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介耕专利>正文

具有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及其弹性鼻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51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包括二镜框,其外侧分别设有枢接装置;二镜足,分别框接于该枢接装置上;及连接二镜框的中梁装置。该枢接装置彼此具有高度差;该弹性鼻垫装置包括一弯曲杆件,其具有固定至镜框相对内端之第一端,一弹簧固定至该弯曲杆件第二端,鼻垫的第一表面可紧靠戴者鼻梁,其第二面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至该弹簧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尤指一种具有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以及其弹性鼻垫装置。现有多种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均可将眼镜折合收纳于便于携带之收纳件,例如眼镜袋子,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82840号专利。然于折合眼镜时,此种设计之镜足易彼此阻碍,而不便于使用者折合。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习知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其二镜框之间之中梁装置设有一铰接装置,使二镜框可相对折合;但由于该铰接装置是突设于面向配戴者之一侧,故于折合时使二镜框之间之间隔较大而无法较紧密相对,而阻碍眼镜之折合;并因其铰接装置向内突伸(向配戴者鼻骨突伸),故亦压迫配戴者鼻骨,造成长时间配戴之不适感。为防止眼镜折合时,其镜足彼此阻碍,已知之一种改良设计系将其眼镜中梁装置设置一铰接构造,其转轴系相对于直立轴横向偏斜3至15度(如图2),藉以于对折时回避该等镜足彼此阻碍;然此种改良使该眼镜于折合后之二镜框呈彼此歪斜交错排列之关系,而导致必需缩小其镜框尺寸及镜片面积藉以弥补未交错镜片部分所占之面积,方可收纳于原相同体积之收纳件内。可折合携带式眼镜之另一缺点在于可折合携带式眼镜于折合后之体积较小,易被使用者忽略而压挤破坏。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18560号专利即针对以上缺点设计出一种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其特征在于枢接二侧镜足至二镜框外侧之二枢接装置彼此具有高度差,或/及将连接二镜框中梁装置稍向镜框前侧水平突出,以使折合眼镜时防止镜足彼此交错,方便使用者折合眼镜,却不致减少镜片之面积,且可增加该中梁装置与配戴者鼻骨间之间距,藉以增加配戴者的舒适性。又可将折合后之眼镜收纳于便于携带之硬材质收纳盒内,防止意外压挤破坏之发生,增进对眼镜之保护。图3显示一习知折合携带式眼镜10,于其展开使用之状态;其包含二镜框12、二枢接装置15,15’、二镜足14、一中梁装置100与二鼻垫16;其中该二镜框12系用以固持二镜片121于其内、并于其外侧一体形成或固着该二枢接装置15、15’,其具有垂直于水平面之纵向轴,用以分别枢接该二镜足14。中梁装置100用于连结二镜框12,其上设置有一枢接装置102,其纵向轴是与该镜框12外侧枢接装置15,15’之纵向轴大致平行。图3之伸缩镜足14可便于将可携带眼镜10折合成更小之体积。图3所示之伸缩镜足14包含一可缩合镜足件141及一固定镜足件142,该等镜足件141、142之二末端中间分别形成有沿其纵轴延伸之镜足滑槽1411、1421。该可缩合镜足件141之一末端设有一结合装置1412可卡入固定镜足件142之滑槽1421内。该固定镜足件142之自由端设有另一结合装置1422可卡入可缩合镜足件141之滑柄1411内,使可缩合镜足件141可摩擦滑移定位于固定镜足件142之滑槽1421内。于图3之实施例中,结合装置1412、1422分别为一呈凸粒状之镜足卡榫及一栓合螺丝。如图3、5所示,设于其中一镜框12外侧之枢接装置15’之水平位置系稍高于设于另一镜框12外侧之枢接装置15(反之亦可)。亦即,其中一枢接装置15至镜框上缘12a之垂直距离系稍小于另一镜框枢接装置15至另一侧镜框上缘12b之垂直距离h,较佳为具有2至8毫米之高度差恰可使二中梁枢接装置15、15’可上下平行配置。此项特征可方便将该等镜框12依中梁枢接装置102之纵向轴对折时,使该等镜足14可平行错开而不致彼此交错叠合。该二枢接装置15、15’虽未位同一水平面,惟由镜足14之长度即可弥补该高度差,使镜足14末端在配戴时大致仍位同一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可折合携带式眼镜10之中梁装置100之枢接装置102系向镜框12前侧突出;亦即,中梁枢接装置102之纵向枢转轴线系延伸于二镜框12之同一平面或稍微向前突伸。