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稠油冷采用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9638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普通稠油油藏冷采用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化学领域。该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醇醚磺酸盐30%‑40%、酚醚羧酸盐10%‑20%、碳酸钠5%‑10%、低碳醇10%,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在应用于地层水矿化度0‑100000mg/L、其中钙镁离子浓度≤2000mg/L的普通稠油油藏时,具有洗油效率≥81.5%,降粘率≥98.3%,且油水界面张力≤3.3×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通稠油冷采用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通稠油油藏冷采用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的冷采降粘化学驱技术,是将稠油降粘洗油剂溶液注入到地层,利用洗油剂的洗油功能剥离地层砂上的原油,并降低原油粘度,便于原油在地层内的运移,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采油技术。专利CN107365574A公开了一种降粘驱油剂,其能够与稠油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有效降低稠油粘度,使油相在岩石孔隙中的粘滞力大幅下降。同时,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毛管数,使原油更易于流动,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专利CN107365575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及驱油体系,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及乳化作用,可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孔隙中的粘滞力,并起到较好的调剖堵水效果;将驱油剂与聚合物配合使用,可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提高稠油的采收率。但采收率的提高取决于两个因素的制约,即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且洗油效率的提高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技术中的降粘驱油剂虽提及了对稠油的降粘和乳化效果,但并没有提及洗油效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普通稠油油藏冷采开发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该洗油剂在应用于地层水矿化度0-100000mg/L、其中钙镁离子浓度≤2000mg/L的普通稠油油藏时,具有洗油效率≥81.5%,降粘率≥98.3%,且油水界面张力≤3.3×10-3mN/m等特点,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醇醚磺酸盐30%-40%、酚醚羧酸盐10%-20%、碳酸钠5%-10%、低碳醇10%,其余为水。作为优选,所述醇醚磺酸盐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分子式为:其中,n为3或4。作为优选,所述酚醚羧酸盐具有如下所示分子式:R1-(C6H4)-(OCH2CH2)m-OCH2COOM其中,R1为具有8-12个碳的烷基,m为7-12的任一整数,M为金属阳离子,选自Na+、K+、NH4+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的是,R1可以为具有8、9、10、11、12个碳的烷基,n可以为7、8、9、10、11、12中的任一整数。作为优选,所述碳酸钠为工业无水碳酸钠。作为优选,所述低碳醇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与矿化度0-100000mg/L、其中钙镁离子浓度≤2000mg/L的水相配伍时,于46℃下测定的界面张力≤3.3×10-3mN/m,降粘率≥98.3%,洗油效率≥8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制备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所需水量加入到反应釜中,于温度50-60℃下,加入碳酸钠,溶解、搅拌均匀后,加入醇醚磺酸盐和低碳醇搅拌混匀;最后加入酚醚羧酸盐,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在地层水矿化度0-100000mg/L、其中钙镁离子浓度≤2000mg/L的普通稠油油藏冷采降粘化学驱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的使用浓度为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该洗油剂主要由醇醚磺酸盐、酚醚羧酸盐和碳酸钠复配而成。醇醚磺酸盐和酚醚羧酸盐属于新型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洗油能力和乳化降粘能力均非常强,与碳酸钠复配后,不仅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还可增加毛管数,使原油更易于流动,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主要应用于普通稠油油藏降粘化学驱中,利用洗油剂的洗油功能剥离地层砂上的原油,并降低原油粘度,便于原油在地层内的运移,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采油技术。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购,从生产到使用对环境和人员均无害,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将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所得产品配成0.3%浓度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如下:测试条件:1、测试仪器:博勒飞DV3T流变仪,恒温干燥箱,TX-500C型全量程旋转滴界面张力测量仪,恒温水浴;2、测试温度:胜利油田某区块地层温度46℃;3、测试用原油:胜利油田某区块脱水原油(46℃粘度为1232mpa.s);4、测试用水:胜利油田某区块注入水,矿化度100000mg/L,钙镁离子浓度2000mg/L。测试方法:1、界面张力测试:按照Q/SLCG0257-2018中7.3.4的规定,在46℃下测定试液与目标区块油样间的界面张力(转速5000r/min,密度差按0.05计算),记录界面张力最低值。2、降粘率测定:采用胜利油田某区块注入水将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配成质量浓度0.3%的溶液。称取配制的样品溶液30g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胜利油田某区块油样70g,密封后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46℃下恒温2h。取出油水混合液,用玻璃棒快速搅拌使油水混合均匀,迅速用流变仪按Q/SLCG0257-2018测定46℃下油水混合物的粘度。降粘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f——降粘率;μ0——46℃下稠油油样的粘度,mPa·s;μ——46℃下油水混合物的粘度,mPa·s。3、洗油率测定:3.1将模拟地层砂与目标区块原油按4:1比例(质量比)混合,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油藏温度(46℃)下老化7d,每天搅拌1次,使油砂混合均匀;3.2用目标区块注入水配制0.3%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样品溶液100g,在磁力搅拌器上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15min后待测;3.3称取老化好的油砂约5g放至100mL锥形瓶中,称重得m1,精确至0.001g;3.4向3.3样品中加入配制好的样品溶液50g,充分混合后在油藏温度(46℃)下静置48h;3.5将3.4静置后的样品中漂浮的原油及瓶壁上粘附的原油用干净的棉纱蘸出,并倒出样品溶液,将锥形瓶放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得m2;3.6用石油醚对3.5中样品进行原油洗脱,直至石油醚无色。将洗脱尽原油的锥形瓶置于120℃烘箱中烘至恒重,称重得m3。3.7按下式计算洗油率:式中:σ—洗油率;m1—洗油前锥形瓶与油砂的总质量,g;m2—洗油后锥形瓶与油砂的质量,g;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醇醚磺酸盐30%-40%、酚醚羧酸盐10%-20%、碳酸钠5%-10%、低碳醇10%,其余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醇醚磺酸盐30%-40%、酚醚羧酸盐10%-20%、碳酸钠5%-10%、低碳醇10%,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醚磺酸盐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分子式为:



其中,n为3或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醚羧酸盐具有如下所示分子式:
R1-(C6H4)-(OCH2CH2)m-OCH2COOM
其中,R1为具有8-12个碳的烷基,m为7-12的任一整数,M为选自Na+、K+、NH4+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为工业无水碳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力稠油降粘洗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醇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华祝东明秦玉斌胡朋朋吴庆凯李金平丁锡刚李慎伟杨姗齐书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港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