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35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磁性颗粒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表面的组装;步骤(2)、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导电性以及磁性材料的磁性,碳纳米管与石墨烯构筑的有序纳米结构,形成了导电、导磁回路,最终达到提高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尤其涉及了一种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有序结构构筑是通过物理、化学以及外加场能或自组装技术手段,改变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形貌特征等特性,使纳米材料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有序的结构转变或构筑,在特定方向上形成有序结构,从而改变材料原有属性或实现材料某种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加工技术。随着大功率信息装备的广泛运用,特别是高功率微波、超宽带电磁脉冲等武器的应用,战场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恶劣,这导致武器装备高效电磁防护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另外,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问题也日益严重,电磁波污染是继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人类健康第四大公害。探索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防止电磁波辐射污染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防止电磁波泄漏以保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碳纳米管(CNT)分为单层和多层碳纳米管,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周坤豪等综述了CNT填充聚合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指出碳纳米管填充量、其长径比及管径、屏蔽体厚度、复合材料加工方式等都对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产生影响。随着碳材料的发展,高性能的石墨烯(GP)材料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GP块体和泡沫复合材料的加工主要依赖于聚合物基体成形,其材料性能改善的重点是通过控制GP的还原程度及其在复合物中的分布和取向,从而优化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另外,GP纸、GP-CNT纤维网络、GP气凝胶体系等新型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导电性、耐高温和耐腐蚀性,全碳电磁屏蔽材料将会成为未来轻质电磁屏蔽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CNT和GP的理论计算和相关测试,人们有理由相信CNT和GP在电磁屏蔽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材料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制备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磁性颗粒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表面的组装;步骤(2)、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作为优选,步骤一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将碳纳米管在酸性弱氧化性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清洗,得到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步骤(12)、将铁离子置于硼氢化钠溶液或者水合肼溶液中进行还原,然后加入石墨烯以及步骤(11)中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步骤(13)、采用油酸或者油酰胺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得步骤(12)中还原所形成的金属铁颗粒组装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表面;作为优选,步骤(2)中,具体为:将步骤(1)中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采用偶联剂处理后间隔有序的分批次加入聚乙烯中,混合均匀后在造粒挤出机中进行加工,在造粒挤出机的模口处设置交变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组装磁性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将沿磁力线方向进行有序转动,形成首尾相接的连续结构,实现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作为优选,步骤一中的超声处理具体为在50-70℃温度下处理30-60min。作为优选,步骤(1)中酸性弱氧化性溶液为醋酸/双氧水溶液。作为优选,步骤(1)中铁离子、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0:10。作为优选,步骤(1)中具体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金属铁颗粒组装在CNT与GP的表面。作为优选,步骤(2)中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作为基体材料,单酐酯作为柔顺剂和增塑剂改性得到。作为优选,步骤(2)中偶联剂选择硅氧基KH-550、KH560、KH-151以及钛酸酯偶联剂KR-TT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其采用上述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导电性以及磁性材料的磁性,碳纳米管与石墨烯构筑的有序纳米结构,形成了导电、导磁回路,最终达到提高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无磁场条件下的无序结构示意图。图2是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外磁场诱导下构筑有序结构示意图。图3是碳纳米管组装铁的扫描电镜测试。图4是石墨烯表面组装铁的透射电镜测试。图5是聚乙烯中纳米有序结构构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磁性颗粒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表面的组装,如图1、图2所示,其中图1、图2中管状结构代表碳纳米管、不规则片状结构代表石墨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将碳纳米管在醋酸或双氧水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的温度50-70℃,时间为30-60min,然后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清洗,得到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由于CNT表面比较光滑,难于与金属粒子直接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定数量的羟基和羧基等功能性基团,能够有效改善磁性颗粒与碳纳米管的结合性能;步骤(12)、将铁离子置于硼氢化钠溶液或者水合肼溶液中进行还原,然后加入石墨烯以及步骤(11)中处理后的碳纳米管,铁离子、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0:10;步骤(13)、采用油酸或者油酰胺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得步骤(12)中还原所形成的金属铁颗粒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组装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表面。电化学沉积方法具体为将金属铁颗粒、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置入金属有机化学沉积仪内,在按照5-8°每分钟升温至150℃,保温30min后再继续升温至250-300℃,保温30min后冷却至室温后既能够将金属铁颗粒组装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表面,金属颗粒在CNT与GP表面的成功组装,是后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的基础。经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处理后的材料扫描电镜如图3、图4所示,其中图4中插图为局部放大的图像。步骤(2)、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步骤(1)中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采用偶联剂处理后间隔有序的分批次加入聚乙烯中,本实施例中偶联剂选择硅氧基KH-550、KH560、KH-151以及钛酸酯偶联剂KR-TT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偶联剂修饰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表面,提高碳纳米管、石墨烯与聚乙烯的结合性能。混合均匀后在造粒挤出机中进行加工,在造粒挤出机的模口处设置交变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组装磁性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将沿磁力线方向进行有序转动,形成首尾相接的连续结构,实现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磁性颗粒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表面的组装;/n步骤(2)、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磁性颗粒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表面的组装;
步骤(2)、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碳纳米管在酸性弱氧化性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清洗,得到处理后的碳纳米管;
步骤(12)、将铁离子置于硼氢化钠溶液或者水合肼溶液中进行还原,然后加入石墨烯以及步骤(11)中处理后的碳纳米管;
步骤(13)、采用油酸或者油酰胺作为表面活性剂,使得步骤(12)中还原所形成的金属铁颗粒组装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序纳米结构增强聚乙烯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为:将步骤(1)中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采用偶联剂处理后间隔有序的分批次加入聚乙烯中,混合均匀后在造粒挤出机中进行加工,在造粒挤出机的模口处设置交变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组装磁性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将沿磁力线方向进行有序转动,形成首尾相接的连续结构,实现组装磁性颗粒的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聚乙烯中的有序化结构构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孟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环亚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