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37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以及制备方法。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包括大承载膜、反贴膜、小承载膜、双面胶条以及托底离型膜,大承载膜具有一粘性表面;反贴膜为无粘性膜,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小承载膜为无粘性的离型膜,小承载膜为呈方框型结构的一体膜,小承载膜设置于反贴膜的外围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双面胶条设有四条,并分别粘于小承载膜的四条边框上;托底离型膜覆盖双面胶条、小承载膜以及反贴膜的表面。具有制备简便,撕去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结构如图1所示,产品由四条胶条3’、四条小承载膜2’以及二个L型的大承载膜1’组成,一个L型的大承载膜1’的两条边各粘合一条小承载膜2’,每个小承载膜2’粘合一条胶条3’,小胶条3’分别用治具套孔组装形成一个回字型。该结构的缺点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生产两次L型结构,生产机台调试耗时,手工剪条耗时,客户端组装需要分两次套孔定位,然后需要分四次撕掉小承载膜,效率低成本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以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包括:大承载膜,所述大承载膜具有一粘性表面;反贴膜,所述反贴膜为无粘性膜,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小承载膜,所述小承载膜为无粘性的离型膜,所述小承载膜为呈方框型结构的一体膜,所述小承载膜设置于反贴膜的外围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双面胶条,双面胶条设有四条,并分别粘于小承载膜的四条边框上;托底离型膜,所述托底离型膜覆盖所述双面胶条、小承载膜以及反贴膜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大承载膜上还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由反贴膜所覆盖。进一步的,所述大承载膜还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撕耳部,所述手撕耳部的粘性表面贴设有无粘性的无粘膜片。进一步的,所述小承载膜也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撕耳部。进一步的,所述小承载膜的手撕耳部的形成位置与大承载膜的手撕耳部的形成位置相重合。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提供一第一流水线和托底膜,该托底膜作为传送载带贯通整个第一流水线;A2,将大承载膜原膜贴于第一托底膜上,并撕去大承载膜原膜自带的保护膜层,留下具有一粘性表面的大承载膜层;A3,将无粘性的反贴膜原膜贴合于大承载膜层的粘性表面,切出所需要的反贴膜的结构,并排除多余的废料;A4,在步骤A3所得到的中间产品的表面贴小承载膜原膜;A5,在小承载膜原膜的表面贴第一双面胶原膜,撕去第一双面胶原膜自带的保护膜层,形成第一双面胶层;A6,在裸露的第一双面胶层的表面贴一层无粘性的第一面纸层;将第一双面胶层切出横向分布的二条双面胶条,并排除多余的废料;A7,提供第二流水线,第二流水线上制备纵向的双面胶条,并通过异步拼接的方式将纵向的双面胶条拼接至第一流水线上小承载膜原膜的表面,横向分布的二条双面胶条和纵向分布的二条双面胶条拼接形成一方框形结构;A8,在第一流水线上排除由第二流水线拼接至小承载膜原膜的废料;A9,在步骤A8所得到的产品表面贴一层无粘性的第二面纸层;A10,将托底膜之上的所有膜层一次冲切成型,并排除废料;A11,在步骤A10形成的产品表面贴一离型膜层,并通过冲切形成单个的双面胶膜成品。进一步的,步骤A3中,还包括在大承载膜上切出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由反贴膜所覆盖。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0中,排除废料的具体步骤还包括:A10-1,上拉排除方框型结构的小承载膜外围的外框废料;A10-2,表面贴合排废胶带,通过提取刀提取位于方框型结构的小承载膜中间的废料;A10-3,贴合第三面纸层,排除剩余废料;A10-4,贴合马拉胶带,排除剩余废料。进一步的,所述大承载膜还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撕耳部,所述手撕耳部的粘性表面贴设有无粘性的无粘膜片。进一步的,所述小承载膜也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撕耳部;所述小承载膜的手撕耳部的形成位置与大承载膜的手撕耳部的形成位置相重合。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四条双面胶条直接贴合于一体连接且呈方框型结构的小承载膜上,小承载膜再贴合于一张大的大承载膜上;使用时,将托底离型膜撕去,此时四条双面胶条在大承载膜和一体连接的小承载膜的支撑下能够很好的保持定位,并能够轻易的粘贴装配,后续再依次撕去大承载膜和小承载膜,操作简便(分别撕一次即可),可有效提高效率。小承载膜的中间设有反贴膜,以阻隔大承载膜的粘性,撕除更快捷、方便,小承载膜直接是一整张撕开,精准组装,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工组装成本。双面胶膜的制备中,采用主流水线(即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的异步拼接一次制备成型,直接用边定位,无需重复;减少机台调试次数,也无需人工剪条,效率高。对于同行业竞争,成本和技术上有绝对的市场优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
