送单元(1)、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2)、第一机械手装置(7)、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3)和第二机械手装置(8);
所述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2)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1)、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21)输入端的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2)、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21)顶部的装夹上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3)和自动切断装置(24);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1)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毗邻的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4),所述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2)连续地将装夹下模具(5)逐个送入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4)内,所述装夹上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3)连续地将装夹上模具(6)逐个送入装夹下模具(5)上;
所述装夹上模具(6)和装夹下模具(5)可拆卸地组合成用于装夹漆包线(100)的装夹模具;
所述自动切断装置(24)用于装夹模具内漆包线(100)的等长切断;
所述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3)包括第二输送装置(31)、分别设置于第二输送装置(31)上的位姿切换机构(32)、脱漆槽(33)和搪锡槽(34);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1)上设置有多个可转动定位的第二装夹模具放置槽(9);
所述第一机械手装置(7)用于将位于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4)内的装夹模具逐个转移至第二装夹模具放置槽(9)内;
所述第二机械手装置(8)用于将装夹模具从第二装夹模具放置槽(9)内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输送单元(1)包括输送支架(11)、固定于输送支架(11)顶部的捋线板(12)、转动安装于捋线板(12)上的至少一组转动辊组(13);
所述输送支架(11)的侧面安装有输送电机(14),所述输送电机(14)的输出轴端与转动辊组(13)的一个轴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线板(12)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捋线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22)包括上料支架(221)、固定于上料支架(221)顶部的固定盒体(222)、固定安装于固定盒体(222)外壁上的上料气缸(223)、固定安装于上料气缸(223)输出轴端并滑动设置于固定盒体(222)内的活动盒体(224);
所述活动盒体(224)内活动嵌装有模具码堆叉(225),活动盒体(22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上料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华,吕冬梅,程章,梁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