较佳者为,其连接镜框上缘12a、12b之二末端102a、102b向镜框12前侧水平突出10至15度。该种向前突伸之设计增加该中梁枢接装置102与配戴者鼻骨之间之间距,以使该枢接装置102不致于配戴时触碰配戴者之鼻骨造成不适感,并可进一步有助于二镜框12相对折合时之平顺服贴叠合。如图3所示,可折合携带式眼镜之二鼻垫16系设于二镜框12之内侧,恰可将该眼镜撑持于配戴者之鼻梁上。欲收纳如图3之可折合携带式眼镜100时,先将可缩合镜足件141之结合装置1412分别沿固定镜足件142之滑槽1421滑动(图3箭头之方向);再将二镜框12依中梁枢接装置102之纵向轴向内对折(图4箭头之方向);由于前述之镜框枢接装置15、15’间之高度差及向前突出之中梁装置102设计,该等镜框12于对折后不致彼此阻碍,可使该等镜框12不是歪斜交错排列而是以相对平贴叠合方式折合,如图5所示;最后,将已缩合之镜足14依镜框12外侧枢接装置15、15’之纵向轴朝镜框12方向内折(图5箭头之方向),即可将该可折合携带式眼镜10收合成一密实小体积,并可治一硬材质收纳盒40纵向收纳于内,如图6所示。该已折合完成之眼镜尺寸可收纳于一大体上相似于手掌型打火机之硬材质内,便于使用者携带。亦可将图3所示之镜足14替换成习用之镜足,或运用其他习用结合方式将固定镜足件142与可缩合镜足件141相互可滑动式结合。为能确保图3至图6所示之可折合眼镜10折合后之厚度不致过大,故需使用小型硬式鼻垫16,而此种硬式鼻垫16对配戴者而言,常常造成不适,亦无法顺应配戴者鼻子之外形,故未能发挥鼻垫之功效。为确保上述可折合眼镜之折合后之厚度不致过大,故需使用小型硬式鼻垫,而此种硬式鼻垫对配戴者而言,常常造成不适,亦无法顺应配戴者鼻子之外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镜用的弹性鼻垫装置,在折合眼镜后,该弹性鼻垫装置可彼此紧靠以减少被折合眼镜的整体厚度且在配戴时可顺应配戴者鼻子的外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其枢接二镜足至二镜框之二枢接装置彼此具有高度差,令眼镜于折合时,其镜足不致彼此叠合交错,令镜片可相对折合而无须歪斜交错,且无需因而减少镜片面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其中梁装置稍向镜框前侧水平突出以增加该中梁装置与配戴者鼻梁之间距,令使用者于长时间配戴此眼镜时不致产生不必要之挤压或疼痛,增加配戴者之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为此种具有该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提供一便于携带的硬材质收纳盒,防止意外压挤破坏之发生,增进对眼镜之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眼镜的弹性鼻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弯曲的杆件,具有固定至一对镜框相对内端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弹簧具有一固定至该弯曲杆件第二端之端部;一鼻垫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在第二表面上设有固定装置,将该鼻垫固定至该弹簧上。所述的弹性鼻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另包括一颈部,及形成于其另一端部之开口;该固定装置包括二L形突出件且各具有一开口侧,其开口侧彼此相对以将弹簧之颈部固定在其间,及一突点,该突点置入形成于弹簧另一端部之开口。一种具有弹性鼻垫装置的可折合携带式眼镜,包括二镜框,于其外侧分别设有一枢接装置,其各具有一枢轴,该二枢接装置至相应镜框上缘之水平位置之间具有一高度差,使该二枢接装置上、下平行叠合;一中梁装置,系设置于该二镜框之间连接该镜框;一中梁枢接装置,设于该中梁装置上且具有枢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眼镜的弹性鼻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弯曲的杆件,具有固定至一对镜框相对内端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一弹簧具有一固定至该弯曲杆件第二端之端部;一鼻垫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在第二表面上设有固定装置,将该鼻垫固定至该 弹簧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介耕
申请(专利权)人:黄介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