技术介绍
中双面胶膜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双面胶膜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双面胶膜的制备工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包括:大承载膜10、反贴膜20、小承载膜30、双面胶条40以及托底离型膜50,所述大承载膜10具有一粘性表面(在图2中粘性表面为下表面);所述反贴膜20为无粘性膜,并贴合于大承载膜10的粘性表面;所述小承载膜30为无粘性的离型膜,所述小承载膜30为呈方框型结构的一体膜,即由同一张膜模切而成的。所述小承载膜30设置于反贴膜20的外围并贴合于大承载膜10的粘性表面;所述双面胶条40为泡棉双面胶,设有四条,并分别粘于小承载膜30的四条边框上;所述托底离型膜50覆盖所述双面胶条40、小承载膜30以及反贴膜20的表面(图2中为下表面)。所述托底离型膜50和大承载膜10共同将反贴膜20、小承载膜30和双面胶条40包覆住。四条双面胶条40直接贴合于一体连接且呈方框型结构的小承载膜30上,小承载膜30再贴合于一张大的大承载膜10上;使用时,将托底离型膜50撕去,此时四条双面胶条40在大承载膜10和一体连接的小承载膜30的支撑下能够很好的保持定位,并能够轻易的粘贴装配,后续再依次撕去大承载膜10和小承载膜30,操作简便(分别撕一次即可),可有效提高效率。同时,小承载膜30的中间设有反贴膜20,以阻隔大承载膜10的粘性,撕除更快捷、方便,小承载膜30直接是一整张撕开,精准组装,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工组装成本。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图2所示的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的制备方法,结合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下述以单个产品的描述为例):A1,提供一第一流水线和托底膜100(本实施例中定义为第一托底膜100),该第一流水线上设置有1-16的16个工位,该托底膜100作为传送载带贯通整个第一流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大承载膜,所述大承载膜具有一粘性表面;/n反贴膜,所述反贴膜为无粘性膜,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n小承载膜,所述小承载膜为无粘性的离型膜,所述小承载膜为呈方框型结构的一体膜,所述小承载膜设置于反贴膜的外围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n双面胶条,双面胶条设有四条,并分别粘于小承载膜的四条边框上;/n托底离型膜,所述托底离型膜覆盖所述双面胶条、小承载膜以及反贴膜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承载膜,所述大承载膜具有一粘性表面;
反贴膜,所述反贴膜为无粘性膜,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
小承载膜,所述小承载膜为无粘性的离型膜,所述小承载膜为呈方框型结构的一体膜,所述小承载膜设置于反贴膜的外围并贴合于大承载膜的粘性表面;
双面胶条,双面胶条设有四条,并分别粘于小承载膜的四条边框上;
托底离型膜,所述托底离型膜覆盖所述双面胶条、小承载膜以及反贴膜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承载膜上还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由反贴膜所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承载膜还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撕耳部,所述手撕耳部的粘性表面贴设有无粘性的无粘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承载膜也向外延伸形成有手撕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承载膜的手撕耳部的形成位置与大承载膜的手撕耳部的形成位置相重合。


6.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面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提供一第一流水线和托底膜,该托底膜作为传送载带贯通整个第一流水线;
A2,将大承载膜原膜贴于第一托底膜上,并撕去大承载膜原膜自带的保护膜层,留下具有一粘性表面的大承载膜层;
A3,将无粘性的反贴膜原膜贴合于大承载膜层的粘性表面,切出所需要的反贴膜的结构,并排除多余的废料;
A4,在步骤A3所得到的中间产品的表面贴小承载膜原膜;
A5,在小承载膜原膜的表面贴第一双面胶原膜,撕去第一双面胶原膜自带的保护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