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谐振器型探针馈电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天线的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谐振器型探针馈电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第五代通信系统的商用,对于基站天线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滤波功能和减少体积尺寸。而双极化天线可以节省基站天线的数量并且能保证分集接收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与基站天线的设计中;同时贴片天线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易共形、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亦被广泛应用到无线通讯系统中。因此将贴片天线的滤波功能集成到双极化天线后不仅能减少后级滤波器的设计,而且还能减少滤波器和天线之间的匹配电路和整体尺寸。因此,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现有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的研究中,存在会使得天线损耗变大或者会影响天线的辐射特性的设计。因此,设计一款性能良好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谐振器型探针馈电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利用谐振器的一部分作为馈电探针,用谐振器激励贴片,实现天线双极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谐振器型探针馈电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板(1)、第二介质板(3)以及第一馈电结构(F1)和第二馈电结构(F2);所述第一介质板(1)和第二介质板(3)之间保持间距,形成空气层(5),用于调节天线品质因数,所述第一馈电结构(F1)和第二馈电结构(F2)设置在第二介质板(3)上,并位于靠近第一介质板(1)的相邻两侧边,每个馈电结构包括分别垂直安装在第二介质板(3)卡槽中的第三介质板(12)和第四介质板(13)以及第一接地板(6)、第二接地板(7)、第一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所述第一接地板(6)设置在第三介质板(12)的一表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谐振器型探针馈电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板(1)、第二介质板(3)以及第一馈电结构(F1)和第二馈电结构(F2);所述第一介质板(1)和第二介质板(3)之间保持间距,形成空气层(5),用于调节天线品质因数,所述第一馈电结构(F1)和第二馈电结构(F2)设置在第二介质板(3)上,并位于靠近第一介质板(1)的相邻两侧边,每个馈电结构包括分别垂直安装在第二介质板(3)卡槽中的第三介质板(12)和第四介质板(13)以及第一接地板(6)、第二接地板(7)、第一谐振器和第三谐振器,所述第一接地板(6)设置在第三介质板(12)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谐振器划分为两个部分,所述第一谐振器的第一部分(R11)设置在第三介质板的另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谐振器的第二部分(R12)设置在第二介质板(3)的下表面,所述第三介质板(12)、第一接地板(6)和第一谐振器的第一部分(R11)构成第一馈电探针(P1),用于激励天线,所述第二接地板(7)设置在第四介质板(13)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三谐振器划分为两个部分,所述第三谐振器的第一部分(R31)设置在第四介质板(13)的另一表面上,所述第三谐振器的第二部分(R32)设置在第二介质板(3)的下表面,所述第四介质板(13)、第二接地板(7)和第三谐振器的第一部分(R31)构成第二馈电探针(P2),用于激励天线,所述第一馈电探针(P1)和第二馈电探针(P2)同时对天线进行馈电,用于引入交叉耦合实现滤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谐振器型探针馈电的双极化滤波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馈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介质板(3)下表面的馈电端口(9)、耦合馈线(8)和第二谐振器(R2),所述馈电端口(9)与耦合馈线(8)连接,所述耦合馈线(8)与第一谐振器的第二部分(R12)耦合,所述第一谐振器的第二部分(R12)与第二谐振器(R2)耦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